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思悟13:自律即人生

写在最前面的说明: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第一部分自律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全六册, 我现有四册,所以这一个月的读书目标就是看《少有人走的路》,争取在这系列书中与自己和解。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和我这么多年想要追寻的成长不谋而合,也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一直坚持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行为并非太小不知世事,原来我一直坚持的时候有很多跨越时间、空间的同行者。

昨天在看书的时候突然间想起来自己高一就开始的心灵成长探索之路,那时候刚步入高中,正好16岁的年纪,青春期正盛,就开始了心灵成长之路的探索。甚至那时候的心灵成长,在我看来比课业还重要。

后来大学也是,刚刚大一,我就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咨询心理老师,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聊天。我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虽然我不能准确描述我想要的状态,但是我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指引自己前行,所以通常我都喜欢随着感觉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的疲惫和无奈,随着自己的被动与成长,我慢慢发现原来的单凭感觉已经无法支撑我走好接下来的路。社会和职业赋予了我一个新的角色:教师,教师身上肩负的是责任。而我的感觉在让我逃避责任,感觉在清晰地传达它不想完成转变的态度。进一步说,我在逃避成长。

斯科特 派克在开篇就说人生苦难重重,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而什么是自律呢,斯科特 派克给出了如下定义: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这二者比较来看,其实自律即人生。人生需要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自律则要求个人以积极的态度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想想,人表面上活得比其他生物高级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人有更高级的思维能力嘛。

而我以为,人类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集中体现在“自律”二字。无论是人生还是成长,都是不断地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心智成熟的。而自律带给我们的,是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更严谨的思维能力,以及更完善的处事方法。因此要把自律当成人生的目标,要尽量尝试获得自律能力。

如何自律留作大家讨论(评论区欢迎留言自律具体实施方法),我想和大家聊的是书中提到的自律四原则。

原则一:推迟满足感

书中讲了一个案例,一个拖延症患者,每天都要靠加班完成任务,当心理咨询师聊到吃蛋糕的顺序时,患者用自然的态度表示一定先吃奶油,因为奶油更为好吃。同样,她工作时也先用一个小时完成简单的工作,然后剩下几个小时拖延着完成更难的工作。其实这里面隐含了一个关键的信息,患者主观上选择的一直是自己的舒适区域。当心理咨询师建议她每天把困难的工作集中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其他的时间去完成简单的工作,然后患者的拖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案例中的人就是我以为的及时行乐主义者,任何时候都优先选择于自己更容易的操作,让自己躺在舒适区享受阳光,这样的人往往在之后的生活中也无法取得成绩。成长就是走出舒适区,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她这些及时行乐的人,显然在拒绝或者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下才会走出舒适区。

所以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推迟满足感的能力。他们不贪如暂时的安逸和舒适,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直面问题,感受问题带来的痛苦与无奈,然后思考与困难匹配的解决办法(涉及到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哪怕自己当前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也能耐下心来,坚定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信念,并承受痛苦带来的各种不适,直到最终解决问题,获得更大的享受。

原则二:承担责任

这里涉及两种不太健康的疾病: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前者习惯有任何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以为是自己的过错。后者习惯把责任转嫁他人,以转移的形式摆脱自己的责任。相对来说,后者比前者更为恶劣。

但我以为,无论哪者,相处都不舒服。因为无论是包揽型还是推卸型,都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每个人都要有承担责任的义务,也要有拒绝责任的勇气。不是自己的错,就不要应,哪怕被动需要做出承担的行为,也要守好自己的底线,保持内心的清明。

原则三:忠于事实

书中在这部分给了很多条建议,但是对我来说,所有的建议都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对内来说,自己应该保持绝对的真实,对自己没法弄虚作假,也无需弄虚作假,所以对待自己,永远不要自欺欺人,哪怕现实并不如意,也有直面所有。对外,要保持绝对的真诚,心开莲花的个人介绍里有这样一句:“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这句话我很认同,尤其是我这种刚进入工作的,就是一个闯入别人世界的弱者,在尚未弄清规则之前,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因为说一句假话需要用无数句更假的话去圆谎,所以我现在的原则就是对自己绝对真实,对别人努力真诚。

原则四:保持平衡

我理解的保持平衡,包含对忠于事实的补充说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决定了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相应的,我们也要不断地放弃不合适的自我,去建立更新的处世原则。作者用“兼容并包”阐释了“保持平衡”,既要肯定自我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腾出新的空间。

什么是平衡,我觉得并非让你完全割裂地肯定一方或否定一方。当我们遇到成长的问题,如果当前能力水平能满足成长需求则保留,不能满足则痛快舍弃。无论是能力还是我们的处事原则(作者称之为“人生地图”)都需要不断地被修正,而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则是保持平衡和适应成长的过程。

其实这四点原则无论如何都只是向我们说明一点:以积极的态度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即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关于人生,你准备开启自律之旅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1-3 思悟13:自律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