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我说的不一定对

今天看完了,不得不说,那书里说的我认为就目前的现状大部分都是对的。其中有一节说的是游戏,我把这一节看作本书的高潮,看的我大汗淋漓(误)。梁欢就游戏(电子游戏)这件事得出了两大猜测:1、游戏是学习的最终形式。2、游戏是艺术的最终形态。对于前者我感触不太深,毕竟对于这类的游戏我体检太少,基本的操作学习就已经让我焦头烂额,更别说其他的更深次的学习。但是就艺术方面,哪怕没玩过,也是可以想象的,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雕塑、电影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完美融入游戏。在这之前大概只有电影可以做到极大程度的融合其他几种艺术形式,但是游戏,甚至可以将电影情节完美融入。前不久看人打ps4,叫什么深海领域还是什么领域的,画面制作精良,人物和npc之间的人性化互动完全照应现实。这个游戏做的很棒,作为旁观者我的体验可以当作是看电影,但是目测那个玩游戏的人绝对不止看电影这么简单,专注的眼神,频频蹦出的口头禅,敏捷的双手,我知道他整个人都已经陷入游戏的漩涡了。用梁欢的话说,就是心流。就这样一对比,我觉得游戏赢了。当然,不是什么游戏都做的那么精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可以像接受电影一样接受游戏。但是,有朝一日如果游戏的制作水平普遍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只要是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足够的人,我相信很有可能爱游戏胜过电影。

这本书讲了梁欢对很多不同零散事物的看法,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在每一节里他都展现了自己的思辨能力。他接触的事物范围广且擅长使用互联网,借用互联网的力量可以搜到很多普通人一般不会去触及的知识,然后加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大家。但是互联网狡猾的地方在于,你知道它是无穷的、丰富的,所以一旦辛苦搜到了一些东西,就会认为自己获得了互联网的“知识授权”。但事实是,这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它将更多的信息藏与深处而你不知道。但梁欢是聪明的,他在一开始就说:我说的不一定对。毕竟除了像1+1=2这样的宇宙定律外,有多少事你可以保证你看到的就是绝对客观的呢,所以他一直在强调“我说的不一定对”。毕竟,他还年轻呢,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不要管那么多,尽可能的多看,多接触,保持最大程度的可能性和丰富性比“正确性”更重要。所以才不会介意他的不对呢,就这本书,就他表现的积极探索世界,时刻保持好奇的状态,我觉得已经很棒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6月-我说的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