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旅行的忠告

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那时出行旅游还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有一位台湾人赖瑞和先生深入内地,写了两本书《杜甫和五城》以及《坐着火车游盛唐---中国之旅私相薄》。

刘苏里先生是这样评价《杜甫和五城》这本书的:作者是海外华人,祖籍大陆。修的是文学、历史学,并在美留学。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的书,别有一番风味,是这二十几年来仅见的作品。1988年,作者始游大陆,除山川地貌、历史遗迹,他记载了更多的当时人情百态,市井风俗,社会变迁鲜活的画面,结合史上典故,倍觉亲切与震动。就是大陆作品,同类者亦未见过(余秋雨的同期作品无法与其同比)。

从这两本书的名字上可以看到,赖瑞和对时间的把握停留在唐宋之间。从一千年后的今天去搜寻一千年前的时光是件颇为费力的事情,不过也是通过这样的实地探访的拼凑,才能感受到时间的停滞性。一千年过去了,随着日出日落的生活其实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

朝代的更迭并不会让山川河岳改头换面。历史的遗迹往往会成为追述的发端,而彼时的人依然生活在而今人们的故事里,在那些口传心授的故事里,古人们的性情智慧依然活跃。甚至常常让我们这些晚生之辈生出些许惭愧之感。

在赖瑞和先生的笔下,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我们想象中的盛唐可能并非是一个“泱泱大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盛唐的地图更多的集中在现代地理观念上的中原腹地及河套、西域等地区。这个看法从《杜甫和五城》的目录上就可以看到。

同样的,千百年来的历史,能够成为生活的历史往往是以故事居多。就好象我们到访一地总能听到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和野史一样。如果结合此地的地理形势,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上去还真挺像模像样的。这是活着的历史。相比那些残破的遗迹,这些历史具备更为长远的生命力。

正如在赖瑞和先生的书里,我清晰的记得有关“盐”的记录。可能很多人不会去认真阅读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文章《盐铁论》。不过我们的生活一样离不开盐。如果细究盐的产地、生产方式、运输方式和各种围绕着“盐”发生的故事。就会发现这平常之物才是"带动历史“的源泉。顺便提一句,盐从水土中来,水土不同,盐味亦不同。即便是再纯净的盐,都含有产地的味道。

假期即将开始,顺便推送这样一篇文章,希望各位在出行之时可以在唐宋元明清之间任意穿越,随意穿梭往返。当然前提是你得掌握时间的密钥以及通行的口令。

或许那样,你看到的将完全不同。但也请注意,不要尝试去改变任何你遇到的历史,因为那会导致你将和杜甫一起唱和,不会再原路返回。这算是时光旅行的忠告吧!


时光旅行的忠告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光旅行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