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要「学以致用」20190223:写作是认知的逆向工程

今天临时插一条“得到专栏”古典老师的课程分享:

《超级个体》——古典

读书就要「学以致用」20190223:写作是认知的逆向工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未来是个人崛起的时代。不管是上班、自由职业还是创业,都有一群希望快速成长,超越别人,一路领跑的人。互联网时代加剧了两极分化——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影响力和资源而迅速崛起;更多的人则成为平庸的跟随者。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为你提供了高效能人士应该熟练掌握的52项技能,100多个成长工具,目的是提升你的个人领导力,帮助你在职业生涯里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


前几天跟一个大佬讨论事情,发现自己又进步了,我对观点的表述越来越:快速、精准、观点明确。基于自己最近不断的在写作,让我不由得想起来古典老师的课程:

“写作是认知的逆向工程”


先附上读书笔记:

读书就要「学以致用」20190223:写作是认知的逆向工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去年就把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听完了,获益良多。其中一个最大的感悟就是,每个人的底层逻辑都不一样,面对同样的事情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不管外面可以学到多少通往成功的技法和套路,我们都必须先建立自己正确的底层思维,然后才去学习甚至创造好的动作,最后让目标得以实现。

《超级个体》一共316讲,我针对自己的需求,会有选择性的重点学习,有的课程我听了好几遍并完成笔记和分享,有的就只是耳朵过了一遍。当时听写作的课程,就属于后者,因为写作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

现在,我要对“写作”重新审视。


“是写作在重新构架我的认知。”

写作是表达的逆向工程。

写作,就是把网状的思考,做成树状结构,用线性语言表达出来。


以前我都是在学习群以聊天的形式进行分享,场合比较随意,我也都是想到哪说到哪,有时候是刚读到的内容,脑子里简单转一下就开始分享。群友们也都熟悉经常给予鼓励,即使每天都做也不存在压力。现在换到后,面对的都是陌生读者,还有这么多专业的写作高手,我不得不认真对待:

“字数不能少于千字;

表达的内容结构要清晰;

内容不能太肤浅;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于是,我慢下来了,1-2天一篇。


1.优秀的结构

我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对于表达结构的把握还算擅长,同时我也认为这是写作的“仪式感”。我需要通过创造这种仪式感,来让大家的阅读能够很舒服的进入的我的表达节奏。


2.类比和举例子

我属于那种特别不会讲故事的,但也深刻认识到:只讲道理是说服不了别人的,我必须要学会讲故事,让故事去诠释道理。然而我读书太晚了,现在脑袋里没多少存货,很是羡慕那些对典故随手捻来举例子的,我不行。

不过,我可以讲自己经历的,自己看到的做过的和感悟的,来做类比和例证,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呢?同时,这个过程也反过来帮助我,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读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进而更好的学以致用。


3.观点、情绪和价值观

大家可以多关注文章里的“加粗加黑”字体,除了有书里的文字精华,也有我自己的原创观点表达,尤其在文章最后。

关于情绪和价值观,读我的故事就好。


“写作汉堡包模型”的四层结构:


观点和主题是肉;

逻辑框架是汉堡包的结构;

增加蔬菜、奶酪层让你吃得不太干,这是视觉、听觉、语言;

情绪是调料和番茄酱,背后是厨师的人格和手艺。

P.S. 这个古典老师表达的很精要,也更需要各自体会,我就不作过分解读了。


最后,关于写作初学者容易犯的三条错误:

第一,不列大纲;

第二,过多的被自己感动;

第三,缺乏好的“品味”。


第一条很好理解,我至少需要在脑子里大概框清楚我想怎么表达;

第二条我是很有感触的,经常写完以后会反复修改,因为当时写的时候只注重自己表达,容易故事写的太啰嗦。自己再回过来读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故事细节跟表达主题没多大关系,需要删减。

第三条其实比较抽象,我不好表达,怕误导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感受一下古典老师的原文,你一定会有所感悟。


写作,是表达的逆向工程。

串点成线的仪式感,

重构认知,

它首先成就了我们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就要「学以致用」20190223:写作是认知的逆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