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简单?不简单!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简单?不简单!_第1张图片
cover

作者:邱国鹭

CFA,曾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和投委会主席、普林瑟斯资本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奥泰尔领航者对冲基金合伙人、美国韦奇资本管理公司合伙人等职,在基金业15年的履历中包含了小型对冲基金创始人、60亿美元中型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2800亿大型基金公司投研负责人等从业经验。2010年获基金专户最佳高端产品奖,2011年在“三千万人票选最受尊敬基金公司活动”中被评为“最佳投资总监”,2012年被评为“最佳基金投资风云人物”。

总体感觉

又是一本国人写的好书,看完自序,我就认定这是一个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因为一个人有没有思想,从他说话是可以看出来的。自序里面有这样两段话:

我对自己的局限性是这样认识的:我更擅长总结过去的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擅长预测未来的突破和演变;我更擅长在变化中寻找不变,而不擅长在不变中寻找变化。
……
我把选股的要素简化为估值、品质和时机,并且淡化了时机的重要性(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难把握),于是选股的复杂问题就变成了寻找“便宜的好公司”这个相对简单的问题。

也许是我年少(害羞。。。)无知好欺骗,可是我觉得一个会承认客观局限的人,一个懂得取舍的人,是一个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因为一个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人,是不会这样说话的,不信你去看那些粗制滥造的鸡汤书,他们都不会承认人的局限性,他们会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你要怎么样怎么样,你不能放弃治疗”什么什么的;他们也不会懂得取舍,他们会说,这个很重要那个也很重要,你要每一个都掌握精通,只有这样你才能怎样怎样等等。。。
后来问了朋友,才知道,作者在国内的投资界,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是一个公认的厉害人物。由此不禁自鸣得意一下自己的选书能力,哈哈哈。。
然而看了这本书以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本适合我这种零基础的人看。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里面有非常多的术语,是我不所不知道的,因此经常要停下来查百度,但是百度的搜索结果质量,你也懂的。于是到后来就放弃了查明白每一个术语的含义,只看自己看得懂的部分,所幸,还是有很大部分能看得明白。剩下的,我打算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拿来看一遍。

主要内容

总结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把投资分为成长投资和价值投资。
所谓价值投资就是投资那些股票今天的价格远小于公司现在的价值的公司,而成长投资就是投资那些股票今天的价格远小于公司未来的价值的公司。说白了,就是买优良股和买潜力股的区别。那怎么样决定作哪种投资呢?作者把投资要考虑的因素总结为,估值、品质和时机。考虑到时机是最难把握的,所以作者认为要优先考虑价值投资。
要进行价值投资,就要好好分辨哪些公司是有价值的,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
先选行业,再先公司。
对于行业:有门槛、有积累、有定价权的那种行业。
对于公司: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有两个标准:一是做的是自己可以不断复制的事情,比如麦当劳和星巴克可以不断地跨区域开新店,在全世界成功复制;二是做的是别人不可能复制的事情,具备独占资源、品牌美誉度、专利、技术、寡头垄断地位、牌照准入限制等特征,最终体现为企业的定价权。
还有其它的一些具体的投资“技巧”:

  • 人弃我取,逆向投资
  • 便宜是硬道理
  • 宁数月亮,不数星星
  • 选择胜而后求战,买已经把竞争对手打趴下的公司,而不是战而后求胜,在百舸争流中猜赢家。
    当然,这本书不是一本列举理论的书,里面甚于有非常具体的做法,比如:

和巴菲特所说的找那种“傻子都能管”的公司类似,我一般都是看这个公司如果我去当CEO是不是可以管好,如果我也能管好,那就是“傻子都能管”的公司,如果傻子能管好我就买,这些因素决定了谁管都可以。

只不过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在这里缀述了。
我甚至想说,这不是一本只关于投资的书,作者的知识面非常广,看这本书,你会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里面有个观点很巧,与我不久前看的《定位》里面的观点不谋而合。这本书说:

其实,经济还是那个经济,公司还是那个公司,既不因为急跌而变得更差,也不会因为急涨而变得更好。股价的短期起伏,反映的只是看客们的情绪波动,与企业价值无关。以买企业的心态做投资,不因急跌而失措,也不因急升而忘形。

《定位》说:

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名字不好,我建议他们换一个名字,这时有反对意见说:问题不是出在名字上,而是出在产品、服务、价格上。其实这根本不对。问题出在对产品、服务、价格的认知上。而一个坏名字不会产生好认知。

作者(可以)是个程序员

另外有一个跟我自己有关的观点,作者原来是一个程序员,至少,他可以是个程序员,因为:

记得在曼哈顿的一家对冲基金面试时,面试官问我得过什么竞赛方面的奖,我说中学时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都得过福建省第一名,还补了一句说福建省有3000万人。

但是他认为,程序员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因为没有“先发优势”。

我认为做一个证券分析师就很有先发优势。做10年之后,和新进来的人相比,你的市场影响力、在行业内的人脉、对行业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个好行业。像外国的券商研究所里有60多岁了还在做分析师的人,也做得很快乐。但是,做程序员就不一定是一个好行业,可能3年就需要学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除非你转型做产品经理。中国的很多行业就是这样,总是有后浪不断去推前浪,最后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这样的行业就很难受。
。。。
为什么长期业绩好的投资大师如巴菲特、芒格、索罗斯、彼得·林奇、约翰·内夫(John Neff)、杰里米·格兰桑(Jeremy Grantham),没有一个爱投科技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行业技术变化太快,先发优势不明显,护城河每3~5年就要重新挖一次,太难把握。

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确实是这样,程序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新的技术你不跟进,就只能落后了。也许你会说,哪一个行业不是这样呢?但是问题是,你一个工作了5年的人,跟一个刚开始学编程的人,同时学同一样东西,你不会有太大的优势,至少这个优势是在逐渐的缩小的。也就是说,你的先发优势在逐渐的缩小。所以,从这点来说,作者的观点是对的。不过话说回来,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好的行业,不是只考虑这一点因素,也应该考虑到人本身的因素,你对这个行业是不是感兴趣。以及这个行业总体的情况,是不是有发展,是不是有未来等等。
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程序员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因为首先我喜欢这个行业,再次这是个目前正在引领未来的行业。

找一个你敬佩的老板工作

芒格对年轻人择业有三个建议:别兜售你不相信的东西,别为你不敬佩的人工作,别和你不喜欢的人共事。生活所迫时,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简直是奢侈。但是第二条,找一个你敬佩的老板,却是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尽量坚持的。

这个道理我听过无数遍,从我刚走出校园,当时的老板就说:“最重要的是跟对人”。后面也听过无数次说,你的老板是对你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个。

中国的未来

书的最后讨论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关于中国的未来。作者在书里提到:

中国现在和10年前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正在迅速削弱。过去10年我们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市场份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低成本,而这个成本优势在今后5~10年内很可能会被大幅度削弱甚至丧失。
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五个: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保成本的上升;土地成本的上升;资源和能源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这些因素在过去5年、10年中不断地累积,在过去两三年中进一步加速。

换句话说,中国前面这么多年8%的奇迹,是靠低成本的制造业支撑起来的,然而这个低成本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状态,如果人力成本进一步上升,环境和资源更是药丸,这种情况下,制造业无法再辉煌下去,这一点其实这几年已经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的。如今川普上台,大力回购制造业,让形势进一步加剧。所以,中国的竞争力必须转型,必须升级,过去十几年的奇迹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的情形对中国来说,是危,也是机,关键在于生产力能否华丽转身。但是考虑到人口基数之大,群众基础之差,教育机制之渣,目测难度将非常大,以后的日子将更加艰难。
那出路是什么呢?作者在书里面也提到过了。

出路就是城镇化。现在关于城镇化的争论很多。从经济发展的三大推力上看,城镇化首先能够延续城市的人口红利,农村总的人口可能没增长,虽然总的劳动力人口也许不再增长,但是城镇化可以进一步推进城市的人口增长。其次,通过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土地资本的货币化,人均资本就能够增加,剩下的农业土地集约化使用,留在农业的劳动力的人均土地就能增加。再次,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过去10年对劳动力提高最大程度的实现,就是农民工的进城。

但是这段话,我看不大明白,所以也不好评论。

总体来说,5星推荐

看完这本书之后,又过了几天,在一个聚会上跟一个作交易员的朋友谈论起这本书,他说,这里面写的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要做到,是相当的难。。。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对于我这样的外行来说,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一样,有那边多我从来不知道的东西。也许,书中用来形容巴菲特的名言的那段话,也可以用来形容这本书: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1.这话很有道理。2.这话说了等于没说。3.很有道理的话一般说了等于没说。4.说了等于没说的话一般很有道理。5.如果你知道别人什么时候恐惧和贪婪,这话很有道理。6.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恐惧和贪婪,这话说了等于没说。7.恐惧和贪婪在市场中的直接体现就是估值。恐惧时,估值水平低;贪婪时,估值水平高。8.所以,在估值低时贪婪,在估值高时恐惧。

但总体来说,如果你像我一样,以前对投资的一些理念毫无了解,这本书,我是五星推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简单?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