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

享阅深读,是我对于读书这件事情的价值认知,着眼点在于有深度的书评和书摘。毕竟在当今的VUCA时代,可以安心的去阅读,已经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而深读,本身就是享受。

享阅深读第001期,关于个人自律和爱的成熟旅程

心智成熟的旅程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

靠的就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作  者  背  景


M·斯科特·派克  1936年出生于纽约市,1958年在哈佛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1963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1963年至1972年在军中服役。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出版后虽未作任何宣传,但经人们口耳相传,迅速畅销起来,并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斯科特将精神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自我的阶段,典型是两三岁之前的小孩,而有些人则终生没有超出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盲目信仰权威,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善与恶的阶段,典型者如稍微大一些,以父母为最高权威的孩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盲目信仰权威的“好”公民,还有对“上帝”坚信不移,对“信仰”从不质疑的虔诚者;第三阶段是“科学怀疑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不会不加质疑地相信,而只是在被合乎逻辑地说服之时才相信,但是对精神性和超自然性的力量持怀疑态度;第四阶段是开始享受自然与存在的神秘与美的阶段。这些人虽然非常理性,却能够领略自然与存在中更大的意象,对于善与恶,仁慈与宽恕,热情和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力。斯科特认为第四阶段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

荐        语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这当然跟大乘佛教所言“众生皆有佛性”不同,更多是网友的“夫子自道”而已。像很多事情一样,我们还是可以分两面来看“佛系”的状态。还原到生活场景,一方面,这可以是不争不抢、不钻营不吹捧的随性、豁达;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面对竞争、面对压力时候的怠惰、消极。好与不好,存乎一心。

蒋方舟化用智利诗人聂鲁达回忆录的话说,“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对自己,这位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女作家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很多人可不这么认为,没有沧桑恰恰成了他们最大的沧桑。岁月静好,只缺烦恼,遭遇一点挫折就会被迅速放大,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以为暴雨将至,这是幸福,也是缺憾。沧桑越少,越容易怕麻烦,有了小小的麻烦就急急忙忙断舍离。追求舒适的生活,当然麻烦越少越好。但是,躲避麻烦不是缺乏担当的借口,这一点值得朝着“佛系”大道上一路狂奔的每一个人谨记。

有别于“佛系”当道,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去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_第1张图片
   一念成佛,再念成魔

精  华  解  读


如果这辈子只读一本心理学读物,我建议是这本。《少有人走的路》目前已经出版了6个系列,这本书是第一个系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从自律、爱、成长与信仰以及恩典四个方面带我们去展望一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这本书,我想打破作者的描写顺序,从爱说起。

爱的定义

有人把爱分成很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等等。但是说回对爱的定义,就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触及它的本质。作者给出了爱一个相对来说还算完整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为了了解爱究竟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爱不是什么。对爱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是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爱,或者认为它至少是爱的一种表现。坠入情网,通常会产生与性有关的欲望。众所周知,不管多爱,人们不可能与自己的孩子坠入情网,没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也不会与同性坠入情网。

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_第2张图片
坠入情网,通常是性的主观欲望体现


要想了解恋爱这种现象的本质,必须先了解心理学中所谓的“自我界限”。以婴儿成长为例,婴儿新生七个月内,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他会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他自己。随着婴儿慢慢成长,会逐渐发现世界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也能区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认识到自己的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两三岁大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的“小霸王”,他们总会幻想自己无所不能。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把这种自我界限当成自己的保护伞,虽然这会带来孤独和寂寞,但相对于外面世界的险恶,这种体验反倒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终有一天,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别人的“自我”合二为一,情感就想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对方,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一起!

但残酷的现实,迟早会击溃三岁孩子的幻想,同样也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日常的琐事和难题,会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男人渴望性爱,女人却因心情不好而予以拒绝;女人想看电影,男人却想留在家里看电视;男人想谈谈自己的工作,女人却想谈谈她的工作。于是,两人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拢,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幻觉破灭,就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

毋庸置疑,若想避免这种情形,两人就必须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坠入情网本身并不是爱,但它却是爱的神秘架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坠入情网带来的恋爱和性爱的体验,会造成自我界限的暂时消失,可以使我们对对方做出承诺,而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真正的爱便可能产生。由于我们提前品尝到了自我界限消失后的滋味,即幻想中神秘的爱的感觉,所以在激情过后,我们仍醉心于那种美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成为一个诱因,引发我们去追求真爱。

真正的爱,不是爱金钱、爱权利、爱宠物、爱园艺的所谓精神贯注的爱,不是过分依赖的爱,更不是自我牺牲的爱。

真正的爱最是关注、倾听以及帮助对方成长,不会因害怕失去而放弃去爱。

真正的爱是敢于追求独立自主的自尊自爱。

真正的爱由承诺推动,持续渐进的充分投入,在发生冲突时自我反省,平等交流。

真正的爱都离不开自律,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爱与自律

作者曾经接触过一对夫妇,他们年轻聪明,颇具艺术气质。遗憾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放荡不羁。他们结婚四年,差不多天天发生口角,有时还大打出手、摔烂家具。他们经常分居,并且都有过外遇。他们也知道只有学会约束和节制,才能使彼此的关系变得正常,可没过多久,他们就泄气了。他们无法忍受自律带来的压力,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枷锁,只会剥夺他们的热情和活力。他们喜欢无拘无束。他们不把别人的婚姻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的婚姻才充满色彩和活力,终于又这样过了三年,他们的婚姻越来越糟,最终分道扬镳。

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_第3张图片
浅水喧闹,深潭无波

这对夫妻刻意追求人生多姿多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缺少自律,他们的生活状态必然混乱不堪。谚语有说:“浅水喧闹,深潭无波”。真正掌握和控制情感的人,不仅不会缺少激情和活力,而且能使情感更为深刻和成熟。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谈到自律,不得不面对我们困难重重的人生。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并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呢?如何才能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简单地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些原则并不复杂,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原则进行深入的阐述。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斯坦福大学 沃尔特·米歇尔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过有关推迟满足感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饼干、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以及其他指标。

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_第4张图片
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

早在童年时,从5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如果一个5岁的男孩多一点儿耐心,让同伴先玩游戏,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享受到更多的乐趣。让上了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培养“先苦后甜”原则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满12岁时,应该已经无须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如果是这样,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

但是,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很多青少年都缺少这种健康的习惯,没有体会到推迟满足感的好处。为什么大部分人能够掌握推迟满足感的原则,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可以避免贪图一时安逸的恶果,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懂得先苦后甜,最终成为失败者呢?答案目前尚无定论,仅有的答案也缺乏足够的依据。基因影响并不明显,其他因素也有待科学论证,但大部分迹象表明,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承担责任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gen)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很多人显然忽略了这个道理。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避之唯恐不及,认为“这不是我的问题”,肯定于事无补;指望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不是明智之举。唯一的办法,我们应该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相当多的人只想逃避,他们宁愿自我安慰。

上边提到的那队夫妻的情况,就是典型的逃避责任,在心理医生看来,就是属于人格失调症。其实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不是人格失调症,就是神经官能症。它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但表现症状却彼此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給自己,把自己弄的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责怪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子女。他们不履行作为父母的责任,不给孩子必要的爱和关系。孩子的德行或学业出现问题时,他们从来不会自我检讨,而是归咎于教育制度,或是抱怨和指责别的孩子,认为是他们“带坏”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常常指责孩子:“你们这些孩子,都快把我逼疯了!” “要不是为了你们这些孩子,我早就和你们的爸爸离婚了!”他们为孩子日后逃避责任提供了榜样,还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的婚姻很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全都是你们的责任。”孩子无法理解这种指责多么不合理,于是就归咎于自己,由此成了神经官能症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调症状,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或神经官能症,上一代的问题影响下一代的成长,这种情况并不罕见。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的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其实,这句话是对所有人说的。

忠于事实

忠于事实是自律的第三条原则。如果我们追求健康的生活和心智的成熟,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遵循这条原则。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想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人生苦短,我们只想一帆风顺。我们由儿童成长为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绘成了现在这幅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地图,似乎各方面都完美无缺。一旦新的信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大幅度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对新的信息视而不见。我们的态度也变得相当奇特,不仅抗拒新的信息,甚至指责新的信息混淆是非,说它们是异端邪说。我们想控制周围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们的地图。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捍卫陈腐的观念,其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远比修订地图本身多得多,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有时要开诚布公,有时则要抑制倾吐想法和感觉的欲望。那么,怎样做才不致违背忠于事实的自律精神呢?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原则: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其次,要牢牢记住,除非迫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利欲、刻意讨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最后一点需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保持平衡

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你要以追求城市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换句话说,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也就是自律的第四条原则,保持平衡。

这就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学会自行车就整天骑车到处玩耍,特别是在下坡的时候,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真是棒极了。假如这时刹车减速,必然使得快感大打折扣,结果悲剧往往就发生在几秒钟之后,身上多了好几处刮伤,崭新的自行车也撞变了形,这就是失去平衡的后果。

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常常说起的“中年危机”,是人生面临的诸多危机之一。30年前,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列举出人生各阶段的八种危机。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度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早已过时的东西,所以无法克服心理和精神的危机,只能止步不前,不能享受新生带来的欢悦,也不能顺利地进入更加成熟的心智发展阶段。我们不妨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简单归纳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

1、无须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

2、无所不能的幻觉

3、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目前(或两者)的欲望

4、童年的依赖感

5、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6、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7、无拘无束的自由

8、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9、青春的性吸引力

10、长生不老的空想

11、对子女的权威

12、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利

13、身体永远健康

14、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_第5张图片
生死轮回是永恒的主题

前面提到的最后一点,即放弃自我与生命本身,似乎过于残酷。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这时你就需要掌握一种“兼容并包”的技能,也就意味着纪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佛教徒常常忘记释伽牟尼历经劫难的痛苦,基督教徒也每每忽略耶稣济世的幸福。耶稣在十字架上舍生取义的痛苦,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涅槃的幸福,本质上并没有不同,就像生与死,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原罪

这本书讲述的是心智的成熟,自然免不了要涉及同一枚硬币的反面: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我们身上的原罪:懒惰。人人都有这种原罪,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者,包括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包括健康人和残疾人。也许有些人不算过分懒惰,但在本质上,所有人都是懒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我们精力多么旺盛,野心多么炽烈,智慧多么过人,只要深入反省,就会发现自身懒惰的一面,它是我们内心中熵(混乱的,无序的)的力量。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

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人们往往在追求心智成熟的过程中,越是接近事实真相,就越是感到懒惰在作祟,而我们有可能获得的最新启示随时都会从身边溜走。有时候,当我们即将获得建设性的思路时,脚步竟会突然停止,或不由自主地变得迟缓起来。而某些极有价值的想法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让我们最终功亏一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放慢了脚步,就要强迫自己加快步伐,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大步迈进。

永恒的战斗,永不止歇!

金        句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

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

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END--

 © 转载请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有人走的路,一念成佛,再念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