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一世界

中外考古文献课我最善始善终的就是对于陶器的热爱,这也是我在王小娟老师授课时做的PPT的演示方向,所以如果非要写一篇文章来做总结的话,我就来谈谈陶器吧!

用教科书式的解释,陶器—就是用粘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950 — 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品,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质,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一种容器。也可以说是指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当然,这种百科式的泛泛的解释也源自百度百科,那么,对于陶器,它的神奇之处又要如何开始说呢?

   研究一类物件我们应该先把视角放在它的源由上,这也是我在初探陶器时着重考究的,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中说:“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在向自然界斗争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果然,每样东西在历史长河里出现都有它固定的使命和出现的时间次序。我们不能单纯的用现代人的思想去猜测或是研究原始人类的想法,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所拥有的技术、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我们的脑容量是不同的。排除前人的经验,你会如何想到让砂质或泥质等原料来制作容器,在不久前听的一个外文讲座时,有些地区的人类是采用鸵鸟蛋壳来作为他们饮水的容器,现在那些地区的原始部落仍然保留了这种方式,并且他们仍然会每次出去狩猎都会背二十多个鸵鸟蛋壳来存水,尽管我觉得这十分不方便,甚至疑惑为什么这些过去的做法没有被时间所消磨,没有被先进的技术所取代,但回头想想我们一直沿用下来的陶器,现在很多家庭尤其是农村里,陶制品仍然占据着生活品中很大的比重,人们会有更多种size的陶制品,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陶器在历史长河里会出现却不再消失。

   文章写到这,我已经自说自的提了很多问题了。学完了旧石器时代,也学完了新石器时代,曾几何时,打制石器变成了磨制石器,陶器开始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陶器并不是新石器时代的唯一标志,但它却是肯定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首先,陶器的制作不管技艺是否纯熟,它都需要火的烤制,对于火,我又有源源不断的想说的,关于火种的起源,我一直相信那是在一种很偶然的时间里,人类遇见了被雷或是什么产生的存在时间很长的火源,人们慢慢意识到这将是上天赐予他们的一个大转机,火使用前期我认为史前人类是不会立马就用来做工具用品的,他们只会是单纯的直接使用,取暖、捕猎、烤熟食物……等到对于火种的保存及运用达到一定纯熟的地步后,人类才开始让火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就接上了之前的关于陶器的出现的话题,陶土等泥质土在火的烤制下会变结实,可以不渗水,人类慢慢发现这些自然物质碰撞后发生的奇妙的变化。

   最开始的泥质陶的制作工艺很显然是粗糙的,人们用手制的方式,手制中我最熟知的就是泥条盘筑法,小的时候,在还没有这么系统的学习陶器的时候,我也总回去一个叫做陶吧的地方用现代的那种轮制法来做陶工艺,偶尔也会脱离机器,拿手来捏制,那是也曾试过泥条盘筑的方式,果然人们的原始思想还是很相近的,要不是亲身经历,我也会好奇泥条盘筑这样的方法会如何出现,制好后的陶胚要在篝火中 烧制。烧制时间短但火达到的最高温度可以很高,约在900℃左右,而且达到的速度很快。虽然如此,但是早期的陶器在烧造中的确是胎胚不成熟,易于开裂等问题很多。黏土与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会被用来制造篝火烧制陶器,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可以轻易离开。黏土中较粗糙的粒子亦会发挥在冷却时限制陶器坯体内部收缩的作用,此过程以缓慢速度进行,并减低热应力及破裂的可能。早期以篝火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圆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锐的角令破裂容易发生。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是穴窑或沟窑,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最佳隔热层,令烧制过程可以有更佳的控制。从陶器制作的羼和料到烧造的地方再到器物的形状,都能证明史前人类在陶器制作上的确是拥有大智慧的。

   说完源由,再来说说器形和装饰,学了一学期的新石器,给我留的最深的   印象就是记在笔记本中一页页的我画的陶器,每个遗址都会出土陶器,有类似却更有其特色,罐不会是简单的罐,鼎不会是简单的鼎,盆不会是简单的盆……,汲器有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等;炊器有罐、鼎、鬲、釜、甑、灶等;饮器有鋀、爵、觚、斝、盉、杯等;食器有碗、鉢、豆、盘等;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等;当然还有其他杂器。这些还都是简单的器物概称,每个器物又会有庞大的杂系。类似于折沿的、敞口的、敛口的等;类似于镂空的、圜底的、尖足的等;类似于鼓腹的、溜肩的、平肩的等,这样类似下去,可能这张纸和下张纸都满啦!想想这器形果真是很发愁想要记熟它们,每次看见它们不论是在博物院还是陈列馆都有种明明认识却又喊不出名字的绝望。在被器形弄的狼狈的同时,我们再将器物的装饰加上,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出土陶器大多以素面为主,但是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装饰出现,比如最早出现的绳纹,到现在有时候绳纹、篮纹、线纹我也总是搞混,尤其是一些不是很清楚的磨损较为严重的我总会自己理论好久,说时间不对,地点不对等等,但是转念一想,为什么呢?纹饰是后人们定义的,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有些纹饰可能就是说不清楚的,就像“G”和“J”的发音,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发音和出处,我们已经不能说到底哪个才是最正确的,每次这样我都会近乎抓狂感叹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导致现在研究它们的我如此狼狈,但是真正细看那些纹饰时,那种在自然与天然手法下雕琢的纹饰会是各位吸引人的!感觉这样说起来太空洞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西安半坡遗址是一个原始社会的农业村落。半坡类型的陶器中“圆底钵”仍是继承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昂昂溪文化形制而来,是陶器造型的母形。半坡器型中有一种“尖底瓶”,小口、卷唇,两环耳在器腹中央偏下方,器腹表面通常有“刺剔纹”。这种器型被讨论得很多,“尖底”的作用仍是一个谜。 半坡类型的纹样上多半是动物形象,有人面、鱼、鸟、鹿……几何图案有带纹、三角形纹、网纹;庙底沟类型在洛阳王湾、陕县庙底沟遗址发现。器型上有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 彩陶纹饰以几何形图案花纹为主,由圆点、勾叶、弧线、三角、曲线等元素组成繁复的连续带形花纹,也有具象蛙纹。庙底沟遗址分布很广,数量很多,在陕西华县、扶风都有庙底沟类型陶器出土。庙底沟类型有许多“堆雕”作品,用泥土捏成立体的蜥蜴或人面,如陕西华县的黑陶鹗尊;这些纹饰不像现如今人们多半看中装饰美观,它们更多的包含了一种寓意在其中,尤其是较为复杂的装饰。

   研究了陶器的源由、制作、器形及纹饰,也算对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了。陶器沿用至今,并没有随着瓷器青铜器铁器等出现而消失,这也证明了它的价值还没有消失殆尽,写到这里虽然感想快表达完了,但是对于陶器的热爱却越来越浓了。

  “一月一永恒,一陶一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陶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