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

池盏堂建盏公司在收集诸多文献,对建盏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建窑遗址有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营长乾(社长梗)、水尾岚、七里岚、大路后山等处,窑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物分布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窑遗址是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考古发掘建窑遗址时发现的建窑最长“龙窑”为135.6米,这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最长“龙窑”。建窑遗址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池中村一带,因属古建安县(今建瓯),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安窑),建窑的黑釉瓷器文化是建州文化的一部分,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

建盏为黑瓷的代表性瓷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的瓷土、釉料成分特殊,水吉外其它窑口都难以烧制出与建盏相媲美的黑釉瓷器。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年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和20世纪60-70年代厦门大学对福建建阳水吉镇后井村建窑窑址的几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明确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也对建盏进行了断代——“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而停烧或废烧于元初”。

建盏的烧制始于唐代,兴盛于两宋,至宋末元初衰弱,明代停烧。1979年9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小组,进行建盏实验。1981年3月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此后,建盏重新进入百姓视野,并逐步走入市场。

建窑建盏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选胎土、练泥、揉泥、拉坯、修坯、上釉、装窑、焙烧等十三道工序。宋亡元兴,饮茶风俗改变,加上战乱频繁,一代名瓷建盏遂从兴盛走向衰亡,工艺终致失传,此时,青白瓷器逐渐代替了黑釉瓷器。建盏从明代停烧至今已有600余年。

碗村,后井村当地人称建盏为乌泥盏、宝碗、黑碗。人们总是把瓷与陶相提并论而称之为“陶瓷”,这种提法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所以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受到陶器生产的影响,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对粘土特点的认识等。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都有本质的不同。主要区别表现在: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及成品可知其为瓷器。

建窑建盏作为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其烧制过程对陶土的要求比较高,其它窑口很难烧制出与之相媲美的黑釉瓷器。建窑遗址附近的陶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含铁量高达8%左右,最适用于烧制建盏,其烧制出的兔毫、油滴等诸多斑纹显得变幻莫测。但是这样的陶土在高温达1300度以上的窑内非常容易变形,也就让建窑建盏的烧制难度大大提高,建盏产品更显珍贵。烧制建窑建盏的铀矿石以石英为主,也有长石,含铁量高,带有少量粘土,淘洗出的矿釉颜色呈红、紫色,属铁钙系结晶釉。在1300度以上的还原焰中,釉层流动,把铁质拖带成各种形状,冷却后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在黑色釉面上形成兔毫样、油滴状等斑纹,成为建盏的特色元素。

手拉坯成形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其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较大。手拉坯的产品一般手感较重。由于是手工制作,即使是同样的产品,高低、大小、轻重和形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千人千面一样。正因为如此,手拉坯的器型富于变化,可以按照客户喜爱来订制,而且制作出的胎体密度也更好,更不容易变形。从上述的各个方面来看,可以肯定手拉胚的建盏更加理想。(池盏堂建盏)

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池盏堂:建盏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