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的信息过载而引发的思考

全文 858 字 | 建议阅读 2 分钟
文 | mickjoust


突然出现的信息过载而引发的思考_第1张图片
Day 250 of 365

今天,我一天都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下,因为,在无意中反思和整理过去资料时,发现了很多,或者说有点过多的被遗留的信息。

这也是过去过度收集造成的不良后果,虽然现在收集整理信息的效率大幅提高,但依然还是因为量太多而花费了不少时间才算完成。

突然想起一篇旧文《不要收藏信息,要揉碎信息》,说的就是怎样利用现有的云笔记建立自己的信息知识库,并对碎片的信息说不。

收藏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消化吸收信息却越来越难。

因为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后,我们有点不太珍惜这些信息,总认为搜索引擎能帮我们找到这些信息,实际上,大不部分信息最后都变成了惰性信息。

如果你出现过在说某个信息时,想要进一步说明它却怎么也详细说不出来的时候,就是出现了惰性信息的表现,大脑知道大概,却怎么也调取不出来。

这就是惰性知识,这样的信息转化得越多,对我们的危害反而越大。

这里就要用到知识框架了,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自己的知识框架,那么看再多的知识,最后,也只能被大脑所遗忘。

因为记忆是一件需要反复做的事情,读书时,我们都知道老师讲过遗忘曲线,要反复背诵才能记住,而出身社会后,我们反而忘记了这条最基本的规律,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看,却和什么都没有做是一样的效果。

不要相信什么看了和没看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言论,那是那些已经知道使用知识框架来处理知识的人说的话,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他们有时会悄悄的在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

然而,这样的超过极限的情况,带来了一个好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信息整理流程到底什么地方还存在问题,才导致了我没有真的利用好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只需要有这个相关概念就好了?

还需要一个存放扩展知识的地方,我现在发现Excel是个好地方,虽然云笔记也行,但是并不是结构化的知识,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主动对知识进行组块,并尝试提炼和转化。

一个不错的金句,好的电影桥段,震撼内心的新知等,我们既然对这些信息产生了触动,那就需要有一种后续的手段去继续处理他们。

就像最开始我认为信息过载不好一样,当持续过载时,我的大脑告诉我,想想别的办法来处理吧,结果是发现了原来看不见的一些问题。

而这就是反思的绝妙作用。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然出现的信息过载而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