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论语》课后反思

《论语》课后反思

王新炜

文言文的教学设计,我还是按照《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的文言文规范,第一是读顺,落脚点是读音、字音、字形,节奏,学习钱梦龙老师,让学生挑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并让学生断句内节奏。第二是读懂环节,要求学生口译每章,借助注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站起来翻译每一章。第三个环节是读好。即深入理解。

今天上课,进行的是第一、第二步,第一个环节进行的很顺利,但用时挺多,个别学生并未标到书上。发现的问题是有的学生其实就是一直以错为对,比如好(三声)和好(四声),他本身就没读对,他也找不到易读错的字。当然这是部分差生的问题。可也不能小觑,如何让一个教学环节面对全体,扎实有效呢?是应该改叫中等生回答,还是老师直接出示易读错的字,用时更短,效果更好呢?思前想后,还是觉得集中出示易读错字,让学生填空,快速聚焦,当然也得摸清学生的易错处。

第二个环节,先让学生口译,提问题,然后当众口译,然后齐译。学生口译时,发现学生不知道在句子中应借助注释中的意思是,迅速提醒。然后上下(看注释和原文)连看时,捉襟见肘,再加上老师叫起来有点紧张,所以总是显得慢慢腾腾,耗费时间,我这个老师也是有点心急了,总是嫌弃他们慢,“成安妮,你不是说你会的吗?”“我是说老师讲过的我会”。看来还是学生对自己的结论不自信,为什么不自信,老师强势,而不是大家商讨的结果。正向反馈少,负面的太多。我今天怎么这么心急呢?学生本身需要前后连缀,上下看文章和注释,我还是嫌他们慢,下次上课可得注意了,站在学生的角度,多些正面反馈,注意正向激励。还可以让学生最少口译三遍,达到熟练的目的。

说来还是没有预习单的原因,不了解学情,难免课上得就费时。比如因为不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所以十二章,一章一章的过。因为不知道学生的翻译哪里有问题,所以学生口译时,我要先选定一个中差生私下听取他的口译,发现学生的问题。那么能否先出了预习单,1、疑难字标音字形,长句内断句。2、字字落实,串联文意,圈划疑难。3、质疑争鸣。作者每一章说的有道理吗?什么时候有道理,什么时候说得不对?(至少选出三章)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08《论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