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王小丫”我只用了3秒,脑科学告诉你如何记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 蚂蚁向上爬

公众号 蚂蚁向上爬

01

很多年前,央视有一档著名的娱乐节目叫《开心辞典》,这个节目的主持名叫王小丫。当时,有太多太多的观众质疑,“王小丫”这个名字是真名吗?这肯定是艺名或者是笔名吧?这名字太有个性了吧?

王小丫这个名字是她父亲起的,在她上学那会,还经常被同学嘲笑是“脚丫丫”,但父亲坚决不同意改名,说长大就知道这个名字的好处。

果不其然,在王小丫当报社记者时,报纸报头每天用黑色字体印上总编名字,只有“边角余料”的小新闻才有“王小丫”,但有一次王小丫和总编出差采访,那里好多人都知道“王小丫”,却没一个认识总编。问其什么原因?名字好记!

02

记性形成的要素

《记忆的常识》用脑科学的专业向我们解释了这一原因。


记住“王小丫”我只用了3秒,脑科学告诉你如何记忆!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形成记忆有3个因素:印象、重要性、重复性。

要素1:印象。有许多实验能够证明“印象”深刻的事物很容易被记住。大多实验会向实验对象展示多张人物照片,要求他们尽可能记住每一张,接下来替换照片,让实验对象寻找重复的图片。

这个实验的结果,被记住最多的,不是什么美女帅哥,而是长相富有“特点”的人。

而回到上文提到的事,在数以万计的人名中,“王小丫”确实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

要素2:重要性。重要性不难理解,人们容易记住那些比较重要的事情

假设某日,你收到了10封信,其中有一封信是你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邀请你两个月的某一天叙叙旧,这同学在上学那会和你关系很好。20天后,另外9封信你可能早已忘至九霄云外,但你同学叙旧的事却被牢牢记住。

要素3:重复性。想要英语学好,记单词吧,怎么记?重复重复再重复

《记忆的常识》的作者柿木隆介是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教授,顺天堂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同时,作为日本脑研究第一人,参与了NHK电视台、富士电视台、TBS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脑神经专题节目。

柿木隆介所在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每半年会举办一次面向大众的学术报告。2014年,柿木隆介作为策划人,举办了一期名为“记忆的脑科学”学术报告,吸引了大量普通民众参加,但因位置有限,大多听众还只能站着听讲。作者发现,普通的民众竟然对“记忆”有如此强烈的兴趣。

因此,柿木隆介着手撰写本书。与市面上大量关于记忆,脑科学类书籍不同的是,《记忆的常识》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向读者讲解有关记忆和脑科学的研究现状,尽量减少了专业名词的出现,主要介绍以人类为实验对象的结果,同时案例也非常生活化。

让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仅发出感慨“原来这就是脑科学”,“记忆的常识我也能懂”,对“记忆”产生了新的认知。

记忆的分类

为便于对记忆认知的理解,《记忆的常识》以高中生小A的一天为例,从记忆的角度分析A同学从早到晚的行动,将记忆进行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记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人类的脑组织中,有一种叫“海马体”,信息在海马体中被过滤,保留下来的形成长期记忆,过滤掉的叫做短期记忆。

从记忆的使用角度,可以将长期记忆分为可以用来语言陈述的-陈述记忆,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非陈述记忆。


记住“王小丫”我只用了3秒,脑科学告诉你如何记忆!_第2张图片
长期记忆的分类

除了上述记忆的分类外,还有一种叫做工作记忆,简单说就是与行动同时进行的记忆。

为便于理解,用小A的案例来说明吧。小A用完早餐,准备出门,发现自己忘带钱包了。回到房间后,桌上的手机映入了眼帘,还正在充电,小A立即拿起手机,看看有没什么电话,信息之类的。随后,小A拔下充电线,拿着手机就出门了。

估计读者已经发现,小A明明是回来取钱包的,却不知不觉拿了手机就走了,钱包的事忘记的一干二净。拿钱包这个工作记忆,被抛在了脑后。看来,要维持工作记忆,是十分困难的。


记住“王小丫”我只用了3秒,脑科学告诉你如何记忆!_第3张图片

小A的一天

关于面部认知的记忆

作为一本普及脑科学的书本,《记忆的常识》还将人们对“面部认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毕业多年,你的班级召开同学会。同学会上,有好几个同学你一眼就认出了,但始终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

更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同学也许容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型发福、容貌变老),你依然能识别出来,但再仔细一想,他的名字可是不会变的,你却完全忘记了,这个现象非常有趣。

还有另外一个面部认知的趣事:人们喜欢把绝大多数东西看成是脸,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吧,是不是都特别像脸?


记住“王小丫”我只用了3秒,脑科学告诉你如何记忆!_第4张图片

脸形物体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是为什么呢?经过作者研究分析,在人类语言还不发达的时代,“脸” 是最大的信息源,看到某人的躯干或者四肢都难以识别身份,生存的本能让人发展出了快速识别脸部的认知能力

回想一下,我们是否经常将“两个点”+“一条线”看做是脸部:)

03

《记忆的常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脑科学的真面目,就像是在讲故事一样,客观真实但又不失乏味,作者不仅向读者讲解了关于记忆的脑科学研究现状,也通过问答的方式解读了常被人们提出的21个疑问。让读者对脑科学有了更多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期待。

记忆,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哪怕我们会忘记,哪怕那一段回忆会被暂时搁置,但总会有那么一个不经意间,我们想起了过去的某事,那种从记忆深处迸发出来的感情,是一种难以表述的兴奋。就像是有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希望有一天,脑科学不再神秘,我们能共同探索记忆的本质!

作者公众号 蚂蚁向上爬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住“王小丫”我只用了3秒,脑科学告诉你如何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