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教导说我们要学会孤独,并且学会去享受孤独,才能更快的成长。
这句话是没错,但是我们似乎将它理解的偏颇了。
前两天下大雨,小丽刚兼职完,路上都是成双结对打着伞的人,她没有带雨伞,也没有同伴,本来想冲回去的她,却被大雨硬生生的赶回了屋檐下。
她实在没有办法,想了想在寝室群里发了条求助的信息,然并卵,等了十来分钟后还是一个人淋着大雨回了寝室。进寝室门的时候,她看到大家都在,其中有不少拿着手机正在玩的人。
她在等待回复时还有些许的焦灼,但是当看到抱着手机嘻嘻哈哈的伙伴们,突然就开朗了。进门大家都自动忽视满身是水的她。她突然间意识到这是自己活了三年大学应该得到的结果。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小丽永远都一个人窝在卧室里不出门,很多时候甚至客人离开,都不知道她还在家。她把一切都归结于自己文静内向。
在学校她很认真读书,却没有任何社交,不单单是老师,连同龄同学也没有,她没有感觉奇怪或者难过,刚开学主动和她交往的伙伴随着时间都渐渐远离了她。一个人上体育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买东西。也挺好。
有一年,父亲住院,母亲去医院照顾,把她留在姑姑家生活一段时间,她还是一样孤僻,除了吃饭都喜欢一个人窝着,姑姑发现了问题,对她说你这样不礼貌,有客人来好歹出门打个招呼,然后说你还要学习再回卧室也没问题,在学校也要学会和人去打交道,不要不敢说话。
她不以为然,心里想着和别人交往多麻烦,合群太累,一个人自由自在才好。不合群也没什么了不起。
于是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到了大学之后,不少人来和她交流,但是都被她的性格拒之门外。
“咱们去买点东西吧。”
“我下午想睡觉,你自己去呗。”
……
“你感冒好严重啊,下午没有课,我陪你去买点药吧。”
“用不着你,我又不是自己没腿,我自己去就行。不需要人陪。”
好像在她的认知里,别人的陪伴是对她没有能力的证明。
一来二去,时间久了,自然都逐渐远离了她。
一个人下夜班,朋友说去接她,她不用,开始几次还以为是口是心非,就去了,但是发现她的确不需要,因为你去了之后,她永远不对你笑,只会埋怨道,你干嘛过来啊。不是心疼你晚出来遭罪,而是真真切切流露出,你过来真给我添麻烦。
人的语气眼神真的骗不了人。
日久见人心。
小丽说,这么多年,她一直都过的挺自在的,除了遇到难处的时候。
她说她就是那个享受孤独的人,很幸福,很自在。
她说屈原,阮籍都不合群,但是他们都很成功,但是她忘了,屈原和阮籍有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流芳百世。
她说很多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内向的,但是她忘了并不是每一个内向的人都是成就大事业的。有能力懂社交的成功人士比例更大。真正优秀的人都是不合群的人吗?大数据会告诉你,他们只是特例。
我有一友,大一刚相识时也是一个人惯了,直到大二有一次在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跟鞋断了,当时还有五分钟上课,和她同行的室友飞速跑回寝室帮她去取鞋,虽然一起迟到了,但是却避免了更大的尴尬。
事后她对我说,真是不知道如果当时周围没有一个朋友自己会怎么样,一直都是女强人形象雷厉风行的她,第一次表达出对有朋友存在的激动之情。
你永远都不知道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意外,要么确保自己永远万无一失,要么学会社交做人,朋友之间的肝胆相照。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不必非要融入和你三观不合的人群中,但是你也需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身边有自称享受孤独内向的人们,但是当被迫让拉到人群中发言社交时,你会发现他们的目光躲躲闪闪,这不是享受孤独,而是不合群,更恐怖的事,他们似乎不具备合群的能力。
人对情感的需要往往超乎了自己想象的许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因为人本就是群居动物。
你可以选择不游泳,但你不能不会游泳,
你可以选择不开车,但你不能不会开车,
你可以选择不合群,但你要有合群的能力。要么才华超群有足够的资本,要么懂得随机应变。
因为有些东西,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