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有能力就够了?错了,还得有学历!

01

今天早上刷微博的时候,看到热搜榜上有一条新闻:身为全国985,211大学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通过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四条规定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规定的3/4(二年级为2/3)者,给予黄牌;未达到2/3(二年级为1/2)者,给予红牌。一次红牌或两次黄牌就得转入专科,且不能再转回本科。

对于只听说过专升本,从未听说过本降专的我来说。不仅觉得挺新鲜,而且也在心底默默赞许这样的一种举措。

推行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首先,能够让很多步入大学的学生继续重视学习。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班主任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好好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诱惑了我们整个高中时代。上了大学的确是轻松了,自己掌握的时间也多了。但大学是以自学为主,没有老师同学会像高中时代那样督促你。学不学那是你自己的事。于是有的同学一下子从高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开始放纵,不思进取,沉迷游戏,自甘堕落,混吃等死,身在其中无法自拔。觉得只要最后能够拿到一纸文凭就够了。不妨直说,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一定比例这样的学生。

其次,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淘汰掉一些不愿努力,不愿学习的人,让大学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既然你不愿意努力,那就别在这占着位置了,把机会和资源腾让给真正需要和努力的人。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我高中寒窗苦读三年考上的大学,凭什么要剥夺我的权利。但是,仔细想想这并不是剥夺权利,当时学校录取你已经给了你机会,既然你无法承载这个机会,那就只好另给他人了。

大学和学生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就像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五章论生死权中写到:在同一个共同体下,每个犯罪者都是在挑战社会权利,破坏国家法律,这种情况下,他就不再是国家的成员了,甚至等于在向国家开战。国家的生存和他的生存就是不相容了,两者必去其一。同样的道理,在同一个学校中,被录取的学生,让其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进入大学好好学习也就必须遵守规定,如果学生一直挂科,学分未修满,各项规定的指标未达标,违背学校规定,学校同样有权依靠校规给予处置。

这不仅是维护学校相关规定的效力,更是为了对其他学生的公平。

02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很多大学都是严进宽出。考大学之前,各个地方的学校或家长都会进行诸如开补习班或者请家教和上培训机构的方式让学生尽力跨过高考这条独木桥。有一些同学,经历了高中三年的刻苦学习终于上了大学,也有一些同学在成为高考宠儿的同时也慢慢自折了继续向前飞行的双翼。

相比之下,国外的很多大学实行的是宽进严出。考上大学容易,但毕业不容易。相对而言,外国学生可能比中国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轻松一些。但大学使劲拼。而大学正是让我们去学习专业知识,树立和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追寻探索自己喜欢的事的重要阶段。

在这里,并不是说国外的教育制度有多好多好,有崇洋媚外,自我贬低之意。而是在两种制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劣势,进行补差补缺。学习别人的长处,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长处。

03

微博评论里,另一个讨论的话题也很火热,就是专科与本科的区别。有人说,这是歧视专科。也有人说,这是某些专科的学生太玻璃心。

撇去个人能力和其他一切外在因素。就其客观性而言。第一,本科学历确实要比专科学历高。如果你要考研,本科可以直接考。而专科不行,要么专升本再读两年,继而考研;要么工作两年之后,再去考研。如果你要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学历要求一般都是本科及以上,部分要求是研究生学历,也有专科学历的,但较为偏少,工作岗位也较为冷门。

第二,本科毕业生比专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后所获得的薪酬要多。根据最近几年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和社科院共同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得出一组数据。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和2015届、2014届、2013届、2012届(分别为92.2%、92.6、%91.8%、91.5%)的就业率相比,总体来说波动不大;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和2015届、2014届、2013届、2012届(91.2%、91.5%、90.9%、90.4%)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为6155元,高职高专为4812元);2012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696元。(本科为6371元,高职高专为5020元);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即2016年时)月收入为6667元,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为5312元;

2014、2013、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3773元、3560元、3366元,而2014、2013、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3200元、2940元、2731元。

一组是毕业三年后的薪酬收入,一组是平均月收入。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总体上,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差别不大。但是薪酬水平却有较大差距。本科毕业生比专科毕业生要高一些。

第三,本科毕业生的发展前景要比专科发展前景好一点。相信参加过招聘会的人都知道,有很多用人单位聘用员工,在对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首先就根据学历进行筛选。有的招聘简介上面写的学历要求,就是本科及本科以上。这本就无可厚非,谁都想挑好的。但这时对于专科而言,就几乎意味着没有机会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了。而有些录用专科毕业生的公司,设置的一些岗位也不是什么重要和关键的位置。发展空间很受限制。

根据2016年中国胡润富豪榜公布的结果,中国排名前100名的企业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专科学历,反而更多的是比本科学历还要高的诸如研究生,硕士,博士等学历。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也是社会现象。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学历不仅与薪酬挂钩,还与其他诸如可利用的资源,个人发展前景,能力提升等息息相关。

04

在高等教育的范畴里,大专就是最低的学历了。这点是事实,也谈不上歧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把学历分为三六九等的先例。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也有隋朝时期至清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按其考试结果由大到小评定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让不同学历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司其职,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可以作为很多方面的一个评定的标准,从而进行取舍。适合搞科研的就去搞科研,对技术比较在行的就去做技术性工作,擅长管理的就去管理,从而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其实反过来推导,之所以有人会上专科,有人会上本科,原因还在于自身。你现在的学历取决于你高中的努力。的确,是存在教育资源不平等,各个大学对各省市招录条件不同这些现象。但依旧有考上和没考上的。也依旧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和普通本科院校的。

没有人不想考一个好的大学,对好的事物的追逐是人的天性。考上了的就好好珍惜,没考上的如果不死心的就继续加油。再一次证明给自己看。

05

一纸文凭真的重要吗?我觉得很重要。我们很多时候谈起文凭觉得没那么重要,认为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行。但现实社会却是,当你想通过能力证明自己的时候,没有机会让自己证明,没有舞台让自己展示。是金子总会发光没错,但这个世界的金子太多,如果你不足够耀眼,别人就无法看到你的光芒。所以现实与理想总会有些差距,但也正是这些差距,让我们一次次成长。

那是不是考上专科就一定会很差?当然不是。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本科确实比专科要好一些。但本科院校里也有不学无术,堕落到底的学生。专科并不意味着差,有的专科院校的某些专业比一些普通的本科院校都要好,录取分数线比一些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要高。专科生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专升本,研究生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读专科并不一定就差,只要你还有奋斗和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

我从不赞许那些说什么只要努力学习在哪里都一样这类的话。不同的大学,享受的资源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学习氛围不同,交往的人不同,所处的圈子不同,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一个专科学生在国内想继续深造一定会比本科学生难一些。首先是自身资质的差距,其次是学校的差距,最后,还要加上异于常人的努力。

06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自己变优秀了,在哪里都能开出一朵灿烂的花。只不过有的人提前得到了一些平台和资源,尽而更快的比你先行一步。而我们要做的,不是以为追不上了羡慕嫉妒恨和自暴自弃,而应该走好每一步,走出你自己的天地。

真正影响你的不是你读的本科还是专科,而是那所大学带给你的文化熏陶,学习氛围,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与很多人划出了界限。有的人选择让自己不断强大,有的人选择让自己破罐破摔。每一种选择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也会让我们付出代价。影响的大小,代价的轻重取决于你选择之后的结果。生而来之不易,不便轻易放弃每一次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在还没有被社会为自己做出选择之前,先武装自己,迎接现实生活的每一场战役。从而去争取更多的选择权,过上你理想中的人生。

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保持终生的学习始终是对的。在现实面前,改变不了别人,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

你们觉得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为有能力就够了?错了,还得有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