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学习笔记

一、认识B.A苏霍姆林斯基

(一)B、A.苏霍姆林斯基(1918.9.28-1970.9.2)B.A. CYXOMJIHHCKHH苏联教育家;乌克兰基洛夫州乡村校长;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教育学博士;苏联劳动英雄,列宁勋章、红旗勋勋章获得者;苏联功勋教师,乌克兰及俄语言文学教师;专著41、论文600、儿童寓言1200+的作者、世界上教育著述最高产的普通学校校长之一。

(二)认识苏霍姆林斯基

1918年9月出生于乌克兰克列缅丘科州普通农民家庭。七年制工农速成中学毕业,通过州师范学院师资培训班学习取得教师证,从1935年起担任小学教师。用四年函授形式获得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文系高等师范教育文凭,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三)认识苏霍姆林斯基

1941年以政治指导员身份参加卫国战争,身负重伤;作为残废军人复员;乌法矿区任中学校长;调往家乡任基洛夫格勒区教育局长;一年后辞官职重返教学第一线。自1947年起任家多邻县一农村十年制学校――帕夫雷什学校校长,直到去世。1957年起一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一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四)认识苏霍姆林斯基

1970年9月2日被病魔(法西斯的弹片)夺去生命,倒计时的生命定格在52岁。“现在我的健康状况是:再过一段时间,由于战争而留在我胸部的两块弹片将向离心脏不远的某条血管移动若干毫米…在这两块小小弹片容我生存的时间里,我想尽可能多做点事。我要竭尽全力拚命干,以便结束主要的工作一几本尚未写完的书。

二、全面和谐发展体系的特色内容

(一)教育学一一首先就是人学,必须注重人本身,必须是和谐的教育。

(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在社会中集五种角色于一身。

(三)坚持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渗透的教育。

(四)和谐发展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五)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二(一)教育学一必须注重人本身,必须是和诸的教育。强调人在时代变革中的重要地位一比“电子时代”“数学学的世纪”更重要的是历史进入了“人的时代”“人的纪”。

强调人的非智力因素、人文知识与智力因素、科学知识的同等重要性。

强调科技的人道趋向,注重自然保护、生态教育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生命体延续的重要意义。

1、教育学一一必须注重人本身:

针对当时或单纯为升学、或单纯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目标,提出学校根本目标应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富有创造性和精神充实的公民,培养能收获幸福的个人。

这个目标是人一生的基础,有助于升学、就业,既给社会提供创造性建设人オ与合格公民,又保证每个人精神充实、且生活福。“远非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作家、发明家演员等,但必须成为能自己获得幸福的实在人、本行的能手一一此乃全面发展的条件。”

2、教育学必须注重人本身:

“教育学就是人学,必须过问人本身。”

“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

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同学们,你们在咱们学校应当探索的最主

要的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

“我们在创造每一个人的幸福时,也就在创造着社会的普遍幸福。”把追求个人生活幸福明确在教育培养目标中,体现了人道主义教育学的核心,这极有创造性和人道精神。

3、教育学一必须是和诸的教育

“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个精致的乐器,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生的心灵,而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儿童这件乐器,是要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

“和谐发展是一朵花,德智体美劳各育同是其上的花瓣,任何一个花瓣的损坏,这朵花就不再美丽。”

“知识如果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中,无异于疯子手持着利剑。”罗蒙诺索夫

二(二)全面和诸发展的人,在社会中应集五种角色于一身

1、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

2、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

3、具有道德和文化素养、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保护者;

4、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公民;

5、具有祟高道德基础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五种角色之“新家庭的建立者”

一个人无论今后成为什么人,他都将会成为父亲和母亲。高明的教育之道,就是善于把不懂事的孩子当作明天的父母来看待。”

“我们的学校几乎没有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学会生活。我们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但该怎样准备未来家庭生活,怎样做丈夫和妻子子,怎样做孩子的父母,他们却一无知。”

“教师也好,家长也好,我们都没有思考活中最重要、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的学问――与人相处的学问。”

二(三)坚持德德智体美劳各育

1、相互渗透的教育

“传统教育理论及实践的致命缺点是只看到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相对独立性,而对各育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渗透关系缺乏认识,于是造成只重智育或学习单打一局面。”

“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项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项是次要的,这里一切都是主,其中任何一方面忽视或做不好,就会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

2、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整个智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

二(四)和诸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1、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没有一条教育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同样适用的。”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从孩子的全面考察,发现他其他的优点与长处,引导他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他的自尊心,克服学习上的难。”

“片面追求分数是一种病态心理,这个心理笼罩着家庭,以至于父母也只能要求孩子得分,孩子若达不到就是罪人,无法正常为人。”

2、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如果教师和学校把分数作为判断一个好坏的标准,这人可能就无法去争做好人。”

“学习、回答问题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只是生活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而偏偏在这个领域中,许多学生由于不同的原因经常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

“学习成绩好这个概念本身是相对的:对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很大的成功。”

3、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给学生所打的分数被赋予了道德含义,教师常根据学生所得的分数对他的道德面貌下结论。”

“只评价学习的最终结果,而忽视学生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正的。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候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

“绝不要忙着打不及格的分数。要记住,成绩带来的愉悦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学生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

“只有当师生关系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关怀的基础上时,才能让评分成为促使脑力劳动积极起来的推动力。”

二(五)建立学校一家庭一一社会教育体系

1、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塑造人这个系统工程中,有多位“雕塑家”参加。

家庭也好,教师也好,都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可能独自承担起最精细、最复杂的造就人的任务。

学校教师、师生集体、父母和家庭、街头伙伴、书籍和信息传媒,受教育者,这些影响的每一方面都在起作用。

学前儿童蓝天下的学校,“让孩子们在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一一大自然这本书。”

2、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没有家长学校,就不会有真正的家庭一学校教育。”

“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没有什么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方探求这种智慧。”

建立长期的家长学校。家长按自己孩子的年级分组到校学习:既完成一般家长会的职能更经常的是传授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给家长充电。

3、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形象地说,家庭教育好比树木的根须,供养着教育的树干、枝叶和花果。学校教育的成果是建立在良好家庭道德基础之上的。

家庭是滔滔大海上神奇的浪花,从这一朵朵浪花上能够飞出美好。如果家庭没有孕育世间美好事物的神奇力量,学校所能做的就永远只是再教育了。”

“作为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好公民,好劳动者,好儿子好女儿和好的父母,同样能向社会证实你们的价值。”

4、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与你骨肉相连的婴儿开始呼吸、慢慢睁开眼睛,看着世界;从这一刻起,你就把巨大的责任放在了自己的肩上。你看孩子的每一个瞬间,你也在看你自己,你教育孩子,你也在教育你自己,在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在延续人类的同时,也在孩子身上复制着自己。这种复制行为的自觉程度,取决于父母对人类、对孩子未来的道德责任感。我们把这种复制称作教育,她的每一个瞬间都在创造未来,都在为了未来。”

5、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无论你在生产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你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你都要记住:在你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等着你,这就是教育孩子。”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一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尊敬的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不受教育,学识浅薄,在道德方面一无所知就如同发动机已损坏的飞机,一旦飞上天,不仅自毁无疑,还会给别人带来伤亡。”

6、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教育体系

“一个好丈夫用自己的爱为自己的家庭创造幸福。就像太阳的光和热度能使玫瑰盛一样,父亲的爱也能使孩子品德变得高尚。”

“孩子是从母亲怎样对待父亲、从父亲怎样对待母亲开始逐渐认识人的世界,他们最初的善恶观念正是由此开始形成的。”

“这个世界为人类愿望之花开得兴盛灿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只有那些能够主宰自己欲望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亲爱的父母,请记住这句话,用它来教育您的孩子!”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与名言

(一)名著

1《把心灵献给孩子》

唐其慈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给教师的建议》

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帕甫雷什中学》

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要相信孩子》

汪彭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著作

5《爱情的教育》

世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赵玮等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公民的诞生》

黄志瑞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蔡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学生的精神世界》

吴春荫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著作

10《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王义高、肖甦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

肖甦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12《做人的故事》

肖甦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13《育人三部曲》

毕淑芝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15《睿智的父母之爱》

罗亦超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

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要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孩子的智慧出在其手指头上!

让孩子在其天赋所及的领域充分表现自己

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一项禁令要伴随以十项鼓励!

让道德的成熟性走在生理成熟性的前面。

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爱祖国?

1、教师,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

我们教师与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最娇嫩、最精心和最敏感的东西,是小孩子的大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而且还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她是个热爱孩子的人,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理解孩子的内心,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2、教师,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

考察孩子的内在世界,特别是他的的思维,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没有一条规律,没有一条真理是可以对一切儿童绝对同样适用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每个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者,而且是教育工作者。《公民的诞生》

不爱儿童,就不可能了解儿童。《全集第五卷:怎样爱学生》

一个教师,他越少摆出教育者的架子,越少一本正经,他就越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少年们也就越喜欢接近他。《公民的诞生》

3、教育,首先是一种触及精神的生活方式

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才能成为教育基地。《帕夫雷什中学》)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帕夫雷什中学》)

学校不是存取知识的仓库,而是引燃智慧之火的火种。(《容智的父母之爱》)

我们的生活变得越好、我们为年轻一代提供的物质财富越丰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肩上的责任就越重。(c《论劳动教育》)

4、教育,首先是一种触及精神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学校,就是儿童集体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在其中被许许多多志趣和爱好结合在一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所谓教育就是使人得到升华,这是一个经常、细致、艰难而偷快的工作。《苏蛋姆林斯基选集第五卷:要慎待儿童》

真正的人,只有当他无限热爱生活时,才能看到比自己生活高尚得多的某种东西。《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育方面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形象地说,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之火没有被点燃…””《帕夫雷什中学》

四、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离我们很近?

苏霍姆林斯基用心灵去写作、去与教师交谈,所以他是教师的良师益友。

他把心灵献给教育、献给孩子,所以他是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他的动机是使孩子更美好,使教育更美好,使人性更美好,所以读他,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唤起读者在自身活动中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渴望。

1、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离我们很近?

他的教育理论源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源自于教育实践的肥沃土壤,他的语言平实、朴素、坦率、充满真诚、洋溢激情、富有感染力。所以易读、易懂,极富启迪意义,极易产生共鸣。

他富于批判精神;但不刻意追求理论建树;他富于创新精神,但从不追求名与利。

2、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离我们很近?

他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尤其适应与中国的国情。

无论是他的理论著作还是实践活动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当之无愧的人学、是活的教育学。

人性的本质使他的教育理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过时。以“帕夫雷什学校”作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这样一段文字:校长推荐读《帕夫雷什中学》,读过后我产生了好几个幻想:幻想一:

我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名学生。

我的家住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学区里,三岁时我就期待着长大,我憧憬着五岁与帕夫雷什中学少先队员的会面仪式,期待着儿真木偶剧的表演,更想吃他们的甜葡萄。我幻想着七岁时我的老朋友们六、七年级学生赠给我的课外书,盼望着吃学校果园里自产的水果。我渴望着一年级的第一次开学铃声:我期待着从十年级毕业班大哥哥手里移交过来让我照看的苹果树:我更期待着自己亲自种上一,在学校的十年里,这两棵苹果树就会和我一样茁壮成长。

我期待着“歌节”、“花节”和“鸟节”,我向往着“松树游艺会”和堆砌雪城的“冬节”……帕夫雷什中学,我心目中的快乐天堂。

一旦我们成功拥有一定数量的学者型教育实践家,拥有一批善于思考创新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校长,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有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样板和教材,我们的教师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学习样板以及能迅速引起共鸣、开拓思路的教育论著。那么,我们的教师教育就会真正显出成效,我们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就会真正得到普遍的提高,我们的素质教育就能够真正得到全面的推进。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集通俗性、生生动性、丰富性、全面性、深刻性融汇一身。将德育为先,渗透各育、链接各育,与当下我们提倡的立德树人不谋而合,其顺应人性本质教育学即人学的理念与实践永不过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