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又迎来政策高光时刻。
2月1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在金融领域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
此举也向世界宣告: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是长远的,不会受到疫情影响。改革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风险治理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30条措施内容颇为丰富,涉及科创企业、理财子公司和保险资金投资新方向、金融开放等多方面内容。记者第一时间给你梳理其中最重要干货:
要点速览
□探索保险资金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试点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试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的重点建设项目股权和未上市企业股权。
□ 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参与开展与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
□推进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在上海率先落地。
□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经营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落地。
□试点外资机构与大型银行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
临港新片区 各种先行先试!
《意见》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其中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临港新片区的提法,颇为新颖。
□试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的重点建设项目股权和未上市企业股权。
□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符合条件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投资子公司,参与开展与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临港新片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航运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提供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区内重大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
□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区内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积极稳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此外,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试点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支持试点外资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
《意见》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经营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落地,支持试点外资机构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在理财子公司方面,《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理财子公司,试点外资机构与大型银行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
针对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集团,《意见》还将支持其在上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中心成立后经批准可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此外,《意见》允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
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品市场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完备,随着人民币资产加入明晟、彭博巴克莱等国际重要股票和债券指数,全球的资产管理者尤其是被动的、指数型的资产管理者,势必会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
为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在债券市场扩大开放方面,《意见》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逐步推动境内结算代理行向托管行转型,为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也愈发市场化,境外主体在配置人民币资产和资金管理中也会面临市场、流动性等风险,相应地产生了风险管理的需求。
在这一需求背景下,《意见》指出,将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品市场,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优化境外机构金融投资项下汇率风险管理,便利境外机构因投资境内债市产生的头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
探索险资试点投资黄金、石油
《意见》多处提及保险行业在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未来将有更多保险试点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为你圈出重点和详细解读:
1、探索保险资金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试点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解读:这标志着,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宽。
目前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地区和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仅有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尚未放开。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之所以此前未放开,主要还是与保险业自身缺乏这类投资需求有关。
不过,随着投资产品日渐丰富和多元化,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日益提升,从避险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领域向保险资金开闸,是存在一定的需求和意义的。
而之所以依托相关交易所来试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保险资金规避风险,预计上海保险交易所在这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2、推进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在上海率先落地。
解读:“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是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政策中的一大重要举措。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明确取消合资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时点的通知》,已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将迎来独资的人身险公司。
上海是目前外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聚集的城市之一。继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一个月前在上海开业后,预计今年独资人身险公司也有望率先在上海落地。
据了解,与这一政策相关的信息是,友邦保险拟在华设立全资控股子公司友邦人寿的方案已经出炉,并且已向监管部门递交申请。友邦人寿的注册地就设在上海。业内人士预计,友邦人寿获准筹建的批文有望在上半年落地。
3、对境外金融机构在上海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申请,成熟一家、批准一家。
解读: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也开始进入深水期。政府部门正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因势利导地推动商业保险担当起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重任。也因此吸引了各路资本对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关注。
据记者了解,不少外资有计划涉足这一领域。比如,近日,安联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索玛斯·阿尔汀(Solmaz Altin)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时就透露,在其未来探索发展更多业务的过程中,比较关注养老金资管等领域,会系统性地去寻找机会,同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希望能与合作伙伴实现互补。
4、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子公司。试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在上海设立的理财公司。
解读:去年5月,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业,成为中国提出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以来获批的全国首个合资保险资管公司。据了解,还有多家拟设在上海的保险资管公司正在等待筹建或开业批文中。
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人士透露,一旦允许保险资管公司试点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在上海设立的理财公司,他们也会积极研究和探索。
5、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临港新片区内科创企业。
解读: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多家大中型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都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了对科创企业的投资。比如,直接参与科创板一二级市场交易;以及此前以“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投资了多家科创板潜在标的企业。
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
紧扣区域协作和服务高水平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一体化和高质量是两个关键词。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意见》提出10项举措。
□提升长三角跨省(市)移动支付服务水平,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领域支付实现互联互通。
□积极推动长三角法人银行全部接入合法资质清算机构的个人银行账户开户专用验证通道,对绑定账户信息提供互相验证服务。
□探索建立长三角跨省(市)联合授信机制,推动信贷资源流动。
□推动G60科创走廊相关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双创债务融资工具、双创金融债券和创新创业公司债。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研究支持为外国投资者直接参与科创板发行和交易提供便利汇兑服务。
□探索建立一体化、市场化的长三角征信体系。支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长三角企业和个人借贷信息全覆盖。
□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在长三角推广应用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互联互通。
□建立适用于长三角统一的金融稳定评估系统,编制金融稳定指数,建立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搭建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反洗钱信息交流机制。
□推动长三角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研究集中统筹的监测分析框架。
□促进长三角普惠金融经验交流,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编辑:陈羽
往期回顾 |
什么信号?牛市“带头大哥”集体躁动!两融和北向资金已在悄悄加仓
中国生物血浆制品投入临床战“疫”!这两家A股公司和它有股权关系
本期责任编辑:邵子怡浦泓毅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