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e7.想吃什锦面

因为时间紧张,最近两周的睡前时间,改成了读诗。

在读过木心的《巴珑》后,我更加确信,木心是个资深的吃货。从《白夜非夜》、《罗马停云》、《东京淫祠》、《伦敦街声》到《我辈的雨》,他先后提到了啤酒、小螃蟹、烤白薯、油炸馒头、油豆腐、炒蚕豆……所以每次都读得好饿。

鱼、虾、乌贼、响螺、小螃蟹、香肠、腌肉、熏肋、卤猪杂

上帝保佑啤酒桶永远木制永远笨相

巴珑是玻璃的,圆肚细颈长长尖嘴

执其颈举而倾之,酒出如幽泉

——《巴珑》

近来关于美食的书籍和电视似乎特别流行,比如《一人食》,比如《孤独的美食家》。但是看了就知道,食物是和某些东西联系在一起的。一盘麻婆豆腐讲出一个故事,一碗猫饭说一段人情纠葛,似乎成了经典的模式。

记得前一阵有一部日剧叫做《想吃什锦面》,以为是美食节目,其实讲得是青春,是关于一段日本昭和式的青春。没有日式青春的暴力和堕落,也没有中式青春片的车祸和堕胎。我看后感叹,原来还有这么不残忍的青春片。

所谓的什锦面是日本长崎县的一种特产。主角佐田曾经视小提琴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练琴远离家乡上学。揭不开锅的时候,就会想念家乡的什锦面。经历了千难万难后,他却决定放弃小提琴,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去抓住自己原来故意视而不见的梦想。这个感觉好像在《月亮与六便士》里也看到过。原来的口号再宏伟再响亮有时对于自己不过是个说辞。

鸡汤说多了腻,所以还是美食实在。

剧中的两个元素最为打动我,一是乡愁,二是刻画的大时代下的小人心。而往往这两个元素是最能够连接在一起的。

身处的时代往往决定我们乡愁的方式。从信到电话再到各种各样的通信工具。动荡不安的年代,书信可以寄托乡愁;物质尚不充盈的年代,电话可以慰藉。

可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是容易忘记的时代,是各种碎片化让人只知道直接因果关系而无法探讨深层逻辑的时代。

记得前一阵被舆论热议的长江之星,只不过是一周之后便鲜有人提起,而这次天津爆炸,势必也难逃这样的规律。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其他牵引,容易遗忘。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因千万复制信息而灵光消逝的年代,“记住”实在是一件太难得的事情。

这也不能全怪我们,因为当尼尔·波兹曼关于电视威胁人类文化的警示尚在耳畔的时候,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已经绵里藏针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当中了。毕竟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媒介让人“深刻”的方式。

但是即使记忆容易选择性遗忘,胃却还依然忠诚。看来看去,果然是食物贴心。

吃碗长沙的粉,粉是要圆的还是扁的?码子要盖牛肉的还是酸辣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Belle7.想吃什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