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国大城》第八章:城市社会分割之困

读书笔记|《大国大城》第八章:城市社会分割之困_第1张图片

今天继续《大国大城》第八章的重点知识分享。

《大国大城》,作者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教授以“为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之座右铭。

这是一本讲述城市化的本质与规律的书,此外这本书也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违背自由市场经济规律的现象进行了解读。当时正好看了《理性乐观派》,同样的市场经济观念驱使我买了这本书。

-目录-

下篇  大城之解

第五章  大城市不死

1.大城市的生机

2.包容性的就业创造

3.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城市?

4.“以业控人”是南辕北辙

5·挑选劳动力技能的后果


第六章  全球视野下的大城市

1.中国城市发展:全球趋势的又一例证

2.国家规模与首位城市:国际视角

3.巨型城市的人口:东京道路

4·中国的巨型城市:以上海为例


第七章  城市化之辩

1.城市化模式:事实胜于雄辩

2.外来人口是负担还是财富?

3.城市化会遭遇耕地瓶颈吗?

4.拥挤的绿色城市


第八章  城市社会分割之困

1.农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带走自己

2.歧视的原则

3.户籍制约了消费

4.为什么户籍不能成为身份?

5.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6.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


第九章  向“城市病”宣战

1.应对城市病的国际经验

2.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3.集聚有利于污染减排

4.贫民窟是“非典型性城市病”

5.城市管控;对人,还是对行为?


第八章:城市社会分割之困

关键词:户籍制度  身份  消费  收入差距  社会融合

大量农民工在城市里留下青春和健康,带走了自己。


知识点一:农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带走自己

劳动力流动的第一动力总是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就业,但这是相对于他们在农村的收入和工作的。

由于技能相对较低,以及缺乏在城市里的关系网络,进城之后农民工从事的往往是那些更脏更辛苦更危险的工作。

在国际移民里面始终有一个现象,叫移民的“健康损耗效应”,也就是说,由于移民从事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面对更恶劣甚至危险的工作环境,从而带来对于健康的消耗。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的健康耗损比本地的原住民更为严重,于是他们起初的健康优势也就逐渐消失。

农民工在城市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健康保障较差的另一个结果是,不少农民工生病了之后得不到及时救治。

导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健康变差后更容易返乡的影响因素较多,劳动保护不健全是其中之一。新农合异地就医报销难,是健康较差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更容易返乡的另一个因素。


知识点二:歧视的原则

1.理性:公共服务歧视的合理与不合理

政府不能主观臆断,根据劳动力的职业行为以及经营规模来决定是否需要某些人群。

小餐饮、小食品经营店、小理发美容店、小旅馆等,这些之所以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本身就是因为城市居民需要这样的服务。如果没有相关法律依据,仅仅根据上述特征来对外来人口进行清理,结果就必然是相应的服务价格会进一步提高,最后成本是由需要这些服务的城市居民和企业来承担的。

当遇到人口流动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其供给的矛盾的时候,一方面要通过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来缓解矛盾,而不应该通过限制人口的流入来回避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减少户籍和公共服务之间的挂钩程度,当供给出现短缺的时候,更多的想如何去适应需求,增加供给,做供给侧改革。

2.效率:不要违背经济规律

给定城市的用地规划和住房供济之后,不同的劳动力和不同的产业将产生“竞租”行为,谁付的价格高谁就留下来,不愿意付的就离开。这样的供给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是塑造城市产业结构的最优机制。

3.公平:对事不对人的城市管理

价格机制虽然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最公平的,因为价格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它是对事不对人的。


知识点三:户籍制约了消费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在面对风险的时候需要储蓄,以防不测,而如果社会保障健全则储蓄的动机将减弱。

不能安居乐业的预期会制约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如果外来务工者是几乎不能在打工城市定居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将是能省的就是能省,能租的就不买,因为耐用消耗品很难带走。

外来人口压缩他在居住地的消费,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外来人口缺乏在工作地安居乐业的预期,他就会未来而增加储蓄。


知识点四:为什么户籍不能成为身份?

如果没有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比例持续提高,同时这一群体收入比较低,更不快乐,更不信任,并且相对聚居,这将给城市的社会和谐带来巨大的隐患。

移民的互补性和多样性,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尤其是文化和科技领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有益于产生重大的思想。

特大城市的真正挑战在于,如果移民的融合做的不好,多样性就可能转化为冲突,如果移民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那么促进移民在人口流入地的融合就是必须的。


感想:

对国内国外移民的包容,中国做的最好的应该就是深圳吧。

正好看到深圳入选2019年度Lonely Planet十大旅游推荐目的地,入选理由有一条就是开放包容,足见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吸引力。

真希望山西这种地理位置比较尴尬的省份也能放开思想,积极吸引人才落户,才是未来的出路,否则转型的口号喊得再响亮,没有人来做,也落不了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大国大城》第八章:城市社会分割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