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

这是我在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的回答,回答的思路完全copy了天涯上的一个帖子——“鸿门宴”历史真相大揭秘 。算是自己的看完帖子后的一些阅读笔记吧。

一、前言

想必大部分人都是在高中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到《鸿门宴》,心中一定会有此问——“项羽怎么会出卖自己的队友呢?”这时,我们总会告诉自己,项羽就是这样无脑,这样婆妈,才把到手的江山送给了刘邦。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读了一些关于历史的文章和书籍后,虽然只知道一些皮毛,但有一个信念却慢慢在我心中扎根:

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对历史中的人物有敬畏之心,对认真写史的人有敬畏之心。

以张良为例,刘邦军团平定天下,分封诸侯,刘邦让张良挑齐国食邑三万户。张良说,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世家》

以前我一直单一地认为,这只是张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明哲保身之计。但太史公经常把一个人的人生际遇碎片,分散在其他相关人物的传记中。等多看几个传以后,才体会到张良当时敬畏和感激。他敬畏上天,感激刘邦。没有刘邦,他可能早挂了。张良早年刺杀秦始皇失败,躲在下邳。原本想去投靠驻扎在“留”的秦嘉、景驹,但半路遇到了刘邦,相谈甚欢,就留在了刘邦身边。

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留侯世家》

如果张良真投靠景驹,有可能是什么下场?在项家军的铁蹄下,与秦嘉、景驹一起死在乱箭之下。

(项梁)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羽本纪》

如果以这种谦卑学习的心态,去读史书,自然先达成几点共识:第一,刘邦、项羽等人皆为人中龙凤;第二,史记中不合常理之事,自有太史公的深意。

二、正文

开宗明义,项羽绝不是一个“政治弱智”。相反,他作为楚国贵族后裔,文武双全。《史记·项羽本纪》开篇对项羽的介绍——“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空口无凭,摘录史记中的一些细节,佐证项羽心机之深。

1、两次杀自己上司,属下反应的对比。项羽共有3次弑上,分别是会稽太守殷通、卿子冠军宋义、楚怀王。第一次,杀会稽太守殷通,“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第二次,杀卿子冠军宋义,先做将士们的政治思想工作: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 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做完政治工作,就复制杀殷通的手段,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 将军诛乱。”

可以看出,虽然项梁死了,但军队里的人都服项羽。杀了宋义以后,立马派桓楚向楚怀王示威,估计将其软禁了。桓楚是谁?项羽的老朋友。可惜放牛娃楚怀王动手太快,项梁一死,就想夺权。也难怪项羽分封天下后,找机会就派英布杀了楚怀王。

2、章邯第一次派人和项羽讲和,没谈拢。前脚谈判结束,后脚项羽派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与秦战,再破之”。第二次谈判,章邯没了士气,也就没了底气。再加上副手吹耳边风,就投降了项羽。

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

司马欣是项梁的老相识,项羽自然也认识。不然,章邯投降后,项羽怎么会让司马欣领他的兵权,带着投降的秦兵走前面呢?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那么问题来了?英明神武如项羽,为什么如此不小心?

首先,我认为曹无伤并不是项羽事先安插在刘邦身边的眼线,对项羽来说并没有多大价值。因为《高祖本纪》里说,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

“欲以求封”,说明是曹无伤觉得刘邦打不过项羽,临阵倒戈。项羽把曹无伤捅给刘邦,其实是在示威,“刘老四,你连手下都管不住,还怎么带队伍?趁早去四川打麻将吧~~~”更关键的是,曹无伤告密的方式是派人通风报信,对比项伯通报张良,带出了鸿门宴中第一个疑点。

疑点1:项羽率领着40万大军,准备第二天就要吃掉刘邦率领的10万小军。而在攻击前的头一天晚上,项羽的血亲至亲兼重臣项伯(从鸿门宴的座位安排上推测),却突然亲自跑到刘邦的大营中找刘的谋士张良,叫张赶紧快跑逃命,理由是:明天项羽大军铁定生吞了刘邦,而张良以前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亲自前来告密报信报恩。 对比曹无伤的告密方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疑点2:这么机密的泄密事件项伯还生怕动静弄得不够大,项伯竟然还答应张良的要求,亲自去见第二天就要掉脑袋的敌军首领刘邦,并还跟刘结成儿女亲家……这这项伯的头脑是不是出问题了,怎么连亲疏远近,轻重缓急,利害得失都分不清楚了呢?

疑点3:刘邦得知张良和项伯是旧相识时,惊问道“君安与项伯有故?” 反观项伯连夜赶回军营,汇报与刘邦的谈判结果,项羽一点惊讶都没有。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项羽本纪》

虽有诸多疑点,但“真相”只有一个。有没有可能,项伯夜访张良,是事先和项羽商量好的?有没有可能,项羽虽坐拥40万兵力,但其实并不想打仗。如果可以连哄带骗,让刘邦主动把关中之地让出来,才是上上策。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无间道里黑社会也不是上来就板砖招呼,都是老大们坐着吃火锅谈判,谈不拢才开打的。不信看剧照

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_第1张图片
剧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从当时的兵力来看,项羽兵力虽有40万,但一直在打硬仗;对比刘邦的10万人,歇的比项羽久,打的没项家军辛苦。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8月,章邯投降项羽。项羽对属下提到,“军队粮食不够了,我们和他们讲和吧。”

汉元年10月(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

汉元年12月(公元前206年),项羽设鸿门宴。

中间5个月时间(秦朝以10月为岁首,8、9、10、11、12共5个月),刘邦比项羽多休息两个月,而且刘邦入关途中,一来没有遇到秦军主力,二来贿赂秦军将领,耍诈破了武关,入关要比项羽轻松许多。即使,刘邦和项羽兵力悬殊,但是刘邦以逸待劳。也许你会反驳我,项羽手下头号尖(炮)刀(灰)——英布,刚和刘邦交手就破了函谷关。但是,项羽手下的40万人,绝大部分都不是嫡系,都是巨鹿之战以后,诸侯们带来的兵。真的打起来,结局很难预料。

以上扯了这么多,其实大部分都copy了天涯帖子——“鸿门宴”历史真相大揭秘。

如果对提出的几个疑点感兴趣,可以看看全文,应该是一个有趣、新颖、能自圆其说的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羽为什么要出卖曹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