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约束

2011年4月22日

新闻里说,各个地方政府已经在抓紧立法,用法律来保护食品的安全。

这是好事情吗?应该是的,估计会有一定效果的。但我们不得不考虑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能不能长久地规范食品市场的安全。我个人是表示担心的。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法律,从数量上来说,可以称得上汗牛充栋了,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但其执行效果呢?显然是不如意的。其根源在哪里?

应该考虑约束机制的问题。

法律,只是手段或工具之一,在其背后有更为深刻的哲学、理念。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很多学科的理论框架中,只要谈到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或是文化冲突的时候,必然要把中国列为集体主义文化的核心。这是好事情吗?肯定是好事情!集体主义文化的优越性不言自明!但是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与国民素质怎么会比不上个体自由主义文化的呢?最起码是各类安全保证上差距甚远。想想,我们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的?到处充满了陷阱与不安全因素。

这要追溯到我们的历史文明。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解放前与解放后。解放前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治理基本上靠的是以封建礼制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以绝对的服从为秩序的基础。反过头来,却是专制!家庭中,家长不尊重孩子,不会给孩子们一定的选择权,包办婚姻以及棒打鸳鸯是典型的证明。丈夫不尊重妻子,糟糠之妻连共坐吃饭的机会都没有,而举案齐眉的事例也只能成为绝无仅有的佳话。老师不尊重学生,只要求学生听话,不听话的就统一打入劣迹分子的队伍。老板不重视员工,认为给你钱你就给我好好干活,谈不上任何的尊重。社会不重视人民,没有官员符合公仆的角色。国家不重视百姓,只想着自己的政绩,而不知道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也不想去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

解放前的现象是最为恶劣的,解放后呢?有一定的改变,似乎是因为人民群众觉醒了。但是,这些文化底蕴的东西没有改变,各类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温和的方式,披了堂皇的外衣,本质是一样的。那么,解放后的变化在哪里呢?所谓的推翻封建社会,只是推翻了皇帝,或者是推翻了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重新建立新的文化模式。

解放初的时间,我们沉浸于人民的翻身,有了土地,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社会的治理仍然是人神合一的专制模式,虽然碰到了一些为民的好官员。要想到,好官员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能寄希望于多出几个,而我们民众的命运也掌握在好官员的心情。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有的指向立马集中到经济角度来。没有优秀文化的社会,突然被经济目标折腾得没有人性了!

经济,或者是金钱,必须掌控在能够驾驭的主人手中。趋利,必须是在优秀文化、高素质国民的社会中才能健康追求。

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代表的商品经济社会,相对是比较安全的。为什么?只有一条:尊重人性!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力,任何个人的发展不能侵害、牺牲其他人的利益。所以,你可以想办法赚钱,但是不能欺诈。因为欺诈就是侵害别人的利益。与国外合资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外怎么这么傻呢?就不知道搞点小名堂,太死脑筋了。(现在也不一样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很强的,世界500强很多企业栽在中国这个大染缸里了。)

所以,这不是立法的问题,而是意识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因为立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细枝末节,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规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冷不丁,你会发现,又冒出了新的欺骗手法,又在新的领域兴风作浪了。

建国以后,我们更多的时间在忙着所谓的阶级斗争,在忙着所谓的政治纯洁性,忽略了国民的教育,忽略了与社会主义相匹配的文化建设。

企业中也是这样的。一味地追求战略目标,一味地上市圈钱,一味地经济效益。企业也规范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没有什么企业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执行到位的。相对比较好的企业,也是建立了一些较新的文化的。试想想,有几个老板真正建立了诚信的商业文化?我看,是能多赚钱就多赚钱,美其名曰“高附加值”。有几个老板真正重视员工的利益?我看,是能少给几个钱就少给几个钱,并且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人力成本过高。有几个老板真正与员工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我看,能不发火就不错了。你根本就缺少基本的人性尊重嘛,怎么可能平等呢?怎么可能建立新的文化秩序呢?

说来说去,我们拿等级制度来约束,过时了,不可行了,落后了;当今,唯有建立以人性尊重为基础的文化秩序,才能保证社会治理、企业治理、家庭生活的先进有序。特别是在经济意识当道的今天,更要重视尊重人性,以人性尊重建立新秩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拿什么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