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中有个“传奇”医院

“迷宫”中有个“传奇”医院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图:“江抗”后方医院旧址之一——横泾曹浜村。

下图:“江抗”后方医院工作者合影。

  

“迷宫”中有个“传奇”医院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扬子晚报记者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熟悉《沙家浜》的人都知道,这部京剧是在“江抗”真实的斗争历史基础上演绎出来的。但通过寻访,我们发现,真实的沙家浜故事,竟然比艺术创作还更传奇。

  京剧戏曲艺术片 《沙家浜》,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谭元寿、洪雪飞主演。故事讲述抗战时期,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在地下党员阿庆嫂及进步抗日群众的掩护下,伤病员们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

  2006年,《沙家浜》有了电视剧版,30集。陈道明、许晴、任程伟、刘金山主演。

      “战斗负伤离战场,

  养伤来到沙家浜。”

        ——《沙家浜》唱词

  1939年秋,在战斗中右腿严重受伤的吴志勤,在当地群众的护送下,乘着小渔船进入如今沙家浜地区的芦苇荡里。他的目的地是一家医院。

  没过几天,“双枪大将”叶诚忠排长也因为身受重伤,被送到了这所后方医院。

  1939年9月下旬,为顾全抗日大局,避免与国民党顽固派发生磨擦,“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作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奉命西撤。有一批伤病员留了下来,组成一个临时的新四军后方医院。阳澄湖的1.7万亩芦苇、92条河道是它的天然屏障,半岛与全岛中还有难以计数的墩。进入墩区,似入迷宫,如果没有熟人向导,进得去出不来。

  常熟市历史文化暨新四军研究会沙家浜分会秘书长徐耀良介绍,后方医院有三四位医生,还有上海来的学生和当地农家孩子组成的近10名护理员。

  医院一般以农家的客堂、厨房、牛棚、猪厩为病房;情况险恶时,就用数只渔船载上伤病员与医护人员,或漂泊在阳澄湖上,或隐匿于芦苇荡中的墩上、垛上。“一顶帐子,两块床板,没有麻药,经常就是如此这般,一台手术就做下来了。”

  没有药品,他们就把烤焦的馒头碾成粉,当作“胃舒平”治疗胃病;把鸡蛋壳放在锅内烘脆后碾成粉末,当作钙片治疗肺结核;还就地取材,用米糠、麦麸治疗脚气病。缺少医疗器材,他们便将筷子劈开,装上木塞做成土钳子;在牛皮纸上涂上胶水当作胶布;用砖块放在炉膛里烧热,包上布当作热水袋给伤员热敷……

  吴志勤被送到沙家浜治疗时才只有16岁。当时一看到他的伤势,医生就表示:“要么开刀,要么性命不保。”没有X光,不知道弹片的具体位置;没有麻药,只能生开刀。吴志勤的手术是在老乡的家里动的。怕他疼得受不了,吴志勤四肢被捆在板凳上,嘴里用毛巾塞住,没等动完手术,他早就痛得昏死过去。

  这36人是真正男子汉

  “俺十八个伤病员,

  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沙家浜》唱词

  后方医院里一共有多少名伤病员?“这个众说纷纭,”常熟市历史文化暨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彭根华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有说是18个的,也有人说有100多人。他认为,前者应该是受了京剧《沙家浜》里“十八青松”的影响,后者则是把西撤时留下的伤病员和新“江抗”在以后战斗中出现的伤病员加在一起,实际都不正确。

  记者了解到,目前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官方说法是:为避开日、伪、顽的追捕,后方医院的病人们分散隐蔽于芦滩、芦荡中。有一天,湖水猛涨,激流冲走了一位伤病员,时任“江抗”第五路军参谋长、也正在后方医院病中休养的夏光,紧急召开会议,对伤病员进行姓名登记,一共36名。以后虽然有进有出,但人们记牢了这首次登记的36人。

  “尽管有几个版本的伤病员名单有些不同,尽管有的人至今仍下落不明,但我们不再去刻意地作任何调整,因为,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男子汉。”徐耀良这样说。

  疗伤后立即又投入战斗

  “伤员们日夜盼望身健壮,

  为的是早早回前方。”

  ——《沙家浜》唱词

  在水乡人民的掩护下,在芦苇荡里秘密养伤的36位新四军战士,一次次挺过了扫荡,一天天熬过了伤情,尽管条件极其恶劣,却基本上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奇迹般逐渐康复。据介绍,1939年11月6日,以这36个伤病员为骨干,在现沙家浜镇域内唐市镇附近的一所破庙里成立了新“江抗”组织。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黄烽任政治部副主任。这支部队冲出芦荡,由弱到强,杀向抗日战场。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后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旅之杰”。

  追踪这36人,我们注意到,谢锡生、叶诚忠、张世万、王新明、康金龙、袁阿毛、狄凡等7人,先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病愈重返战场的黄烽,则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福州、进军厦门等诸多战事,他于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黄烽之子黄安翼告诉记者,母亲杨平也是新四军老战士,父母对沙家浜很有感情。在沙家浜革命纪念馆西侧的伤病员墓地,风吹又起,青草依依黄烽与夫人的骨灰一起安放在这里。

  2016年6月20日,“三十六名伤病员”中年龄最小的吴志勤,在家乡无锡辞世,享年94岁。死后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吴志勤生前遗愿。“阳澄湖畔埋忠骨,芦苇荡里祭英魂”,2017年1月,吴志勤的骨灰也被安放在“忠魂”墓地。

  医生点评

  不用麻药开刀有多痛?

  支撑他们的一定是信念

  生开刀是什么概念?江苏省中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江志伟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痛不欲生。他直言,在当时那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外科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在50%以上,因为面临几方面的考验:第一关是疼痛。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生开刀,需要克服巨大的疼痛。第二关是感染,这一关的死亡率也很高。第三关是营养,患者在手术后,康复需要大量营养。但沙家浜的伤病员们,冒着术后并发症的高风险,克服了巨大的生理及心理压力,再次奔赴战场,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和崇高的信仰,是根本做不到的。支撑他们的一定是信念,他们真是英雄。

  延伸阅读

  阿庆嫂的原型是谁?

  阿庆嫂是戏剧塑造的人物,追溯她的原型我们发现很多人都像。范惠琴、陈二妹、朱凡、干桂宝、戴阿大、徐巧珍、陆二嫂……这些抗战妇女身上都有阿庆嫂的影子。还有人说,阿庆嫂也可能是个男的,比如东来茶馆老板胡广兴,他当年就是新四军的秘密交通员。这些勇敢智慧的抗战民众都是“阿庆嫂”。

  他们当中,生于1911年的范惠琴,居住的地方正是沙家浜。2003年,范惠琴去世,她是阿庆嫂众多原型中去世最晚的一位,因此也被称为“绝版阿庆嫂”。老人的外孙金耀良透露,“外婆在北泗泾村的家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大宅院,是新四军和地下党经常活动的交通站,当时的主要工作有:护理和掩护伤病员,传递革命情报,为新四军做军鞋等。”

“迷宫”中有个“传奇”医院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宫”中有个“传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