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陷入的评审误区

最近我在那儿学习的医院要复评三甲了,所以整个医院都有很大变化,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每天人来人往,突然每个人要被拦住盘查一番,住院的病人家属要有陪护证,工作人员必须出示工作证,探视时间只被允许在指定的时间,常年活跃的外卖、快递什么的通通被拦截在楼房外面。因为我只是在这里学习,并没有这里的工作证,刚开始也是屡屡被拦截,解释半天常常也没有用,弄得焦头烂额,随着时间的延长,这拦截也慢慢变得松散,一来每天上班的人早就看了觉得眼熟,进入刷脸模式,二来工作人员这么长时间的盘查工作也都进入疲惫状态,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来办正事的,外卖之类的也习惯了到了楼下就打个电话等着人来取,一切有条不紊。

到了医院内部,更有实实在在的变化,拿我所在的部门来说,所有行为都要文件化、记录化,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却有点过,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文件里反反复复规定、记录,增加工作量不说也增加出错风险,比如,接收标本这个环节,本来之前都是要签收的,只不过签收本是手写本,由对方部门拿过来,我们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现在却要求本部门必须要有一份记录,大家想了办法把手写的签收页每天复印,但被上面否了,必须要单独的一份,最后的结果是在电脑上扫码接收,这一步却导致后面的工作出现了不方便,因为是当场接收,扫码后就进入电脑自动生成编号,我们后续处理是按照编码顺序来的,因为标本送来的顺序是随机的,分不同批进来,没有办法给标本归类,整个的顺序比较乱,这导致后面的处理工作也比较乱,且比以前容易出错,这就与三甲的初衷背道而驰。在交接的过程中要有记录,我觉得最稳妥的可以学习合同的方式,一式两份,分别保存在交接的双方,没有必要双方分别各弄一套交接记录。

政府为什么要弄这么些评审?最本质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保证质量,各行各业都有不同形式的评审、认证,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稳定的质量,所有的评审几乎无一例外的要求各种记录、规程,终究也是为了过程行为的可溯源,任何一个步骤都可以追踪,这样才能在改进、纠错、分析等过程中有可供依据的数据,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过程的质量。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我想在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围绕保证质量这个核心,摒弃冗余,优化过程。文件、记录并不是越多越好,够用且精准就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是不是也属于保证质量的一环?医院想限制无关人员进出,本意也是摒弃不必要的干扰,使诊疗活动能更优质高效的进行,但是作为一个公共机构,用“堵”的办法似乎冗余低效了一点,可不可以考虑用“疏”的方法呢?

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应试教育让我们以为凡事都有个标准答案,在评审中我们疯狂的寻找标准答案,问曾经的过来人问各路专家的意见,当每个人的解读不一致时我们变得迷茫,具体到细节就成了每个专家的想法都要照顾到,各种文件都要齐备甚至不惜重复,拿着评审要求一句一句按照字面意思死抠,我们迷信专家,害怕出错,却在专家的不同“解读”中迷失了方向。最后全体人员变成为了评审而评审,真实的信息早已被扭曲。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陷入的评审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