【晨读:《资治通鉴》 [35]“蔺相如与廉颇”(1)完璧归赵】

图片发自App

“蔺相如与廉颇” (1)完璧归赵

【原文】

赵王①得楚和氏璧②,秦昭王③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lìn)相如④,对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dài)⑤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⑥。

[注释]

①赵王:赵惠文王赵何。

②和氏璧:相传由楚人卞和在湖北荆山发现,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不被赏识反被砍去双腿,最后得到楚文王赏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

③秦昭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又称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在位期间大举扩张,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蔺相如:战国时赵国赵惠文王的重要谋臣,原为赵国宦官首领谬贤的门客,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件事成为赵国的重臣。

⑤绐:欺骗。

⑥上大夫:官爵名,大夫分为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

[译文]

赵王得到楚国宝玉和氏璧,秦昭王也想要,提出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赵王不想给他,又畏惧秦国的强大;给他,又怕被秦王欺骗。便征求蔺相如的意见。蔺相如回答说:“秦国用城来换宝玉而大王不答应,这是我们理屈。给了他宝玉,他不给我们城,是秦国理屈。衡量这两者,我看宁可给他宝玉让秦国担当道义上的风险。我愿护持宝玉前去,假如秦国不交出城来,我一定能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来。”

赵王便派他前往。蔺相如到了秦国,看出秦王并无诚意用城来换赵国的宝玉,就哄骗秦王,取回和氏璧,派随从藏在怀中,从小道潜回赵国,而他自己留下来听任秦王的处置。无奈之际,秦王只好称赞蔺相如的贤能,不但没杀他,反而以礼相待,送他回国。蔺相如回到赵国,赵王封他上大夫的爵位。

[点评]

蔺相如“完璧归赵”历史上多给以其正面评价,赞誉他勇敢机智、斗争有理有节。《史记》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完璧归赵”记载得比较详细,而且选在中学课本,使得这段历史故事妇孺皆知。

本不想就此事再多废话,然而《古文观止》中明朝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对此事另有看法,不妨探讨一下。

王世贞认为秦王已经表现出了愿意用十五城换和氏璧的决心,而蔺相如却又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这就反而显得蔺相如失信了。反让秦王得了理,秦王完全可能以失信的理由斩蔺相如并发兵攻打赵国,王世贞得出结论,蔺相如此次实在是侥幸,赵国逃避灾难也是侥幸,是上天保护了理亏的一方。

要对“完璧归赵”一事作出公正的判断,这还要返回到当时战国七雄的战争态势。
战国后期秦国最强,但是其他六国连在一起的话,也足以和秦国抗衡,可惜六国之间各打小算盘,始终没有形成坚固的统一战线。赵国紧邻秦国, 是抗击强秦的一道屏障。秦国虽强,赵国也并非羸弱之辈。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开始强盛起来,其后虽屡经变故,但尚武精神仍在,赵军的战斗力还是六国诸侯中首屈一指的。廉颇、赵奢、李牧都是一代名将,人才济济,这是秦想吞并六国的一根难啃的骨头。

我们可以仔细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临行前对赵王说的一段对话:“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可见蔺相如对理亏与得理之间是有相当正确把握的,在赴秦之前已经权衡了利弊得失。因此王世贞在义理上的思考或许是多余的,因为蔺相如早就考虑到了。
秦王虽然已经看着地图划给赵国城池,又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斋而受璧,这其实是被蔺相如逼出来的。是因为相如见秦王闭口不谈划给赵国城池的事,相如持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所以这些只是做做样子的缓兵之计,目的还是要白占和氏璧。因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就使手下人带着璧偷偷地从小径回到赵国。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之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蔺相如这番言语实在是完全得了理。现在的国际形势是秦强赵弱,否则也不会有秦王一句话而赵王就派我立即送璧而来。试问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如何去保护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的人如何才能保护自己而不受到伤害?而那番不卑不亢的话就更精彩:您如果真想要和氏璧,那就先将十五城割让给我赵国,我赵国其敢不给你和氏璧?我知道欺你之罪当诛,我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蔺相如着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态度震慑了秦王。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从完璧归赵的整个过程来看,秦王其实不想给赵国十五城,哪怕秦王又斋戒又设九宾之礼,那也只是装模作样,走个形式。破绽就在原文的一句话上,相如回赵国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这事就不了了之。

应该来说蔺相如在这件事上坚持了国家尊严,有理有节地和秦王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当时的态势是作为弱国的赵国需要和平,哪怕是短暂的和平。但和平不是恩赐,是各种力量的博弈,蔺相如采取了不卑不亢的态度,特别他那种“请就汤镬”,视死如归的精神,具有极大的震慑力,是秦王感到赵国不可欺,攻打赵国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蔺相如就够秦王头痛,况且赵国不乏人才,前面提到的廉颇、赵奢、李牧等将星都是赵国的骄傲,这些人是赵国国家精神的体现。正是由于秦有所顾忌,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下手。如果相反,在外交上,一味示弱,不但璧之不保,国恐怕也难保。蔺相如在两国关系上,采取斗而不破,维护了国家尊严,既给了秦王面子,又表现了自己的勇敢精神,拿捏得体。王世贞认为蔺相如“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的举动是失策和不明智的,他的看法是错误的。斗而不破是蔺相如采取的唯一的正确方针,如果一味退让,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秦国认为赵国可欺。王世贞也是太小瞧蔺相如了。

王世贞文章的结尾,把蔺相如完璧归赵,归结为老天保佑赵国,实属侥幸,这是完全错误的。赵国所以能得到保全,是赵国君臣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蔺相如在与秦的斗争中审时度势,柔中带刚,并无失策之处。如果一味惧怕秦国,而失去外交尊严,是不能达到斗而不破的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 [35]“蔺相如与廉颇”(1)完璧归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