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孙红雷的逼格

福至心灵,续着昨天的,又来了些新想法。所以, 写下来。 表弟这个月刚考完高考,重担已卸,想来他如今一定是很轻松愉快的。好吧,我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儿的”。 此时依然—— “小子!好好儿的。” 此前的一学期我们都是住在一起。这段时间他断断续续向我讲述了好多他们高中生活的故事。题目都偏向打打杀杀,或者直接可以说,是高中混子生活的故事。 我和他差了十岁,可是从他讲那些打打杀杀的故事听起来,却与我上高中时大同小异,始终不变的就是装逼去打架,打架一定要装逼。 顺便说一句,我们的老家是通辽,与东北三省相邻。所以我们那边人从说话口音,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各方面都跟东北人很像。 蒙西这边的人会干脆把我们列在东北人的行列。而真到了东北三省,他们会认为你是内蒙古人。当然,也有不这么想的。我曾经就想,这两重身份并不矛盾,但到现实生活中,仍是矛盾的。说到我自己,因为是蒙古族,所以会倾向内蒙古人的认同。可毕竟从小是在东北人的文化氛围长大,多多少少会受些影响。 “上面说这些是因为孙红雷是东北人!” 我先把这话说一遍提醒一下自己,别又扯着扯着没边儿没沿儿自己都不知道绕哪儿去了。 别的地方不知道,不过我相信孙红雷的汉子形象在东北是很受追捧的,尤其是小年轻。人们不仅要模仿他高逼格的表情语言动作手势,除此之外,追求高一点的人还要重注他的里子。那就是打打杀杀。 一般情况是,打打多一点,杀杀还是算了。人到底还是聪明的动物,本能的知道要有理智的装逼。 中学生是一个惹不起的群体。年轻气盛,不会思前想后,不知天高地厚。逼急了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当然,这在不同的个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恰好这个人有些黑社会气质,那表现的就是打打杀杀。而在东北的校园里,拥有这种气质的孩子不占少数。这也许跟东北人本身就重江湖的情节有关?没研究过。谁知道了。 知道的是,孙红雷的形象极大的满足了这一部分群体。即使是女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她们觉得这才是纯爷们儿。 有好事者把《征服》里刘华强装逼耍酷的片段统统整理在一起贴在网上。我有幸看到过一回,看完当下的感觉跟我说的那帮女孩子对他的感觉没什么两样。好在也只是当下的感觉。 电视里孙红雷饰演的形象一定都是手中有人命的。这是他高逼格最重要的里子。上篇文章提到孙红雷在《蒙古王》里的失败表演时我还忘说了一点,那就是他的那些里子体现在这部影片中,真的显得微不足道。在兵荒马乱穷雄逐鹿刀光血影的冷兵器时代,假设我再做回那个他手下的小骑兵,看到我们的札木合大汗脖子左拧右拧,还不忘向上仰一下脑袋。我首先会奇怪他这是咋的了?干嘛呢?如果我有幸能得知他这是为自己敢砍人杀人做的装逼动作。这又一次加大了我想成为叛徒的可能。 “不,就,是,杀,了,个,人……嘛?哎呀!诶。” 相比之下,戏里的其他演员还是比较实在。打了架杀了人还不装酷,单纯朴素的有点儿过分了。 虽然过分了点,然而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单纯朴素了。 那是因为听过表弟讲的故事,再想到10年前大同小异的我们,再想到孙红雷,再想到东北小年轻。再想到物以稀为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说孙红雷的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