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劳伦斯》| 暗蓝解读

《阿拉伯的劳伦斯》| 暗蓝解读

《阿拉伯的劳伦斯》| 暗蓝解读

关于作者

斯科特·安德森是一位资深战地记者,曾在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北爱尔兰、车臣、苏丹、波斯尼亚、萨尔瓦多和许多其他战乱国家或地区报道。长期为《名利场》《时尚先生》《哈泼斯杂志》等期刊供稿。
关于本书
本书讲述传奇人物“阿拉伯的劳伦斯”如何凭一己之力,左右一战期间中东战场战局;而与他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又对一战的整体格局,乃至当今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核心内容

劳伦斯生在一个特殊的贵族家庭,在牛津上大学,迷恋考古,于是远赴中东。但由于机缘巧合,他开始为英国军方效力,并且最终成为一战中东战场上的关键人物。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对当地情况的充分了解,劳伦斯几乎单枪匹马,就改变了整个战局。然而,与他未能实现的梦想相比,战场上的传奇,于他自己而言,其实并无意义。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上战场”之前的劳伦斯及一战前的世界局势

劳伦斯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他提供了一份十分矛盾的精神遗产。首先,他拥有“一半”的贵族血统,因而荣誉感、使命感这些内容早早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然而内心的这种贵族认同,对外人而言却无从知晓,他的出身本身甚至是一个耻辱。这就使得劳伦斯从小就十分孤僻、安静。通过书本,他发现了一个更加浪漫的世界,书中的浪漫与现实的惨淡,最终让他更加叛逆。他有决心做出一番事业,同时也有足够的勇气和兴趣,拥有与当时社会相冲突的“正义标准”。
而在世界局势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大陆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英国人的“寻漠计划”,正是对可能的战争进行的准备。虽然这一计划最终顺利完成,但中东地区可能的麻烦也已经凸显;对于劳伦斯而言,进入军方视野,是好事也是坏事。他即将获得另一个身份,继续在那片他所钟爱的炎热大地上行走;但他的考古事业,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二、一战爆发后,劳伦斯在真正踏入阿拉伯世界前的一系列活动

一战爆发,劳伦斯在1914年12月应招入伍,奔赴埃及。在埃及期间,他的工作主要就是绘图和分析情报。他的军衔只是少尉,不过作为军事情报单位的一员,他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想法送达部队的最高层。作为真正在这片笼罩了迷雾的地方行走过的人,劳伦斯对中东的局面有着独到而精准的把握。经过综合分析,他提议英军可以等到打退奥斯曼人对苏伊士运河的进攻之后,在此前“寻漠计划”里已经考察到的城市亚历山大勒塔登陆。这里防线十分薄弱,同时这里又混居了许多受奥斯曼人欺压的阿拉伯部落。倘若从这里介入,一定能煽动阿拉伯人在当地起义,这样肯定会给敌人以重创。然而由于英方高层的盲目自大,这一建议未被采纳,英军也随即遭受重创。
不过,在中东陷入泥潭的英军,意外获得了一线生机,阿拉伯方面有一个部落决心起义。然而反应迟缓的他们却不懂得该怎样把握。好在劳伦斯也及时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成功搭建起英军与阿拉伯起义军之间的桥梁。同时因为他提供的帮助,阿拉伯起义军方面的领袖费萨尔决定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这也就为他后面的传奇故事奠定了基础。

三、同阿拉伯人一道行动的劳伦斯及其传奇

劳伦斯随阿拉伯起义军一道,凭借自己对当地环境的熟知和过人的勇气,通过“游击战”的方式,连续重创对手,为中东战场,乃至整个一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然而,战场上的胜利却并没使得劳伦斯单纯而崇高的梦想得以实现,谈判桌前的“5分钟”,让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虚无。
从根本上说,本书的作者安德森力图用劳伦斯的故事,来印证现代中东的形成,无非是战争、谎言和帝国愚行共同作用的结果,更进一步说,令现代中东四分五裂,直至今日仍纷争不断的“种子”,早在一百年之前便已种下,而亲手种下它的,正是挑起战争、勾心斗角,并且直到最后还在试图瓜分此地的英法两个老牌帝国。和帝国相比,劳伦斯个人的力量实在单薄,尽管他已经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可政治圆桌上的默契,最终还是毁掉了一个英雄的浪漫梦想,更直接让这个世界在今天依旧不得安宁。

金句

  1. 劳伦斯是个非典型的“英国贵族”,贵族气质中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他身上早早扎根,然而他身上却又有着非同寻常的浪漫与叛逆精神。
  2. 对于劳伦斯而言,进入军方视野,是好事也是坏事。他即将获得另一个身份,继续在那片他所钟爱的炎热大地上行走;但他的考古事业,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3. 最开始的战争胜利让英军高层有些膨胀,他们觉得奥斯曼人只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既然轻松就能将敌人斩首,又为何要从后脚跟发起偷袭呢?
  4. 劳伦斯却对费萨尔十分满意,在他看来,这位年轻有为且志向远大的阿拉伯领袖,正是发动起义的最佳人选——费萨尔当时31岁,他的最终目的是联合所有阿拉伯部落,赶走奥斯曼人,建立一个大阿拉伯国。这个想法与劳伦斯不谋而合。
  5. 在“大人物们”的默契之下,劳伦斯希望阿拉伯人民独立的梦想,最终石沉大海,到今天也遥遥无期,尽管它一度触手可及。
    撰稿:暗蓝脑图:刘艳转述:徐惟杰
    5366人写了笔记
    写想法 复制 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暗蓝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