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不良教育》是阿莫多瓦有点自传性的电影。由于电影的结构是戏中戏,主角之一的身份又是导演,难免会让人把他代入进去。
阿莫多瓦的电影充满能冲开人奇经八脉的颜色。
《不良教育》虽然在他众多电影中属于偏素净的,但你们先感受下开场。
自称Ignacio的男孩子去找正在做导演的昔日同学Enrique。Ingacio说自己基于他们幼年在教会学校的经历写了个剧本,叫《拜访》。他希望导演能看看,并请求由自己出任主角。
Enrique有点觉得这个Ignacio是骗子,不耐烦地催促他留完电话就可以走了。Ignacio说他没有电话。
第二个场景少儿不宜,不知道要怎么截,大概就是Ignacio变装表演结束,遇到一个帅气的男孩子,然后在一起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过程中发现,这个男孩子是自己的小学同学。(这里其实是个伏笔。)
第三场,Ignacioc穿着女装带着假发,去拜访神父。
Ignacio骗神父说,他是Ignacio的姐姐,想跟他聊聊。神父说有过很多学生,自己不记得Ignacio了,让他赶紧离开。
第一次勒索失败,Ignacio和好姐妹(好兄弟)在广场磕了点药,决定下次再战。
如果不小心走神跳过这个镜头,那估计要懵逼到后面剧情揭晓,才能意识到前面的女装场景都是剧本内容。(太奸诈了,我第一次看就没发现。所以直到很后面才发现这个戏中戏的结构,前面女装部分都是小说《拜访》的彩排。)
Enrique看到这里,回忆起了他和Ignacio的初相遇。这个自称Ignacio的人,并不是他记忆中那个会唱《月亮河》的小男孩。好奇地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带着Ignacio去他的家里裸泳聊剧本。
前方高能!
你以为我在说裸泳高能吗?太天真了!
高能的是Enrique的别墅!
万一有人知道,千万要告诉我这个别墅在哪里。
就是这个场景,惊鸿一瞥。当时刚接触建筑专业没多久的路西小姐姐喜欢得不得了,从此变成了西班牙建筑脑残粉。
Ignacio的妈妈告诉Enrique得,<拜访>是Ignacio写的,而且Ignacio已经去世了。
不好意思,剧透透成筛子了。
这个故事的最后坏人都没有好下场,大家可以放心观看。
现在我们正式开始欣(花)赏(痴)导演的美貌别墅。
通过和Ignacio老家的房子对比,是不是觉得导演家特别温馨?
泳池和房子之间有个三角形的灰色过渡空间,既能遮阳,又能放下两把凹造型的沙滩椅(比心)。
只在大门处有围墙,其他部位都是绿篱。
从房间门出来到走到围墙门,需要通过一个 美如画的栈道。
房间的门,是中轴开启哦。门灯光色差评。3000K才对嘛。
庭院并不是我们这边常见的青石板硬铺装,而是裸露的土壤。
每次场景切换至导演的别墅,都会让人以为这将是一个美好的爱情的故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建筑氛围》是瑞士建筑师卒姆托的一本小书,字不多,非常好读,一点也不像市面上其他建筑类的妖艳贱书——明明都是学过的字,凑在一块儿却一个都不认识。
他用“印象”来类比建筑的“氛围”。
我们对某人的第一印象。我从中学会的是,不相信它——给那人一个机会。几年过去,我成熟了一些,而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回归相信第一印象。建筑跟这个有一点点类似。我走进建筑,看见房间,并且——在一转眼功夫——就对他有了这种感受。 ——卒母托
曾经跟几个西班牙建筑师聊天,问他们是不是很在意场地。他们非常激动地叫嚷出“Site is everything!”继而又解释,场地不仅是场地,而是场所,除了场地,还有风、土壤、温度、光、记忆与情感(我疑心自己随意发挥了些)。
这么说来,Site 果真是包括了everything。
为什么Ignacio的老家这么冷清,因为它缺少了场所精神啊。比道路还低的入口,小小的开窗,好似一个惨白巨大又昏暗的洞穴。正如Ignacio妈妈说的,家里只有阁楼勉强属于Ignacio。
下面要隆重介绍一个西班牙建筑师,坎波巴埃萨。
西班牙猛烈的阳光,通过白色的内院地面与围墙,以漫反射的形式进入室内。因此室内的白变成了温暖柔和的白,空间氛围也变得安宁祥和。
巴埃萨在《物化的理念》一书中说,建筑是理念的物化表现,建筑会消失,而理念永存。没有理念的建筑是虚无的。白是为了精准地表现光。
他的这个住宅就体现了他想要塑造的氛围。建筑应当像诗一样,有理念,有美,有韵律。
氛围没有高下,但是氛围的表达却有高下。找到方法,才能求仁得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