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

序: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_第1张图片

这是我2010年写的一篇中医文字,用的笔名是秋燕饵,一个偏女性化的名字,那时我还年轻,30不到,当然,我觉得现在自己心态也还挺青春。中医嘛,不该给人陈旧腐朽的感觉,这是朝气蓬勃的事业。

写在前面的话

我个人认为,探索真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好的老师给自己引路,否则,容易走弯路。有些人哪怕读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才发觉自己读错了而贻害后世。因此,历来是名医少、庸医多。翻开历代医家名著,莫不在慨叹,庸医多,贤医少。

今年九月,我去贵阳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的学习,与我大学时的杨硕老师相逢。杨老师相貌清隽,痴迷古方,授课精彩,是当地著名的经方派医家。这次他给我们讲授的是“热敏灸”,谈到如何用正确地用好灸法时,他指出,只有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医,才能正确地用好灸法,否则,你光是学习“术”,背一大堆小针刀,浮针之类的技术回去,也会用不好的。课后,杨老师送给我一本胡希恕的《伤寒论讲座》,嘱咐我从读懂伤寒论入手,更深入地理解中医。正是这一本书,教我醍醐灌顶。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也一直在阅读与伤寒论相关的许多著作,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有很多困惑没能解除。而且中医界有些医家有一种倾向,喜欢用繁复的理论去解读伤寒论,你不看还清醒一些,看了后反而悬在玄雾之中。

这一类的作品很多,比如,彭子益的是<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有朋友推荐说这本书极好,可是我却觉得不好.彭子益现在被归于火神派一脉,而火神派又被认为是经方派的支流.但是,我却觉得彭子益的书没有经方派的骨架子。

所谓经方,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

理愈明则法愈简,理愈晦则法愈繁,在伤寒论中,经方的主治很明确,对方药的分析也简单明了。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既换一名,甚至改一量既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发生改变,体现了严格的构效关系,表现出古典朴素的结构美。现在大家写中医病历,最烦的就是,中医辨证论治那一段,基本上是随意推演一气,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怎么也能自圆其说。

我们今天去翻伤寒论,有没有这些东西?很少。

基本上就是一组证候群,然后,出现了这些证候群后,该用什么方。

比如: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然后下面就是麻黄汤的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两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饮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仲景的行文就这么简捷,什么样的证候群,用什么方,怎么煎法。没有多少,推演的,自我揣度的,哲学化的东西。今天我们在出现了“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时用麻黄汤,就有平喘解表的效果,而且,按仲景的煎法,不但可以避免药物中毒,还可以疗效近于最大化。

后世将仲景的文章,推演,附会,取象类比,胡乱联系,把简洁的论述,复杂化,哲学化,思辩化,其实和仲景的法则是背道而驰的。

中医一直有两条路子,实证的路子,或者玄思的路子,后者迷离恍惚,陷进去后一生也走不出来。早期的经方派走的其实是实证的路子,所以后世才不断有人提出回到经方来,其实也是对沉醉于思辩的中医流弊的拔乱反正。

可惜的是,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子。书的前面几章原理篇,是对“园运动”理论的阐述,每一个古方后都附有极为复杂的推演,说明,长篇累赘的叙述中夹插着自己的”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的私货,简直是画蛇添足,失去了伤寒论的简洁之美。作者认为自己找到了通往中医大道的通途,却不料,走错了路。

这样的书还有很多,比如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但胡希恕的这本书与它们不同,这本讲座是极好的,他老人家用严肃的考证,有说服力的论述,解决了伤寒论中困绕着我的许多问题。

他正本清源,考证了《伤寒杂病论》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来的呢?它取形于《伊尹汤液经》。《伊尹汤液经》其实也不是伊尹写的。它不是一本圣贤之书。它不是某一个人写出来的,而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这就是正本,说明这部伟大的书,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的结果。不是神仙也不是外星人作的,而是人的经验的累积。

现在有些谈道的,说玄的,也喜欢往《伤寒杂病论》上扯。可是《伤寒杂病论》恰恰就是一本 “避道家之称”的书。张仲景为了“避道家之称”,作了多大的工作啊。

“避道家之称”这里有两重意思,首先指张仲景改变了方证名,如小阳旦汤改称桂枝汤、小青龙汤改称麻黄汤等。其次是改道家的理论为经方理论。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经。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这里要说明的是,六十首方证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有记载,它们是:辨五脏补泻方39首,二旦、六神、大小等汤16首,急救方5首。不论是从方证名称看,还是从语言论述看,《汤液经法》有道家的五行、五脏观念,而《伤寒杂病论》却没有这些观念。例如《汤液经法》中的小泻脾汤,《伤寒杂病论》改称四逆汤;建中补脾汤改称小建中汤;小补脾汤改称理中汤;小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半夏汤;大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桂枝汤……显然,方证名仲景不再沿用具有道家色彩的名称。为什么要去道家色彩呢?就是要去那些玄玄乎乎的东西,让中医学回归于实证。

杨硕老师推荐,胡希恕老先生的书,是一味关键的引药。服后,中医经方的牢固严实厚门,开始朝我稍许打开了几分缝隙。

你可能感兴趣的:(序: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