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特指集子,不是整体的专著、小说等,而且是面向大众的一般图书,不是论文集,也不是领导讲话集。更适合旧文翻修编排,也可以用于公版书的选文新编,等。
前两天在颖儿老师推荐下看了刘华杰老师的三本书,《博物人生》《博物学文化与编史》《博物致知》,互相重复的文章比较多,到看第三本的时候,略过重复的和偏重学术的,基本已经没看几篇了。《天涯芳草》没买,但偏重植物笔记,应该跟前面三本博物学话题的文集有较大区别,还是值得再看的。
先不说博物学方面的所得,因为职业病犯了,琢磨着文集的编法,梳理梳理。
一、现状
刘老师的文集重复率高,以前我也在豆瓣书评当中看到过,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原因我觉得是这样几点:
1.目前行规里,有一多半新稿,是可以搭配大约三分之一的旧稿子作文集出版的,作者版税收入不高,多分几本多出几种是正常的。
2.这基本是有项目基金支持的书,编辑可能是按合作出版的模式来做的,也就是编集子这活儿是推给作者自己做的。作者是写作内容领域的专家,却不一定能做好编辑的工作,很多人以为编辑工作很简单,能写书的作者都会舞文弄墨自然也可以编辑编辑,其实编辑还是有很多专业素养的,不仅是文集的汇编工作,包括文字的打磨等,跟作者的写作和校对员的校正也都有很多不同的思路。推给作者做,是编辑偷懒了。
3.作者写作的频率未必稳定,而项目资金或出版计划有时间限制,在全新稿件不足的情况下就难免多搭配一些旧文章了。也或者作者很有激情多出几本书多发一点影响力来推广博物学(实际也确实有这样的效果),但写作新文的速度那真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的,所以也难免瑕疵。像我这样集中看了几本的情况毕竟少之又少。
4.读者很多还是只看一本,看不出重复,编文集是最费力不讨好的,有的编辑完全推给作者、自己一点不操心,也能出,有的编辑费尽心血,却是费力不讨好,不但读者不一定买账,作者也不一定满意,所以很多时候编辑对这种活儿就没有什么动力,然而,什么是专业素养?专业就应该专业在,不问收获埋头耕耘,即便没一个人监督,没一个人看得出好赖,起码编辑自己心里是清楚的,那个转化为读者角色的自己。
二、做法
这里说的是集子,不包括专著、小说等,而且是面向大众的一般图书,不是论文集,也不是领导讲话集。
第一步,通读。
当然就是尽可能多搜罗素材,多用没被收录过的文章,少用发过很多纸媒的旧文。或者是那种老先生晚年甚至身后,总的文章全部拿到。如果是已进入公版期的作者,那就是全部的作品,有电子版的全集最好。
第二步,粗选。
不要太顾虑成品的体量,厚有厚的做法,薄有薄的对策,主要是要吃透作品,到底有多少是值得收入新的文集的,毕竟,纸书要用很多纸,要砍很多树呢,要慎重。这个时候可以分两个标准,一类是“必选”,就是跟自己选文立项的初心特别匹配的文章,或者特别有重新推广的价值,另一层就是“可选”,必然比“必选”要多,大约一倍吧,这是为了后面各步骤中方便调整。
第三步,分类。
可以根据写作阶段、题材、体裁、话题等,分出几类,也就是将来的几章,最好是五章七章这样,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但要具体分析,没有哪个数字就是最佳。比如通俗历史文集,可以分写人的、记事的、回忆的、评论的,等等,比如介绍日本文化的,还不能凭空列类别,要看作者具体都写到了哪些方面。
这一步不是最终确定的章,大概一个编排。如果各类的体量很不统一,就是分类做的不合理,就得调整,比如把小类的文章拆分出去,比如把大类的匀几篇到别的类,或者拆两类,或者删几篇,比如把类别的定义稍微调一下,改变一下内涵外延,让选文显得比较准确。
文章的性质,内容,长度,作者写作时的观点立场文风等等,都要兼顾考虑到。
第四步,初排。
为了方便,我一般都自己用word排,将来好好弄定稿了再给人家排版员。
设定好目录层级,设置好页面大小(根据成品尺寸和A4纸的尺寸计算页边距)、行距、字距、字体字号等,这样大概就能很方便地看到稿子排了多厚,以便计算成本定价等,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话,就可以大致定稿,如果太厚或者太薄,就要更改尺寸,调整版式,加减篇章页等等,太厚的还可以减少几篇文章,太薄的就得加点内容,比如多选几篇、作者补充点新文字等,有时候这些都做不到,就只有技术手段了,比如缩小开本,文字排得疏朗一些,加多几个篇章页,插图,文前页,加一点辅文(前言、后记、序、跋、导读、引言、编后记等等等)。
第五步,大修。
大致确定了篇目后,就到了单篇文本的处理阶段。大段重复的,繁杂多余的,比如写作时特定的文前文后的,比如讲座稿对着谁先打招呼,等等之类,都要做手术。
这里就有一个原则性的分岔。
你是想保留原文的原貌,比如“演讲集”“访谈录”,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字,也不是不可以,起码不算违规不算不合格。但面向普通读者的一般图书,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偷懒,以保持原貌为借口罢了。书,就是书,有它特定的阅读方式,要做个电子版的原文集子没问题,既然要印刷,就该有个书的样子,当然这是编辑个人的私德,我说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还有一个编加原则,这一步和下一步都会涉及。就是慎重改动,尤其慎重添加,尽量用删节,来令文章们更紧凑,有一个交织的机理,而少用自己的笔去替作者添加,除非这个编辑工作还是作者自己在做。
第六步,定稿。
经过前面两步的调整,可能是反复的调整,基本达到各章的平衡。各章节的内容还是比较平均的好,不管是长度,还是难度,这是为了阅读的节奏感,不应忽略,过长的可拆分,过短的可归并,偏难的和偏易的宜集中且过渡,不要间隔跳着来。
如果有可能,请作者统一遍稿子,有没有错的漏的,有没有新补充的,等等。
第七步,精编。
每篇文章减掉当时的写作痕迹,格式统一,人名地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等统一,观点一致,前后重复表述的尽量只留其一。必要的话可以备注原文情况等。
总之是要让读者读起来比较流畅,像是作者就是一个专题写作,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思路逻辑顺畅,而不是东一篇西一篇杂凑。
此后精修的就是文字层面了,标点符号、错别字等。
这里还要看原文在原发表时编辑功力如何,不要以为发表过的文章不会有低级错误。要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做判断,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再版的书,时间紧任务重,以为原版文件拿过来的问题不大,放松了一些,结果质量不合格,错误都是前一版延续的。
文字层面的精编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下篇再写。
第八步,修饰。
章节名,要一个一个重新过,有的文章动了大手术,有的改变了侧重点,有的文风跟别的章节不统一,有的题目太简单或者太老旧等等,都要重新拟定。
书名也要确定,改出新意。读者多半是新读者,但也会有老读者(在其他文本中看过某些文章的意思),起码要让老读者感受到新版本的诚意。
定了书名写文案,各种辅文,版本特色,导读,等等,自然还得考虑装帧营销等,但那就是每本书都要做的事情了,未必是文集之特有。
总之,文集不能是把原材料文章随便排排了事。原文可能是博客上的,也可能是杂志发过了,但原来的那种阅读体验跟你做这一本新版本图书是不完全一致的。新的一本书,有新的读者,新的排版,新的阅读节奏,阅读快感,生发出不一样的启发点。
刘华杰老师的几本书,豆瓣书评很早就见到有人诟病,本来立意很好的书,但选文重复,给人感觉口碑就不太够好了。我前几年做一本日本文化的书,文章是作者浩瀚博客文章中打捞的,花了极大的心血,虽然也没有什么惊喜,但自己起码是不后悔,每次想到它,我知道自己把作为编辑能做的都做了,没有遗憾,用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做的。
另外,最可怕的是大量大量的文章,出一系列新集子,更难,工作量更大。但原则是一致的,原文要吃透,摸清内在逻辑,建立新的秩序,前后承接要完善,不要冲突,尽量用作者本来的文字,少添加。
(阳台观陌原创,转载请留言)
在出版业十余年,最熟悉的始终是书,作为出版人、读者、作者,变着角度看,微信公众号“终身学习笔记”,内容以读书笔记、书评为主,还会有阅读技巧、学习方法、学习新技能的干货和经过等分享,希望经过时光的浸润,能有渐进的转化。喜欢请关注、转发、讨论,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