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美人计》──庄妃风姿迷人皇太极立马求婚(三)

宰桑的夫人,也就是布木布泰的母亲叫博礼(蒙古语“平平安安”的意思),清人称她婆婆叫科尔沁大妃,管她叫科尔沁次妃。博礼为人贤慧敏捷、孝顺谦和,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布木布泰因此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兼通蒙、汉文,性格开朗豪放。她十三岁那年,皇太极因被她那迷人的风姿所吸引,派人来求婚,寨桑很爽快地答应了。

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一个月过后,也就是后金天命十年(一六二五)二月,宰(寨)桑即派大儿子吴克善送布木布泰与皇太极完婚。皇太极在辽阳东北冈举行盛大仪式,欢迎送亲队伍,努尔哈赤也率后妃和各贝勒、大臣远行辽阳城外十里相迎。从此,布木布泰成了三十四岁的皇太极宠爱有加的侧福晋。

有必要在这里再说明一下,十一年前的一六一四年,同样是嫁给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的哲哲,其实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而在九年以后的天聪八年(一六三四年),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守寡在家,也嫁给了已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姑侄三人同事一夫,这在中原人看来似乎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在北方游牧民族,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婚后,布木布泰接连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天聪三年(一六二九年),生长女也是皇四女雅图,后来受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天聪六年(一六三二年),生皇五女阿图,后来受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次年,又生了皇七女,后来受封为固伦端献长公主。一六三六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于盛京(沈阳)时,同时建立起后宫制度,在其众多妻妾中分封了五宫后妃。

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理所当然正位中宫清宁宫,为皇后,地位仅次于皇后的,是在布木布泰后入宫的姐姐海兰珠,她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关雎宫。其他两位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原为察哈尔蒙古林丹汗之妻,皇太极征服察哈尔部后娶之,他作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永福宫,称西侧福晋,皇太极在颁给她的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的册文中写道:“......兹尔本布泰,系蒙古科尔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册尔为永福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显而易见在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中,庄妃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其实此时后宫受到皇太极专宠,统摄一切的是她的姐姐宸妃。

生下皇九子地位跃升

布木布泰在宫中地位的首次提升,是在崇德三年(一六三八年),这一年正月,宸妃所生、被皇太极视为皇嗣的皇八子因病夭折,恰在几天后,也就是正月三十日戌时(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十五日),庄妃布木布泰于永福宫生下皇九子福临。母以子贵,从此永福宫一改往日的冷清,变得门庭若市。

清代官书称庄妃曾“辅佐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然仅此一句,语焉不详,倒是民间盛传一则“庄妃劝畴”的故事。崇德七年(一六四二年),明清松锦大战,清军俘获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派范文程等一干汉族官员前往劝降,但是,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

一天夜里,牢门轻启,庄妃扮作一位侍女,手持参汤飘然而至,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娓娓道来一席话,让绝食等死的洪承畴态度大变,缴械投降归了大清。然而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并不高。据史书记载,被俘之初拒不投降的洪承畴之所以后来一改初衷,甘为大清鹰犬,是因为皇太极亲自出马,招降成功。其实庄妃布木布泰的初露峥嵘,是在皇太极去世后的争位大战中。

崇德八年(一六四三年)八月,皇太极突发脑溢血,暴死于清宁宫中。由于死得突然,对于由谁来继承大统,皇太极没有来得及留下遗嘱,这样他一去世,在繁杂堂皇的丧仪背后,“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悄悄而又密锣紧鼓地进行着。当时,最有实力问鼎权力大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三十四岁的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他随父南征北战,拥有父亲亲将的两黄旗和伯父代善镶红旗、堂叔济尔哈朗镶蓝旗的拥护和支持;一个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三十二岁的睿亲王多尔衮,他雄才大略,用兵很能把握分寸,颇得皇太极倚重和信赖。他曾西征察哈尔林丹汗残部,得元朝传国玉玺而归,在大臣、亲王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拥护者有英亲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以及正、镶两白旗将领。自皇太极去世,两派之间串联、游说、结盟、分崩,频繁的明争暗斗,短短几天直弄得水火不容,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八月十四日,皇太极死后第五天,按捺不住的两派终于摊牌了。一开始,年高辈尊的代善力挺豪格:“虎口(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豪格欲擒故纵,起身逊谢说:“福小德薄,非所堪当”。说完,自以为稳操胜券的豪格便起身离开了会场。豪格一谦让一离开,阿济格、多铎就乘机劝多尔衮即位。为掩人耳目,也有人提出立代善为帝,代善不愿陷入这漩涡之中,连忙说:“吾以帝兄,当时朝政,尚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说完退场,阿济格也跟随而去。眼看着推举之事一时陷入僵局,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多尔衮提出另外一个方案:“虎口王即让而去,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固)山军兵,否与右真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由幼皇子嗣位,由他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两黄旗天子亲兵的地位保持不变,这其实是个折中的方案,也是剑拔弩张的双方都容易接受的方案。此言一出,两黄旗大臣不再坚持立豪格,转附多尔衮,会场上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下来。经过协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立皇九子为帝。这样在祭祖祷天、集体盟誓后,六岁的小娃娃福临就被抱上了皇帝宝座。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亲美人计》──庄妃风姿迷人皇太极立马求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