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远,2018已来。
一个年头像一节火车车厢
此刻来到新的车厢
如果你愿意
可以交到新的朋友
如果不愿意
窗外是一样的风景
不管你愿不愿意
火车在向前疾驰
时光在不断老去。
(一)CEv6.0软件重构
基于Spring框架,对CEv5.0项目进行了重构,如图所示:
其中,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只需在web.xml和springmvc-config.xml中进行配置,表现层中的文件基本上沿用。而最大的变化来自底层,需要重新编写控制层、业务层、持久层和横切模块的代码。
(二)UML设计
对控制层、业务层、持久层的组成类进行重新规划,按照外观模式进行设计,使用UML图表示如下图所示:
回顾外观模式的好处,在设计初期,有意识的将不同的层次分离,在层与层之间建立外观Facade,这样可以为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使得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性大大降低。这样在开发阶段有利于定义清晰接口,将开发工作按子系统进行划分;在后期维护升级方面的工作也将大大简化。
本例为了验证横切模块的运作模式,只是简单添加一个网页访问计数功能和单元时间监测功能,具体见图:
(三)编程实现、测试、上线、升级
(1)代码实现
先后在Eclipse和IntelliJ IDEA两种不同的IDE中对项目进行了实现,细节不一一展现,仅列几条主要的:
1.数据源。DataSource的选择有很多,大致看到了六种
import 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import com.mchange.v2.c3p0.ComboPooledData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jndi.JndiObjectFactory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riverManagerDataSource;
import javax.sql.ConnectionPoolDataSource;
import com.mysql.jdbc.jdbc2.optional.MysqlConnectionPoolDataSource;
每种的使用略有差别,此例中使用了c3p0数据源,可以按需求设置连接池的数目。
c3p0数据源的配置文件db.properties如下(每种数据源的配置参数不同,不可互换)
dataSource.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
dataSource.jdbcUrl=jdbc:mysql://127.0.0.1:3306/ceproject
dataSource.user=root
dataSource.password=root
dataSource.maxPoolSize=20
dataSource.minPoolSize=6
dataSource.initialPoolSize=5
dataSource.maxIdleTime=1000
bean.xml文件中的引用如下
2.关于MyBatis接口文件UserMapper的实例化。UserMapper的映射方式分为xml方式和interface方式,本着自己编写的文件尽量用注解配置的原则,此例用Interface方式。接下来在系统配置时,没搞明白接口如何实例化,导致对UserMapper依赖的bean组装失败。后来发现MyBatis这点实在强大,只需要在UserMapper前加一个@Repository注解,就给实例化了。代码如下:
package com.wj.dao;
import com.wj.dataclass.Use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Repository;
@Repository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Select("select * from customdata where cus_id=#{userID};")
User getUserByID(@Param("userID")int userID);
@Select("select * from customdata;")
List getAllUser();
}
3.Spring MVC加载静态资源。由于在web.xml中,设置了对所有请求类型的拦截,导致了JSP中所有对于静态css、js、img的请求都被拦截无法加载。
程序出现问题后的调试一般分为:问题表象、定位原因、解决问题。往往从问题表象到定位原因需要花较长的时间,一旦原因定位,只要能问出正确的问题,基本都能解决。
这个静态资源加载问题就在问题表象阶段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一直以为是路径设置的问题,尝试各种绝对路径、相对路径、路径映射的办法都不好使。费了老鼻子劲才定位为前端控制器拦截设置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在springmvc-config.xml中对没有控制映射的请求,使用默认控制器处理就行。具体代码如下
其中只有第一句是必需的,第二句只有当静态资源位于WEB-INF中时,由于外界不能直接访问,需要进行路径映射。静态资源位于WEB-INF外,则不需要此句。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jsp中引入静态资源的时候还需要在路径前加上工程名,如下所示
其中加**号的是工程名,后面为映射后的静态资源路径。
4.单例模式线程不安全问题。在Spring IoC容器中,默认所有通过配置生成的bean都是单例模式。由于Web应用对每一台电脑的访问分配一个线程,所以上述bean如果带有属性,将是线程不安全的。
因此,在我初始的持久层UML设计,DALServer中包含了带可变属性的User和Active,这是极不安全的。在系统集成后做了一个测试,通过一台电脑访问网站并用“XX”登录,然后用另外一台电脑访问网站并用“YY”登录,返回Session中的用户名和DALServer中的用户名分别如下所示
解决方案就是调整持久层的设计,去掉DALServer中的可变属性,将所有的数据实体类单独成包,构成一个classdata包供各层调用,其中除了User、Active,还新增了Operationdata、Sessiondata,分别用于网站数据采点记录与持久化,和部分sessiondata的持久化。
classdata包中数据类的实例化分两种情况:其中Operationdata中包含了整个网站的访问数据等全局信息,因此仍采用单例模式实例化。其他三个实体类都只跟本地用户有关,不通过beanFactory实例化,而是采用谁调用,谁新建的原则。
5.横切运作模式。关于AOP的运作模式,我在上一篇中对知识点进行了罗列。在项目实践中,发现每次运用都需要三个类(分别是Target、Aspect、Proxy),而且需要改动原始程序去调用Proxy,违背了开闭原则,而且麻烦。
后来在另一本书《使用Spring整合框架及银行业务简介》上看到了通过XML配置和Bean装配,不改变原有程序的方法。此时仍需要两个类(Target、Aspect)和一个XML文件。
然后我用注解对这种办法进行了改造,简化成了两个类(Target和带注解的Aspect),在测试用例中运行成功。
最后,应用到Web应用中时,没有测试用例,需要在bean.xml中进行配置,此时需确保Target和Aspect都被实例化为bean,然后引入一个自动代理配置,代码如下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arget {……}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spect{……}
*.xml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
按照上述步骤就可以,在不改动原程序的情况下,实现随心所欲的横切了,很爽。
6.Eclipse项目向IntelliJ IDEA迁移。迁移过去分两种情况,一是在IDEA中使用普通web应用框架,二是IDEA中使用maven创建一个web项目,然后将项目迁移过去。理论上,都是只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设置,就可以成功。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也只是把第一种情况设置成功了,第二种情况总会出现原因不明的构建错误。所以,在没有熟悉这个IDE的高手指导下,强烈不建议将一个现成的项目进行平台迁移,除非是一步一步重新实现。
文件名 | 主要内容 |
---|---|
web.xml | web应用系统配置,设置了系统监听器、前端控制器、过滤器 |
springmvc-config.xml | 前端控制器周边的映射器、适配器实例化,处理器扫描和实例化 |
applicationContext.xml | 核心是实体Bean扫描及装配,以及数据库连接池配置,事务设置 |
(2)系统配置
本例的配置总共使用了两种方式,xml方式和注解方式,其中xml方式主要使用了三个文件
文件名 | 主要内容 |
---|---|
web.xml | web应用系统配置,设置了系统监听器、前端控制器、过滤器 |
springmvc-config.xml | 前端控制器周边的映射器、适配器实例化,处理器扫描和实例化 |
applicationContext.xml | 核心是实体Bean扫描及装配,以及数据库连接池配置,事务设置 |
注解方式分散在自主开发的实体类中,此例涉及主要的有以下几类注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体类的配置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
import org.apache.ibatis.annotations.*;
import org.junit.*;
import org.testng.annotations.*;
(3)软件测试
软件开发的过程离不开测试,以前我用的土鳖办法是System.out.print方法在代码中设置若干个检查点,略洋气一点的办法就是设置断点,逐步运行。此例升级使用TestNG进行单元测试。
Java中已经有一个JUnit的测试框架,不过TestNG的功能要比Junit的功能强大地多,既可以被开发人员用来写单元测试,也可以被测试人员用来写自动化测试。
使用之前需要先在eclipse中进行安装,此处使用eclipse的安装新软件功能进行在线安装即可,地址是“http://beust.com/eclipse”。安装完毕后,在eclipse中新建文件选项可以看到TestNG class文件类型。
单元测试的基本流程是,新建一个测试类,以对DALServerTest测试类为例,类中的方法使用注解进行标注,分为夹具和测试方法。其中测试夹具可以简单理解为测试方法前后的初始化和回收资源工作,注解为@BeforeClass,@AfterClass。测试方法是针对测试目标方法,编写的一个测试用例,注解为@Test。
然后右击测试用例,Runas->TestNG Suite。
(4)系统上线
完成Web应用程序开发后,将程序Export为War file,然后放入到Tomcat安装目录下的webapps文件夹下。
此时就可以关闭eclipse,然后在Tomcat的bin文件夹下点击startup.bat,开启Tomcat服务器。
然后使用确定服务器的内网IP和端口号,比如我的内网IP和端口号是:168.192.1.4:8080。
确定本机外网IP地址:例如本机的外网IP为:124..*.162。
然后使用花生壳申请一个外网域名和端口号:比如我申请了一个免费的域名和端口号为:m191511b22.iok.la:80,然后设置内网穿透。
此时,就可以通过外网浏览器输入域名进行访问了。
企业级产品上线,需要花钱购买顶级域名和专业服务。
(5)系统升级
由于当前程序架构遵循了开闭原则,因此升级工作较为简单。
对于前端页面升级,开发新的前端页面后,对原有的页面进行替换或直接添加。如果是替换,应注意页面名称一致性。如果是有参数传递的动态页面,需注意参数处理逻辑。如果是添加,需要在控制层添加新的处理器。
对于业务功能模块升级,开发新的功能类后,对原有业务类进行替换或者添加。
对于数据库进行升级或替换,只需修改数据配置文件db.properties即可。
参考书目
《Spring 3.0就这么简单》
《Spring入门经典》
《Spring+MyBatis企业应用实战》
《使用Spring整合框架及银行业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