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及以后所有的文章里的“我们”都指我,如果你也有共鸣,那么就是“我们”)
文章长度:3130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如果留意,我们会发现周围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话:
“有钱了不起啊?不就是有两个臭钱吗”
“当官了不起啊?谁不知道他这官是如何拍马屁、塞钱买来的”
……
我们动不动就看不惯某人,然后对其嗤之以鼻说出上述的话语,如此种种举不胜举。今天不讨论这些被“嗤之以鼻”的对象的道德问题,单纯来剖析写个现象中的典型代表——“仇富”。
#1 为什么会产生“仇富”现象?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无法想象富人阶级的生活,但可以先来看看富人阶级到底是多有钱。
罗胖罗振宇曾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
若以每厘米长度代表5万欧元的财产,一张A4纸长边约有150万欧元,约合1000万人民币多一点,99%的民众的财富水平可以用这张A4纸覆盖;而剩下1%的有钱人的财富在哪里呢?沿着这张A4纸一直往前划,大约在3.5公里外。
在如此巨大的财富差异下,穷人和富人之间在思想及行为上也存在巨大差异。于是:
富人在我们觉得非常在乎的事情上一掷千金,经常让我们觉得受到了侮辱。
“国民老公”王思聪在一款集换式卡牌游戏《炉石传说》中,每逢版本更新,都会花数万块钱买卡包,把这个版本的所有卡牌收集齐全,不仅如此,还要把所有卡牌的金色卡牌(价值是非金色卡牌的4倍)也打造齐全。而他帐户上多余出来的奥术之尘(分解多余卡牌获得的单位,可以用来打造卡牌)高达50万,而打造一张最高品级的金橙色卡牌需要3200尘。显然,王思聪并不会在乎这点钱,而绝大多数普通玩家,舍不得在一款休闲游戏里花上万块钱,自然连普通卡牌都没办法收集完全。
穷人在乎的只是钱,进而关注花的钱值不值,性价比高不高。比如淘宝买东西,自己其实也不懂,为了研究这个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横向纵向对比,讨价还价,争个包邮,只为节省几块钱。
而富人消费的思维从逻辑推测大抵是这样:我要打造一个牛逼的轰动效应,为我以后的事情带来持续的关注价值及其他更多隐形的价值。至于花多少钱,往往超出我们穷人能承受的范围太多。
穷人与富人阶级思考维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于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10000点暴击伤害。我们底层贫苦人民,对这种现实落差造成的伤害无能为力,只能说句“有钱了不起啊”,却发现似乎会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可以短暂的平衡现实给自己心理造成的伤害,短暂的忘却现实落差带来的压力、焦虑和痛苦,于是心安理得的无视掉这个现实。
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早在上个世纪鲁迅先生已经用文学的形式将这种机制展现得淋漓尽致,孔乙己的超强自我安慰能力简直堪称国之一绝。而这种机制能让人面对残酷的现实不至于心理崩溃、精神失常甚至散失生命,在某种层面上讲,可以说这是一种关乎个体生存的能力。
然而,这种能力并不算是很高明,因为同时存在巨大的弊端: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怎么思考,一旦形成使用习惯,大脑就会自动的、快速的将这种保护机制应用到每一件可能让自己产生心理崩溃的事件上,从而散失了更加宝贵的——深入思考的能力。
就是说陷入这个恶习泥潭的人根本不自知,自我保护的经验使得大脑经常处于应激反应模式,很自然、很迅速的就处理了,若没有人提点,自己根本没有机会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带来的恶劣结果。
有一个词能很贴切的形容这个保护机制——找借口。来看看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给出的解释:
“找借口”就是为一个不能接受的现实千方百计的找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
#2 有钱到底哪里了不起?
还是李笑来的观点:
“有钱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财富之间的那个“差异”。
近来常看到一个段子,唏嘘不已:
骑电动车在路口等红灯的时候,一定要带好口罩停在停车线后面,否则会被旁边开保时捷的同学认出来,并且摇下窗子提醒你在雾霾天骑车要戴口罩,保重身体。
我们注意到,两个即使家境背景大致相同的同学,同窗数载毕业后同时进入社会打拼,单从进入社会开始挣得财富的时间点,可以说起点相同。数年之后,两个同学一定会产生财富差异,而这个差异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只会越来越大,大到保时捷和电动车的地步之后,还会继续拉大并且没有上限。
身边也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是我的一个广州朋友(纯洁的朋友关系,看官不必费心联想),小姑娘一个,七、八年前曾只身来到云南打拼,在路边开了一个小小的服装店卖几件衣服维生,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关了服装店回家乡去了,几经波折,数年之后已是一家早教培训公司的老板,有一个传媒工作室,旗下还有好几个很跨界的产业(恕我没有记下来),上个月来到云南、缅甸一路考察,现在准备进军矿产业……事毕小聚吃饭,她一直在主导话题的走向,而我却只能勉力应答,气场高下立判。席间说了让我印象深刻的两句话:“我也在底层摸爬滚打了好多年。现在正努力从小康奔土豪。”我注意到她与数年前的差异,是言语间透露出来的笃定、干练,这是能力与自信的体现。
(一)财富差异如何产生
不考虑天降横财一夜暴富的情况,真正靠自己打拼致富的人至少有两个共同的关键词:能力、积累。
1.能力
我们必须承认,比我们有钱的人一定在某一个或多个方面上比我们有能力。比如,把自身能力变现的能力就比我们强。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穷人,这以前天天想钱,想和钱有关的事,也做了一些事比如理财、炒股、兼职、投资等等,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有什么能力能够变现,如何变现,而落实到实际行动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因此,我们现在才会很穷很穷,不是吗?
我们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上个班,干着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然后领份微薄的工资勉强糊口。这样获得财富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只是简单的出卖劳力,和刷个盘子、搬个砖头没有区别,无外乎工种不同、岗位高低、薪酬多少而已,俗称“打工仔”。
而当上领导后所需要的能力,是比普通员工要高得多,薪酬也大幅提升。从普通员工到领导,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变现的方式。
能力决定了自身的价值。
把自身价值变现才算获得财富。
所以,从能力到财富的转变其实是两个课题:
1.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能力)
2.如何把自身价值转化为钱
2.积累
积累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仅一点点的加速度,在时间的催化下,就会让差距越来越大,等注意到差距的存在时,已无法赶上了。
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匀速飞驰的两张车,假设A车速度120公里/小时,B车119公路/小时,速度差异0.27米/秒,就是说我每秒钟比你多走一大只脚的距离,1个小时之后便差了1000米之多。而这还只是双方匀速的情况,如果A车不停加速,差距还会更大。
再来看后车,老司机都知道,此时如果要想追上前车会变得非常困难,要缩短差距必须要提速到比前车速度更快,甚至得冒着超速的危险,并且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追赶得上。
财富也是一样,不管初始状态如何,即便是落后的一方,一旦开始加速,后来居上然后双方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就像我那位广州朋友;而另一方还在原地踏步,等发现不对劲的时候,那边已经跑出去老远,很难追上了。
# 小结
至此,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了:
有钱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之一,是更早的觉悟,更早的开始积累能力和财富。映射到表象上,是与别人逐渐拉开的那个财富差异。
题外话
最近因为自身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穷则思变,对财富问题思考良久,有了一些认识,分享出来想与大家共同探讨。
同时也因为自己也是捉襟见肘,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支持,所有的论调均来自于自己的观察、学习和思考,这就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逻辑上站得住脚,所以本文本该在2016年末发表,为经得起推敲,反复斟酌修改,直到今天才浮出水面。
按惯例,没有方法论的道理都不是好觉悟。但受篇幅影响,我把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负责把道理讲清楚,下篇则重点论述方法。我会在下篇和未来的一年,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到底说没说到点子上;同时也希望通过践行,来不停修正原有的想法。欢迎关注,欢迎拍砖。
(写于20170119,首发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