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和那个苦闷的时代随想

万历十五年的几个人物,最让人难过的还是李贽吧,一个哲学家最大的痛苦,就是囿于时代的限制,渴望思想的自由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李贽的一生很难说有快乐,他清楚的知道他反对什么,却不知道他模糊的支持的东西,黄仁宇说如果时代允许,他应该能创造出基于个人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新理论,但是现实残酷的让他不能摆脱两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苦闷本身让他选择了自杀,而解释自杀的理由时,却假装豁达实则绝望的用了王维的诗句七十老翁何所求。不过也应该感谢李贽,感谢明儒学案的所有思想家,当我们站在几百年后看待那个苦闷的时代时,也会由衷的感觉到他们想要突破枷锁的极大渴望,他们模糊的感知到现实的变化,而且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大风暴要来临,他们想要拯救万民,却连自己也无法拯救。每次重读万历十五年,读到李贽,都有点不忍心读下去,尤其是最后用剃刀自裁的绝望,让人心酸,谁说社会与个人的幸福无关,明明就是极大关键,所以位卑未敢忘忧国,因为人民幸福本身的根基,是国家的健全与自由。而忧虑的来源本身,是因为现实教育的失败导致的民族集体漠然的态度,这种漠然长此以往下去,可能我们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全民皆输,每个人都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所以呢,精英阶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高层不配合,也要在底层自己推进下去。不过还好,大家都看到了问题,我也相信高层本身愿意推进变革,而且正在进行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贽和那个苦闷的时代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