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堆砌的文字最沉重——读萧红有感

      最近差不多读完了萧红的文集,又看了一遍《呼兰河传》,葛浩文的《萧红传》也不止一处看的人唏嘘感叹,眼眶湿润。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版萧红传记《黄金时代》也在晚上看完。心情久不能平复,那些旁白,在耳边萦绕,讲述的是一个女人,一个作家,处在混乱时期的颠沛一生。

      萧红短短31载人生,最后孤独的死在战火中的香港。一生中,没有得到过多少爱,她总在努力抓住身边可以依附的男人,却一度抓不住易逝的安稳。暴躁如萧军,怯懦如端木蕻良,他们给她带来短暂依靠的同时,都是如此深刻地加深了她一生的凄苦与悲哀。就像萧红死去时,自己所述,她这一生凄苦的根源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作为一个作家,她有天赋的才华,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在战乱时代,就如同丁玲所说,萧红的性命不会长久的。

      再一次读《呼兰河传》,已经没有了大学时读它沉迷于文笔的浅薄的感受,不论是《生死场》还是《小城三月》,或者早期的《商市街》,这些文字里其实都含有一种浓重的生命的悲哀,那是她所看的世界,鲜活的显现于文本当中。可以在里面看到萧红活的影子。当我不再简单的把这些故事当做一个故事来看的时候,我想这样的阅读,可能是我对这一个作家最好的尊重。

      因为课程的需要,对一个作家,有时候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他,除了他的作品,他的生平经历,婚姻生活,等等等等,全部都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来。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当今人将旧人如解剖一样呈现在这个时代时,至少在我这里感叹总比发现多的多。当我深入到一个作家的生活内部,那时他不处于神坛之上,他是属于上个世纪鲜活的存在。

      我常常想,为什么我这么喜欢现代文学,从前是觉得文学是婉转的语言造就的婉转的美。如今从那些读过的文字里,越来越清晰的找到答案。越是深入了解一个作家,越是贴近他的时代,他的写作,越会着迷。当我们常常为那些文字堆砌的故事唏嘘感叹之时,其实背后执笔的人,更能加深读者对于一个时代的感动。于是我期待去探寻。

      就像沈从文墓碑上所写,“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句话,我觉得沈老的文字,总有不会衰竭的生命力,所以那部未完成的《长河》也成为作为读者的我心中很大的一个遗憾。其实文学有另一个定义,我们称为人学。因为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文学一样,如此深刻的反映生活,揭露人性,用语言文字构成生动的世界。我一直都很认同这个定义,作为一门人学,如果没有感性的认知,可能有些文字,我一辈子也不理解,一辈子也不会懂得欣赏。

        图书馆的落地窗边,写下这些感受,心中终于畅然一片。我总庆幸自己还能保有一份单纯的对文字的感知力,也许它不深,但足以让我对付千篇一律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堆砌的文字最沉重——读萧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