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

第一次参加线上读书会,第一次接触积极心理学,第一次这么正式的写读书笔记(应香蜜会蜜友要求)。这些第一次都需要感谢殷睐学堂。

好吧,正式介绍下此次读书笔记的主角—《持续的幸福》,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译者:苏德中。

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_第1张图片
《持续的幸福》
本书简介:关于积极心理学

塞利格曼教授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在《持续的幸福》之前,塞利格曼教授还著书《真实的幸福》,被称为“幸福1.0”(happiness),而这本《持续的幸福》则被称为“幸福2.0”(well-being)。幸福的定义从“生活满意度”升级到了“蓬勃人生”;幸福的要素从三个(积极情绪、投入、意义)增加为五个(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以及人际关系)。其主旨在于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增加幸福感,实现自我以及社会的蓬勃发展。

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_第2张图片
日光蓬勃可有悟?

幸福,是个很美好、很让人憧憬的念想。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幸福,那么如何获得幸福?如何从“小确幸”迈向人生的“大幸福”?很多人只能看到模糊的样子,找不到真正的途径。那么,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不如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也许能让你眼前的迷雾散开一些。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里说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那么,幸福的家庭究竟相似在哪儿呢?心理学家们利用各种测试、项目验证幸福的共同点,用事实告诉我们:幸福是可以测量的,人生的蓬勃程度是可以用真实物来衡量的。

塞林格曼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所钟爱的积极心理学发展。开篇就批判自己先前的研究,只为了积极心理学更接近幸福的本质,为我们追求幸福提供切实有效的工具:1)感恩日记;2)每日三件好事;3)突出优势练习;4)积极主动回应;这些工具贯穿于书中的训练项目和实践,庞大的数据库证实了工具的有效性。

书中还原了“积极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应着“幸福的感召”,一群非心理学专业、却有着异于常人成就的人汇聚到了一起,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用自己的实践来学习并验证积极心理学的魔力。在取得小范围的认可和发展后,积极心理学向着教育、军队、健康、政治迈开了积极步伐,取得了一系列肯定和支持。

同时,他们还有着“心理学登记计划”—2051年全球51%的人获得蓬勃的人生。所以,他们意识到完成这一计划的关键在于中国、印度,这应该也就是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吧。

吾之感悟:积极的心态带来积极的化学变化
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无意中,结识刘佳老师的优势工作坊(虽然还没参加线下课),进而进入殷睐课堂,再到本次的读书会。一步步走来,发现有着积极气氛的读书会真是个好地方,有着相似愿望的人们因着一本书走到了一起,一起督促、一起研读、一起分享,分享的同时也在收获,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不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吗?

第一次,每读完一章,记录自己的感受;洋洋洒洒的读书笔记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篇(记录于印象笔记,比较零散)。

每每读到一些话语,让我不禁想起易效能、想起正面管教、想起龅牙兔、想起《人性的弱点》。也许是因为在我关注的这些中间,都有着相似之处:以爱之名,积极行动,关注正面,扬长避短,关注内在的力量,而非外在的表现。关注这些的我,现在也变得更积极了,不是吗?不再整天浑浑噩噩,不再沉沦于小说或电视剧,不再自我抱怨,而是积极思考自己的能力,督促自己“烂开始”,督促自己成长,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而非负担。

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洛萨塔比例”、“幸福教育”、“将创伤转变为成长”。

家庭洛萨塔比例:要想获得紧密和充满爱的婚姻,积极与消极两者的比例需要达到 5: 1——你对配偶的每句批评都要配有 5句积极的话。两者的比例长期为 1: 3的夫妇则将面临一场绝对的灾难。

“洛萨塔比例”可算是本书中的经典数据,而家庭洛萨塔比例不仅在于婚姻,也在于家庭;其比例远高于职场洛萨塔比例(2.9:1)。书中没有说明为何家庭洛萨塔比例高于职场。在我看来,也许因为家庭中成员的关系更亲密,消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需要更多的积极力量来唤回亲密与爱。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与家人好好说话”网文流行的原因了:大家渴望好好说话带来的幸福感,却也在不经意间忘却了这细小的幸福感。不管怎样,感知它,改进它,体会它,我们都可以更幸福。

那么,让我们从积极主动式回应开始:当你关心的人告诉你他们的好事时,你要认真倾听。改变你的习惯,用积极的、主动的方式来回应他们。请他们与你重温事件,重温的时间越长越好。

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_第4张图片
积极沟通带来幸福感
为什么应该在学校教幸福?一是因为当前抑郁症泛滥横行;二是因为过去两代人中幸福感有名无实的提升;三是因为教育的传统目标是学习,而更高的幸福感能提升学习能力。

积极心理学指出“幸福是教育的本质”,教育需要交给孩子的是“积极的学习力”而非仅仅成功的方法。

书中指出“父母最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试”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这两个清单互不相干。”

这不正是“应试教育”与人们期望中的根本差异吗?即使是在美国不那么“应试”的教育中,仍然“过于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听话,却忽略了创造性思维与学习新东西”。

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_第5张图片
教育中灌输的是知识还是学习力?

因此,作者希望能在教育中引入“幸福教育”,形成真正的积极教育。如何做呢?宾夕法尼亚复原力项目和斯特拉黑文学校积极心理学课程计划给了我们启发:利用前文所说的工具,加上专业人士的指导,青少年的发展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前进。

看完这一章,真希望我们所有学校都加入“幸福教育”。这也是我自己学习正面管教,让孩子上龅牙兔学情商的目的。因为我对孩子的期望是“做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做最好的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不但学习育儿,更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先长成为最好的自己,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如今,中国教育在积极引进批判性思维,希望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而非以前的人云亦云。这是好现象,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思考。如果能够同时引进幸福教育,让学生活出自我,那将再好不过~~然而,这个成本还是非常高的(从文中来看)。那么,就让我们尽可能从自己做起,影响一部分、带动一部分。在“心理学登月计划”的推动下,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

将创伤视为成长道路上的岔路,认识到创伤与成长同在,悲伤与感恩同在,脆弱与力量同在。

虽然书中是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我觉得面对挫折,也是同样可行的。现在,“抗挫力”是普遍欠缺的能力,大家都希望拥有强大的内心以抵抗随时而来的挫折,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培养。那么,这本书给出了详细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建立心理复原力,先改变人们对于挫折、困难、创伤的看法,从根部改变。

第二步,建立性格优势,利用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挫折,就如一棵大树的生长。

第三步,建立强大的人际关系,利用周边的环境改变挫折对自身的影响,同时也改变周边的环境,就如大树的根系与土地、与其它树相连,枝干与周边其他生物相连,如此,则不易再被打败。

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_第6张图片
拥有伙伴的鼓励,她能更快起来
书中摘录

此处,摘录部分语句,供大家参考~~

1.帮助别人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

2.生命是一艘船,积极情绪像船帆,消极情绪像船舵。比例超过 13: 1,船就没有了船舵,再积极的船也会漂浮不定,会让人觉得不可靠。

3.无情的批评常常使得我们出于自卫而固执己见,或者更糟糕的是,让我们变得绝望,令我们不会改变。然而,当发现自己最好的部分时,当有具体的方法可以更多地发挥优势时,我们反倒会做出改变。只有感到有安全感,我们才能放下戒心,听取批评,并创造性地采取行动。

4.情绪并非来自外界事件,而是来自于你对这些事件怎么想,而你的想法又是可以改变。

5.责任与自由意志都是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成分。如果什么都怪环境,那么责任和个人意志就会被忽略。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和塑造品格来实现。

6.成就并不是任何简单的前进,而是朝着某一具体固定的目标的前进——一个矢量,并非绝对距离。达到一个目的地通常有多种路径,有些能快速到达,有些很慢,还有些路径是死路一条。决定走哪条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规划”。除此之外,发现新途径则代表着创造力。

7.实时挑战悲观信念有三条策略:搜集证据、乐观、换个角度。乐观是成长的主要因素。

8.表扬细节,就要让士兵知道:( 1)上级在注意他;( 2)上级花了时间去了解士兵行为的细节;( 3)好评是真实的,而不是敷衍。(同样可用于孩子、家人、朋友、下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持续的幸福,你愿意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