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

最近,“19岁双胞胎被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双双录取”的报道,引起了众多中国网民的关注。

千万别以为,这两名女生得到关注是因为“当年初中数学才考了17分,如今却考入国外名校”的故事,这并没有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励志”…...

原来,这对双胞胎姐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考上名校的原因提到的更多都是父母的“放生式教育”、“不强迫孩子上补习班”、“保护孩子自尊心”等特色的“家庭素质教育”。

但其实,在这些因素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细节:

她们家真的【很有钱】。

譬如:“别人利用寒暑假上课,我们的寒暑假是和妈妈一起环游并探索世界……”

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_第1张图片

这对女生家的【有钱】,在她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升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对姐妹花的升学之路——

小学

她们的小学读的是很多普通温州老百姓的孩子【挤破头也进不去】的“贵族学校”温州实验小学——两万的学费相对于当地其他的小学可以说是很高了。

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_第2张图片

初中

初中,两姐妹从温州来到了杭州,就读一所名为“绿城育华学校”的“贵族中学”,且进入的是一个学费近8万一年的,专门给“有出国意向”的孩子提供定制教育的“睿励班”。

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_第3张图片

高中

至于两人高中的学费,更是普通中国家庭只能仰望的数字了。那是美国私立高中“白山中学”,按照学校官方网站上给出的最新数字,其国际走读学生的学杂费总共逼近5万美元1年(即约30万人民币),国际寄宿生的学费更是逼近8万美元一年(即50万人民币)——而这,还没有包括其他生活费以及课外活动与社交活动的杂费呢……

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_第4张图片

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再回过头来看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这对女生的父母对她们教育方式是“放生式”,“念书不上补习班更看重玩儿”等“素质教育”的情节,恐怕会瑟瑟发抖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这对双胞胎姐妹取得的成绩。

虽然父母给她们砸下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巨额的资金培养她们,虽然她们是通过美国精英高中的培养直接参加的国外相对容易的大学升学考试,但如果她们自身不努力的话,也确实无法取得被牛津和剑桥录取的成绩。

只是,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经济收入普通的家庭来说,她们二人的成功和成功模式,的确没有什么可以效仿的意义。

不过,她们的故事,倒也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一个现实:想让孩子享受“快乐教育”、“素质教育”——

你得首先有钱。

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_第5张图片

因为只有雄厚的家庭经济基础,才能令子女脱离在公立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里和50多个人一起分享一个教师资源的局面、脱离与数千万人在高考中竞争的严酷局面,拥有可以“定制”的“一对一”教育资源、可以拓展自己兴趣的充分空间、以及如何成才的选择自由。

《三体》作者刘慈欣曾经在自己的小说《赡养人类》中这样描写未来社会。

“社会就像是一个按温度和含盐度分成许多水层的海洋,教育是社会下层进入上层的唯一途径,教育就像一根连通管,将海底水层和海面水层连接起来,使各个水层之间不至于完全隔绝。”

“高等教育费用日益昂贵,渐渐成了精英子女的特权。The higher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rivilege of the elite children

传统教育为了市场的考虑,价格还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那条连通管虽然已经细若游丝,但还是存在着。”

这是科幻小说的幻想,也是现状的写照。

教育部自从2000年颁布紧急文件,来为小学生减轻负担开始,课外培训市场反而赢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在中国,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链接着社会各个阶层的管道正变的越来越细。

听起来有些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你必须意识到,在中国,教育是稀缺资源,尤其优质教育更是极度稀缺的资源。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在看到那些“放养孩子”、“素质教育”、“不强迫孩子上补习班”的教育故事的时候,家长们请保持清醒吧:

寒门难出贵子,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胞胎姐妹初中数学考17分居然进入了牛津剑桥?原来背后靠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