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0:序

接下来咱们要说一本有关怎么做家长的书,叫《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作者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就算你不是家长甚至根本不打算要孩子,我相信你也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它会让你深入理解“人”。

我有两个小孩,但我对“怎样当好家长”这个话题没有太大兴趣。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应该志在科学、政治和社会,研究育儿太小家子气。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所谓“育儿指南”,大部分都是不怎么靠谱的学问。

你问任何一个“育儿专家”,在这个具体事情上,我应该对孩子做什么 —— 他都能讲一大堆道理说明为什么你只应该这么做。他会说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会有什么什么样的坏影响,搞不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可是事实上,你看看那些真有出息的人物,他们的父母多种多样,有的有文化有的没文化,有的有钱有的没钱,有的管得严有的管得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读过什么育儿指南。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大量负面的育儿案例,什么高知父母管得孩子厌学,中产父母逼得孩子自杀,他们都是育儿指南的受害者。

当然这么说不科学,我们不能拿特例和个人观感下结论。如果是科学地说,据我所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的确是非常重大的 —— 但是这个影响并不体现在育儿指南上。家长影响孩子,有三个方面 ——

第一是提供遗传基因。这个相当重要。智力之类的素质是可以遗传的。我以前看过研究,说哪怕一个父亲生下孩子之后就死了、或者跑了,他从来没有照顾过孩子一天,这个孩子的智商和父亲的收入水平之间都有一个正相关。

第二是提供家庭环境。这个也非常重要。中国几乎所有家长都很重视子女教育,而美国的情况则是明显的阶级分化:中产阶级家长非常重视孩子,他们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包括将来的成就,都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好得多。

稳定温暖的家庭环境,问问题能得到家长的回答,想去博物馆能去,想学什么课程能学,潜移默化知道怎么跟大人、陌生人、有权威的人打交道,这些肯定能让孩子受益终身。但这些事情只要是有一定条件、有一定责任心的家庭都能做到,你还是不用看育儿指南。

第三,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才是育儿指南大显身手的地方。而科学研究表明,具体的操作方法根本不重要。

你是个什么人,比你对孩子做什么,重要得多。

有的人长大以后抱怨父母钱少,有的人抱怨父母虐待,但是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谁抱怨父母当年没送他上书法学习班。

话虽如此,作为父母总觉得肯定有些操作是应该做的,我们总不可能就放纵孩子野蛮生长吧?那到底应该对孩子做什么呢?这就是为什么要读《园丁与木匠》这本书。

这本《园丁与木匠》2016年就出版了,据我所知还没有中文版,但是网上有一些中文的书评你可以先看看 —— 不过我觉得有些书评的作者没看懂这本书。

高普尼克这本书,是从高观点来讲育儿。这根本就不是一本励志的育儿指南,它讲的是最新科学结果,是人生的哲学,和童年对整个人类的价值

想要真正掌握“术”,你得先理解“道”。想要知道怎么对待孩子,你得先知道童年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想要帮助孩子学习,你得明白儿童学习的脑科学原理

高普尼克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怎么学习、怎么探索的研究很深,以前出过一本书叫《宝宝也是哲学家》(有中文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如果可以在当今任选一个人问,你就应该选她。

高普尼克已经六十多岁了,当年自己作为一个忙碌的科学家没有多少时间管孩子,可是她的三个儿子都非常有出息。她现在已经升级做了奶奶,他从孙子身上又反思了到底什么是育儿。

在育儿专家看来,育儿是一项可以按照说明书操作的工作。而在高普尼克看来,育儿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的艺术。

下一讲开始,咱们至少先理解这些矛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园丁与木匠0: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