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后的代价

“随性”后的代价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文 | 阿凡

我发现,在最近随性写了两篇文章--《随谈几点》和《依旧随谈几点》--之后,原本这周五晚上要再写文章的,却突然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了,这让我惊恐不已。

周五晚想了半天,写几段就写不下去了,一篇文章都不足千字,跟前段时间的稍作发挥便是二千字以上退化很多。昨天周六,晚上打算补上周五落下的,但在通读一遍踉踉跄跄写下的一千多点的文字时,发现里面概念前后混乱,逻辑漏洞百出,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发的出去呢?倒腾到夜里十二点还不满意,也就没再发了。

我说“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可能大家不大理解,没事儿,接着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平常我写文章一般是先有一个不错的核心观点或看法或感悟,然后顺着这个核心搭建起这篇文章的大体框架,接着迅速往框架里填充血肉即内容,最后是理顺文章逻辑和润色语句。这样写文章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点展开的,有中心,有主题,不散漫。我为了使整篇文章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需要花费大量脑力专注在上面,在脑海中搜寻、辨别、挑选素材和内容,这是一个严谨而要动脑的过程。

可是,就在近期发的两篇文章不是这样写出来的。它们没有核心,没有一个主题,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写出来的,也不去在意内容间是否有关联,反正想着只要用序号1、2、3标示出来以做区分,放到文章里,字数差不多够数就行了。

当时颇以这种随性而为而自得,多好,写起来丝毫不费力气。原先一篇需要3-4小时才完成,有时甚至为了找到一个更恰当的用词都要琢磨一会儿。这样随性一篇,从开始动笔到找好配图发出来,1个小时就可以搞定,简直高效。

那我为什么突然会有“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的惊恐呢?是缺乏好的核心(好观点、看法或感悟)而没的写了么?不是的。我这里说的“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恰是指:虽有核心观点,一时间却没了搭建起一个饱满条理框架的能力,生出“仅一个观点不够发展成一篇文章”的为难感来。可是之前的文章都是这么写出来的啊!

我细细想了想,之前可以做到,现在觉着难于做到的原因离不开懒惰和安逸二者。

因为之前写文章,有一套相对严谨的方法。在这套严谨的步骤下,我需要动脑筋,需要费心费力琢磨,需要不断理顺文章的逻辑性,最终文章才能完成,才会符合心意,该表达的都能表达清楚。这是没有偷懒的,是踏实的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近期两篇文章真的就是随性,几乎没动脑筋,想到什么写什么,只是最后花了点时间通读一遍全文,查个错别字。这样没有动脑思索的随性而为,其实就是一种懒惰。

现实总会让懒惰的人尝到偷懒所要付出的代价,以彰显公平。我付出的代价就是迅速的由写文章擅动脑筋,来思绪快,甚至左右逢源,滑落成脑筋转不动,没有思绪的困顿状态。以至于再次按照前面的严谨方法来写文章,有些不适应了,这就出现了上面所说的“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的尴尬境地。

我只想说:幸亏发现的早。以后不敢再随随便便的写了,你对文字随便,文字也就只能给予你随便。

写文章需要用脑,脑袋这东西越用越活,一旦不用,就会迅速退去。经常听到搞技术或手艺人的说,技术或手艺一旦有个两三年不碰,会荒废掉,再要重新拾起来,又要花费巨大力气。

所以画画的画家,要天天画几笔,写字的书法家,要每天写几笔,打篮球的职业运动员,要凌晨四点半起来练球,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一次经历,给了我理解两个条件差不多的订阅号效果却相差很大的依据。一个是和菜头的“槽边往事”,一个是冯大辉的“小道消息”。这两个人都是自媒体领域的老兵,我写文章的一些启发都源自这两个人。他们两人的订阅号我是同时关注的,每次发的新文章也基本都看。看过的人就不难发现,和菜头推送的文章,相比之下要比冯大辉推送的文章不仅阅读量大,而且打赏率也高很多。

想想原因,其实也显然且公平。和菜头的每篇文章你都会看到他是用心写的,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表达思想明确。是的,每一篇都是这样,不随便。而冯大辉的文章不是,我看了几个月他的文章,多数以随性为主,有时一篇文章就几段话,没有排版,甚至没有配图。所以有现在的差距,不论阅读量,还是打赏率,都是一种合理的、读者长期选择的结果。

好了,不多说了。以此为戒,以后不随便写了,还是遵循我在“自动回复”里提到的:用心打磨每一篇文章,是对读者最好的回馈。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性”后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