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门手艺 之 建立正确的阅读认知

我们在追求快速阅读,大量阅读的时候,我们必须改知道这么几点。

读书是一门长期的,实用性强的,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手艺。从这里你就能看出这就是我对读书的定位。

长期,这里说的是,阅读大体是一个长期投资,也是一个长期收益的事情。

建立多多益善的板块。

阅读是一种能力几乎不会有人对这个有异议。知识是有结构性和板块性的,零碎的信息并不能成为知识,最多也就是谈资。当我们脑子里的知识板块越多,我们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能快速的连接旧有的板块。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没有数学里的等式概念,我们就不能在物理里用等式表达能量守恒定律。数学里的等式概念就是旧有板块,物理里的能量守恒定律就是新的板块。

大脑里的知识犹如威尼斯的桥,当我们的知识板块越多,桥也就越多,新的知识链接我的大脑就更容易。有些人学什么都快,是因为他们脑子里的板块多,桥很多。一件事物出现对于马云来说很快能反应过来对未来的意义,可是你就是什么都看不到。这并不是马云比你聪明多少,而是他脑子里的板块比你多很多,桥很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的越多的人,理解力,学习的能力是越强的。而板块的建立桥的搭建不是一天一年内建立的这需要时间。

改变我们的大脑。

阅读能力是人类最近几百年才获得的能力。这是一个后天学习的能力,基因给我们的并不多。虽然人类发明文字和使用印刷术的历史也不短了,可是相对正真的人类出现的4万年里,4千年到5千年的文历史,这段历史并不算长,接触文字的人类规模也不算大。

从德意志人古登堡在15世纪中期的印刷术发明开始,人类才开始大量的接触书籍。大量的书籍出现也是文艺复兴的原因甚至的大部分原因。如果我能回到古代,你会看到被现在吹的神乎其神的曾国藩为了买一套《二十四史》也要花一百两纹银,这大概是一个七品官员两年半的俸禄。(如果我假设我们的公务员一个的月收入是4千,两年半就是12万。这12万你会怎么投资?)

这里不是说权贵对知识的垄断更是说人类总体上对于文字的处理是极短的时间。在我们人类接触文字的这段时间能,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对文字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并遗传给我们对文字的处理能力。说点有趣的话题是,人类一直以为我们能学习语言是高于其他动物的能力,可是我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其实很有可能也是遗传的,如果说我们高级可能是我们遗传了比较高级的。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肌肉的是有可塑性。只要有毅力能坚持,一个胖子也能变成一个肌肉男。同样,我们的大脑也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通过学习不仅仅能提高我们的认知,还能改变我们的大脑的物理状态,犹如锻炼了大脑的肌肉。可是这是一个漫长的阶段,肌肉锻炼特别刻苦的情况下半年就能看见明显的肌肉轮廓,要练到健美先生的基本最少也需要三年到五年。那么你认为我们练习阅读到改变大脑的地步需要多少时间。我们大脑对文字的识别是从图片的识别区发展来的,而我们由于文字出现的比较短,我们并没有遗传多少对文字特别敏感的大脑区域。这里还包括了我们通过文字就能感受文字意思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默读的原因,我们并不具备一开始就直接处理文字能力的大脑。

比如现在不断涌现的快速阅读的书里告诉你在多少的时间里就能让你你获得这个能力。举个例子,罗辑思维,现在的得到老板罗正宇在一期直播说他了的阅读简史。他的阅读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从他20多岁开始到现在40多少岁。能在半小时看完一本书,甚至更少的时间而做到要意不漏。而你翻开任何一本快速阅读书籍,除了他的阅读方法论,你是否有注意过他的这套方法从他开始摸索到现在成为体系到出版成书,一般都是十几年甚至20多年,最少也有四五年。可是成书后,就变成了掌握他的方法就能获得这样的能力。由于我并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并不敢用我自己的想象给大家一个时间。也许有的读者天赋异禀能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就能获得这样的能力,真是让人羡慕。

总的来说,知识板块的建立和大脑改变都是需要时间的。当你对阅读的追求越急迫收获的是越多的焦虑,最后在自暴自弃中放弃。也许还会骂一句,MD这个骗子。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也许出书的人并不是刻意欺骗,因为他们也认为是自己的方法有用,而且我也相信他们的方法是有用的。使用他们的方法一定能事半功倍,可是并不能让你不花时间建立知识板块和把大脑自我进化到阅读大脑。

实用主义读书,你之所以看书精力不集中就是因为你不够功利。

一般我们从开始读接触书籍开始我们多多少少是抱着功利主义去的。从幼儿阶段我们看的图画书,到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最后到我们工作以后为提升,为兴趣读书。我们看书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如果有人说,他读书不是为了功利是为了兴趣,那么兴趣不是功利么?读书应该是能帮你解决某些问题,提高你的某些技能。有人一直在说读书的时候精力不集中,最主要的是你的读书目的不明确,你都不知道你要找的时候,看那些乏味的教程书籍当然会困,会精力无法集中。或者那些需求对你不够迫切。比如还有一星期就要开学了,可是就是不想做暑假作业,一定要在前两天不吃不睡的做。不要问我你怎么知道,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细细想来,我那时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呢?第一,我认为做这些两天够了,一星期的时间都不用。(不紧迫)第二,对于暑假作业的作用或者是意义不理解。一个小学生会有几个会思考暑假作业的意义,如果我那时知道我现在应该不知道有多牛了吧。(我理解的意义,第一养成学习的习惯即便是在寒暑假,第二保持一个学习的进程不断,开学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读书还是功利点好,起码不会看着犯困。如果真困,你要做的不是坚持学习,而是去睡觉。即便是为了兴趣,也试着写一篇读书笔记,有精力的话可以考虑写一本这方面的书籍。你对阅读的目的,意义

越了解,你的精力就会越集中。

通识教育性质的阅读。

我们现在慢慢的有了这样的一种共识是,我们的本科教育不是让你获得什么具体的技能,而是获得一种学习的能力。我们的时代变化真的很快,你在学校学的知识,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或者被认为是错误。最主要的是,你在本科学的和你工作的并不是一个专业。所以需要你有自学的能力。这已经是一种时代倒逼你必须有自学能力的时代了。而在所有自学手段里,阅读学习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锤子的手机的罗永浩自己就号称,自己是自学英语去的新东方,一直到现在做手机也是通过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阅读应该和大学教育一样成为一种通识教育。当你获得这样的能力后,你就能从书籍获得你想要的几乎所有知识。

用匠人心打造自己的阅读手艺

总的来说,阅读应该是一种能力。能力=知识(概念)+技能(方法论)。我承认这样说法不严谨也有标题党的嫌疑,可是这是很多人阅读能力没有提高最主要的问题。他们知道阅读是什么回事,也知道一堆读书的方法论,可是实践太少。总是被过于乐观的营销洗脑,建立了错误的阅读认知。就比如你从菜市场路过,街边的小贩一直叫卖床单10元一个。小贩来了一个又一个,床单颜色款式换了一拨又一拨,不变的还是床单10元一个。这时候你脑子里就建立了床单=10元的认知。有一天你去一个店里买床单,听到人家讲35元一个,你心里十有八九是在骂这个老板黑心,人家才卖10元,然后就走了。这样的认知是很难被说服,最有效的是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发现10元的传单使用下来并没有35元的好用。我们一次次的被告知,你的只有用了我的方法能在很短的时间能提高阅读能力,听多了就觉得阅读本该如此,不能再短时间学会的阅读方式都是耍流氓。

既然我们把阅读定义为手艺,勤练习是不能少。即便我们每天的阅读一小时并不能建立足够多足够大的板块和桥梁,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在刺激我们的大脑一点点建立阅读大脑的突触连接。

最后祝大家都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也能从阅读中获得知识。

功不唐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是一门手艺 之 建立正确的阅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