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事年表

1、本文源自:大爆炸理论

本文主要10亿年前到138亿年前的宇宙大事年表

宇宙大事年表_第1张图片

宇宙大爆炸动态说明图

我们的宇宙是诞生于以纯能量开始的大爆炸→宇宙大爆炸

据多宇宙论(多重宇宙)我们的宇宙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故在此就讲我们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最科学的宇宙起源论,同时科学界最为支持,而且证据最多,最有力的宇宙起源理论……!(证据例如:哈勃常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高红移(2012年发现证明并获得诺贝尔奖),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 2013年证明并获得诺贝尔奖)(更如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多次模拟宇宙大爆炸的情境…))关于证据及其相关天文宇宙科学发现都给予大爆炸理论提供证明和支持…更多大家可以去学习了解…

宇宙大事时间简叙:

138.17亿年前宇宙诞生→有而且包过:时间,空间,能量,演化发展了宇宙万物…(2013年中期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计算宇宙的年龄为:138.17亿年)

宇宙诞生38万年之后,第一束在宇宙中开始驰骋…(从此宇宙进入光明阶段)

120亿年前 宇宙的发展演化 诞生了我们的:银河系

50亿年前 银河系的演化 诞生了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

46亿年前 太阳系的演化诞生了我们的家:地球

32亿年前由于复杂的且“机遇”几乎为0的可能性,第一个“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了……生命的“DNA”经32亿年“遗传”了给“我们”……从开创了你就天所见的世界…(地球生命的诞生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偶然,奇迹中的奇迹…)

数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来了

万年前人类文明开始萌发缔造…

数千年前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

宇宙大爆炸由此诞生了:空间,时间,能量和宇宙万物

宇宙演化

2、大爆炸至今(简)

以下单位按顺序对应(如1032K)

温度(K)能量(电子伏)时间(s)时代物理过程

1032 1028  10-44  普朗克时代

1028  102410-35大统一时代

10-35 -33暴涨阶段 暴涨过程

101310910-6强子时代

1011 10710-2轻子时代

10101061中微子脱耦中微子脱耦

5×109 5×105 5电子对湮灭 电子对湮灭

1091053分核合成时代 轻核素生成

3×103 0.3 38万年复合时代微波背景辐射

4亿年第一代恒星形成再电离

星系大尺度结构形成

2.7253×10-4138亿年 现代

3、宇宙大事年表:空间,时间,能量,地球,生命,人类,未来

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现代科学得出:(由于比较详细,比较长,想知道就看看吧)

大爆炸发生后约10-44秒:宇宙进入“普朗克时代(Planck era)”,宇宙密度1094克/厘米3,温度为1032开尔文。这是时空本身成形的时期。

大爆炸发生后约10-43秒:宇宙密度1093克/厘米3,空间尺度、时间经历都处于极限状态,温度仍可达1032开尔文(相当于1019GeV的粒子能量)。时间、空间的弯曲度及不确定因次均达到了10-33厘米(普朗克长度)。在普朗克时代,时空可能是由几何尺度为10-33厘米、时间尺度为10-43秒的实量子涨落形成的浓密泡沫组成。

大爆炸发生后约10-39秒:宇宙温度约为1030开尔文。除了重力之外,宇宙中只有所谓“统一力”存在。随着温度下降,第一次对称破坏发生:统一力分化为引力和特弱力。大统一期的宇宙由所谓“原元素”(Elem / Ylem)组成,物质和反物质或夸克和轻子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大爆炸发生后约10-36秒:宇宙的“大统一期”。宇宙体积比大爆炸发生后约10-39秒时增加了2个数量级,密度1078克/厘米3,温度下降到了1028开尔文(相当于1015GeV)的临界温度。这一阶段发生了第二次对称破坏:大统一的破缺——特弱力分化为电弱力和强力。原元素达到了一种过冷状态,变成“假真空”(特弱力可能达到的最低能量状态)。当相变最终自然发生时,假真空释放出蕴含的巨大能量,使温度几乎恢复到大统一期的高度,并产生夸克、轻子和胶子。

大爆炸发生后约10-35秒:暴涨创造出一片巨大而又平滑的空间区域,其中充斥着成团分布的夸克汤。

大爆炸发生后约10-30秒:暗物质候选粒子之一“轴粒子(axion)”合成。

大爆炸发生后约10-11秒:物质占据上风,数量超过反物质。

大爆炸发生后约10-10秒:宇宙温度1015开尔文。暗物质的另一种候选粒子“渺中子(neutralino)”合成。

大爆炸发生后约10-5秒:夸克合成质子和中子。

大爆炸发生后约1微秒:能量充满了宇宙的各个角落,各种粒子(由射线转变而来)混杂在一起,在宇宙的强光强热环境中四处呼啸。首先诞生的粒子是夸克以及联系它们的胶子,此时宇宙中充斥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随后重子(质子、中子等)诞生,以自由、无约束的个体形式存在。温度下降到1013开尔文时,宇宙进入“强子时代”,大量质子、中子和其他粒子发生强相互作用;此时宇宙中的主要运动便是强子不断湮灭,不断转化为射线的过程。宇宙完全被能量掌控着,一切物体都蒸发成了气体,只有最小的物质组成单元幸免于难。而质子、中子、电子、各种各样的其他次微观粒子,都无法聚合成为更复杂的结构,甚至连原子都还不存在,整个宇宙都处于能量过高的状态。

大爆炸发生后约1毫秒:宇宙进入“轻子时代”,平均密度约为1010克/厘米3,平均温度约为1010开尔文,原本适合强子生成的高热高密度环境已不存在,电子、中子则不断产生。此时宇宙中的能量不断转化为轻子。

大爆炸发生后约0.01~300秒:质子和中子合成氦、锂及重氢原子核。

大爆炸发生后约1秒:宇宙密度为106克/厘米3,温度为1010开尔文。射线不断地、迅速地转变为轻子,轻子又不断湮灭、变回射线,宇宙中充斥着强烈的射线,如X射线、γ射线以及强光。

大爆炸发生后约1分:宇宙进入“辐射时代”,温度仍高达1010开尔文,射线密度比物质密度大得多,光辐射能量达到极大值,每当基本粒子试图结合为原子,便会遭到强烈射线的击毁。此时宇宙中不存在任何结构、组合或复杂物质,其中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射线充斥在各个角落。简单的核合成逐渐开始。

大爆炸发生后约3分:温度降至109开尔文,光子的平均能量降低至约100千电子伏。核反应启动,最初的4种物质—— 氢(约占78%)、氦(接近22%)、氘、锂形成。

大爆炸发生后约几百年:“粒子时代”(包括“强子时代”、“轻子时代”、“辐射时代”)后期,宇宙密度已降到了每厘米3约1/109克,平均温度约100万开尔文。大火球逐渐熄灭,强子、轻子已经消亡殆尽。宇宙最初几百个世纪里,射线占据着主宰位置,此时宇宙中还没有形成任何结构,只是一团乱麻;物质和射线共同存在,并且相互转化。

大爆炸发生后约30万~40万年:宇宙进入“黑暗时代”。

大爆炸发生后约38万年:宇宙温度降低至3×103开尔文。中微子占整个宇宙成分的10%,原子占12%,暗物质占63%,暗能量几乎微不足道;宇宙“放晴”(冷却下来),光开始可以直线行进,原子开始形成(我们对宇宙远处/过去的光学观测只能上溯至此,因为在此之前的宇宙没有“放晴”,还充满了“浓雾”,遮蔽了其中的光),此前宇宙处在等离子体状态,光无法沿直线行进,只有上一代宇宙的引力波可以在其中传递。原子核和电子合成原子,发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大爆炸发生后约38万年~3亿年:引力持续放大充斥于空间中的气体的密度涨落。

大爆炸发生后约50万年:光子与物质的最后一次相互转化。

大爆炸发生后约100万年:原子开始形成,宇宙进入“物质时代”。温度降至几千开尔文,密度降到了每厘米3约1/1018克,辐射减弱,中性原子形成,等离子体复合成正常气体,宇宙间主要是弥漫分布的轻元素原子核和等离子体。当温度下降到4000~3000开尔文时,电子和质子几乎全部结合成氢原子。此时宇宙中存在着大量氢气。

约137亿~132亿年前:从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到第一颗恒星出现,中间大约5~10亿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宇宙历史上的“黑暗时期”。现在的望远镜无法探测到这段时期,因为那时填充整个宇宙的气体云并不是透明的,所以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这段时期一无所知。科学家认为,宇宙发展到一定时期,宇宙中便充满了均匀的中性原子气体云,大体积气体云由于自身引力而不稳定造成塌缩,这样恒星便进入形成阶段。

约135.5亿年前:已知最古老的星系诞生。

大爆炸之后约1.5亿~8亿年:宇宙的再电离阶段(reionization),宇宙中充满着等离子态的中性氢,宇宙不断膨胀的过程中,质子和电子结合成氢原子,整个宇宙呈中性态(今天的宇宙空间是高度电离的,也就是说,宇宙在那个时期必须经历一个由中性态到电离态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开始则有宇宙中诞生的第一颗恒星发出的第一束光照亮宇宙的那一刻开始)。

约135亿年前:最早的恒星出现,可能全部是双星系统。最早的星系也开始形成。

约134亿年前: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形成。

约133亿年前:第一批恒星出现,宇宙雾/电子云(指第一代恒星开始发光,在恒星周围的气体中产生的电子薄雾)开始形成。

约132亿年前:引力开始在局部区域战胜扩张力的作用,开始将物质聚集为球状结构。大爆炸之后4.8亿年,已知最古老的星系出现,其体积仅为银河系的百分之一,距离银河系约132亿光年。

大爆炸之后约4.8亿~6.5亿年:恒星诞生率是今天的10倍。

约131亿年前:宇宙诞生后约6.3亿~6.4亿年(一说6.25亿年),伽马射线暴GRB 090423爆发,可能源于一颗恒星的死亡。这次爆发持续了大约12秒。

约130亿年前:最古老的黑洞之一—— CFHQS J2329-0301诞生,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5亿多倍。星团“梅西叶30”(Messier 30)形成。

约129.3亿年前:大爆炸之后约7.7亿年,类星体ULAS J1120+0641出现,其辐射功率由一个质量巨大的黑洞推动,达到20亿倍太阳质量;此时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中性氢,说明宇宙的再电离过程还没结束。。

约129亿年前:超过银河系一半大的巨型放射状“斑点”(The Blob)出现。此“斑点”现有的照片极为模糊不清,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可能是巨大黑洞所造成的离子化气体,也可能是星系形成前的气体结构,或者是两个年轻的星系碰撞,不然就根本是一个有着400亿太阳质量的巨型星系。根据许多宇宙形成的理论,在这么早的时刻,宇宙不应该有这么巨大的星际结构。(莫非是创世之初的Azathoth被拍到了?)

约128亿年前:宇宙雾完全形成,黑暗时代结束。伽马射线暴GRB080913爆发。

约127.5亿年前:大爆炸之后大约9.5亿年,一些超大质量黑洞已经出现。

约127亿年前:大爆炸之后10亿年,星系间气体温度约为8000℃ 。在红移值z=5.3处存在一个大质量星系的“原星团”(其时间仅在“大爆炸”之后10亿年),占据一个直径超过13百万秒差距(400万光年)的超致密区域,富含分子气体和年轻恒星;其性质与星系形成模拟的预测结果一致,说明该“原星团”将演化成一个大质量星团。现有观测极限(最高红移天体)。宇宙10亿岁时,已经有约3000万个黑洞形成。

约127亿~102亿年前:大爆炸之后10亿年到35亿年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宇宙变暖”期。在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后约10亿年时,宇宙中气体云的温度约为8000摄氏度,但在大爆炸后约35亿年时,它们的温度升高到约1.2万摄氏度,说明存在一个“宇宙变暖”的时期。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之后不断膨胀,这个过程中温度应该是不断下降的。因此,这段“宇宙变暖”时期应该有某种热量来源。研究人员认为,“宇宙变暖”与类星体有关,它们发出的紫外线会与气体云中的氦气发生反应,使温度升高。当氦气消耗殆尽后,宇宙才又重新进入一个冷却时期。

约125亿年前:宇宙诞生约12亿年,特大质量黑洞的第一个迅速生长期;此时的黑洞只有后期所观察到的特大质量黑洞的约十分之一大小,然而它们的生长速度要比后来几次活跃期快很多。最早产生的第一批黑洞在宇宙只有几亿岁时就开始了全盛生长过程,它们中很多只有太阳质量的100~1000倍,这些黑洞和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也有关联。在第一个12亿年的生长期之后,还有下一个生长期,持续了仅1亿~2亿年。

约123亿年前:“婴儿潮”星系以每年4000颗的速度产生恒星。

约122亿年前:已知最大的γ射线暴爆发,强度超过1000颗太阳,距离地球122亿光年。

约122亿~97亿年前:已知8000多个星系中的1000多个在此期间形成。

约120亿年前:类星体APM 08279+5255(距离地球约120亿光年)附近存在着宇宙中最大的“贮水池”,由水蒸气组成,以云状物存在,含水量约有10万个太阳质量,相当于地球上水量的140万亿倍;与一般星系相比,它的密度高出1至2个数量级,温度高出5倍;在类星体APM 08279+5255的中间,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约有200亿个太阳质量,它发出的能量相当于整个银河系的6.5万倍,这些能量以红外线和X射线的形式存在;这个“贮水池”含有很多物质,如果它最终全部被黑洞吞没,那么它的尺寸将是现在的6倍那么大;来自这个类星体的光谱信号可能是宇宙不足16亿年时发出的,这表明水在宇宙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球状星团NGC 6522(迄今银河系内发现最早的球状星团)中存在约8颗“旋星(spinstar)”,其表面旋转时速达到180万公里。旋星可能是宇宙中最早的恒星,形成于137亿年前大爆炸之后的短暂时期,是质量超大的恒星,重量达到太阳的8倍以上,寿命非常短暂,仅存在不足0.3亿年;它们的旋转运行速度非常快,时速达到161万公里以上,相比之下,太阳表面的旋转时速大约7200公里,银河系内超大质量恒星通常情况下旋转时速为360000公里。旋星高速旋转导致它们的内层和外层气体层之间产生重叠,形成的层叠核子反应产生放射性氖元素,将释放铁原子和其它重原子碰撞的中子,从而形成锶和钇。旋星死亡之后,这些重元素将形成新的恒星孕育灰尘云,并最终形成NGC 6522球状星团中的恒星。旋星快速旋转形成并传播重元素遍布宇宙的时期要超过之前的预想,旋星的快速旋转还可产生超出预期的伽马射线暴。快速旋转的旋星可比较慢的旋星更明亮,这将潜在有助于解释宇宙早期神秘的“消电离作用”(宇宙早期氢气曾遍及宇宙,并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4~9亿年被电离成为质子和中子)。旋星在恒星风作用下的进化历程中损失了质量,这将有助于解释宇宙早期超大质量恒星的痕迹为什么现在无法观测到。

约120亿~117亿年前:星系形成(其起源形式可能是类星体),宇宙进入最强烈的恒星爆炸性诞生阶段,宇宙温度摄氏零下263.85度。银河系中大部分处于中央区域的球状恒星群形成。

约117亿年前:莱曼-阿尔法云团(LABs,一种闪亮的巨大氢气云团)陆续诞生。

约112亿年前:水分子形成和存在的必要环境已经存在。

约110亿年前:暗能量已经存在。宇宙中大多数星系呈圆盘状。“早期宇宙炮弹星系”(一种超密集星系)诞生,其内部充满“年迈的恒星”,其质量与银河系差不多,但直径仅为银河系的十分之一(一说千分之一)。已知年代最久远的超新星爆发,可能属于宇宙诞生初期最早的一批超新星爆发事件。

约110亿~80亿年前:许多圆盘状的小星系通过不断碰撞和合并,逐渐形成了椭圆状的大星系。

约107亿年前:星系团形成,恒星形成达到峰值。

约102亿年前:大爆炸后35亿年,星系间气体温度至少有1.2万℃ 。

约100亿年前:银河系球形天体区域中螺旋星系盘形成,这一时期是银河系与另一个星系进行合并的最后阶段。位于大熊座方向的星系SMM J1237+6203形成并发生了一系列能量巨大的爆炸,这种爆炸每隔数百万年发生一次。爆炸帮助气体逃脱星系的引力束缚,把新恒星形成所需的气体驱散开来,有效控制了星系的生长。这种巨大的能量流可能由从该星系的黑洞里逃逸出来的碎片造成,也可能由超新星产生的强风引起。气态巨行星CoRoT-17b形成,公转轨道周期3.7天。

约97亿~87亿年前:恒星诞生最活跃的时期。

约90亿年前:大星团中心的最亮星系几乎跟它们今天的同类一样大,这意味着这些“最亮星系团”在“大爆炸”之后约50亿年时间已经生长到超过其最终恒星质量的90% 。仙女座星系开始形成—— 两个星系(一个应该比银河系略大,另一个比银河系小3倍)开始发生碰撞,撞击之猛烈在本星系群的历史上都属罕见,以至于剩下的物质不停转动,最终形成了仙女座星系这个巨型圆盘;这一撞击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物质被喷射出来,形成了大小麦哲伦星云,它们的成分中气体含量丰富,属于不规则星系。

约90亿~60亿年前:恒星HIP 13044及其所属的希勒米星系被银河系“吞噬”。

约80亿年前:银河系球状晕中的Ⅱ型恒星诞生。宇宙中的星系合并事件从此开始大幅减少,但发生频率仍然很高,并一直持续到约40亿年前。疏散星团NGC 6791诞生。

约77亿年前:宇宙中存在着可能是史上最大的星系群2XMM J083026+524133,质量为银河系的一千倍。

约75亿年前:γ射线暴GRB 080319B爆发。

约70亿年前:巨型星系团SPT-CL J0546-5345的质量已达到800万亿个太阳质量[差不多和今天的后发座星系团(已知密度最大的星系团之一)相当],包含数百个星系。

约60亿年前:今天近一半的螺旋星系,包括银河系,它们在此时都呈现出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此时宇宙中有太多的奇怪星系,数量比现在所看到的多得多。

约56亿年前:类地行星HD85512b(距地球约36光年,围绕黄矮星HD85512运行,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6倍,表面泥泞、炎热,重力是地球表面的1.5倍。)所处的行星系形成。

约55亿年前(一说60亿年前):宇宙膨胀开始加速。此前,宇宙膨胀一直在减速。仙女座星系最终形成。

约50亿年前:类星体HE0450-2958活跃。

约47亿~45.7亿年前:一颗大质量恒星发生爆炸,太阳系开始形成。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岩石最初并不像现在这样坚硬,而是更像软糯的棉花糖,这些“棉花糖”经过无数次撞击后,变得越来越硬,直到磨练成现在的岩石;太阳系中的首个固体物质原本极端脆弱而且孔隙很多,就像软糯的棉花糖一样;在宇宙极端动荡的时期,该固体物质不断被压紧,成为更坚硬的岩石,这些岩石随后成为地球等岩状星球的基本组成部分。“吉林陨石”的母体小行星诞生,直径约440千米。星云气体耗散之前,火星就已经开始生长,当时直径约100公里的“微行星”(如球粒状陨石的母天体)仍在形成中;形成初期的火星吸积生长速度非常快,在200万年或更多的时间里就达到了其目前大小的约一半。

约45.682亿~45.67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并以220~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公转,每隔3500—4000万年穿越一次银河系平面,公转一周约2.25亿~3亿年,称为银河年。原始地球形成并进入太古宙,其平均球半径6956公里,表面积比今天大1.28亿平方千米;最初一个地球日只有大约五六个小时。土星光环开始形成。

约45.67亿~35亿年前:火星诺亚世至西方纪时期,火星表面存在大量液态水。火星气候除了周期为10万年的变化外,每隔100万年还会发生一次更为剧烈的全球性改变。这种气候的周期性动态变化过程不但出现在火星上,在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上也普遍存在,直到现在。火星哥伦布陨石坑于诺亚世期间形成。

太阳系形成后:太阳系各大行星形成时,天王星、海王星与太阳间的距离只是现在距离的大约一半。约300万年里,名为星子的小型岩石天体开始在初生的太阳系中循环。约6.5亿年里,海王星比天王星更接近太阳。金星形成后的10亿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可能拥有海洋。太阳系形成早期,木星吞噬了自己的至少20颗卫星。约7亿年后,木星和土星发生共振,导致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开始变得不稳定,它们逐步从初始轨道向外移动,而有的行星如木星则向内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引力的拉扯,太阳系外围一些冰状天体被弹射到更靠内的位置,其中一些便停留在小行星带上,形成了如今小行星带的冰状外沿。

约45.15亿~44.15亿年前(一说44.5亿年前。更具体的时间很可能是在45.05亿年前。又说为太阳系诞生后3000万年即45.37亿年前,又说为太阳系诞生后1.5亿年):一颗大小与火星相当的行星“忒伊亚”(又名“俄尔普斯”)撞击原始地球。这场撞击历时不到24小时,导致地球的温度高达7000摄氏度,这次撞击使得地球熔化,产生了一片岩浆海洋(Magma Ocean)覆盖地球,并让铁和其它金属沉到中心,形成地核。地球和忒伊亚迸飞出去的碎片形成月球和多个特洛伊卫星,月球在随后的1000万年里完全成形(月球是在地核形成至少1600万年后形成的)。又说地球和月球是2颗像火星和金星一样大的行星发生猛烈撞击的产物,这两颗行星相撞时,都有一个铁核和包围在外面的硅酸盐外壳(岩石)。在这次撞击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地球的温度高达7000摄氏度。又说当时还形成了另一个较小的星球,这个较小的月亮直径只有约1000公里,是今天月球体积的约三十分之一,它存在了数千万年,这段时间里能在地球上看见两个月亮;两个月亮最终相撞,由于相撞时两者速度相对较低,结果合二为一;这次撞击应该发生在今天月球的远地一侧,并因此造成了月球远地一侧更加起伏不平的地貌,这次撞击还将大量的钾、磷和稀土等元素推向了月球的近地一侧。月海开始形成。

月球形成后不久:一颗小行星撞击月球南半球,形成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即今天的南极-艾托肯盆地(SPA),其直径约1500英里(2414.01公里),深度超过5英里(8.05公里)。这次撞击穿透了月壳表层,激起的物质散布到整个月球,并飞入太空;撞击产生的巨大热量还使部分陨石坑底部发生熔化,变成熔融岩石的海洋。位于南极-艾托肯盆地边缘的“阿波罗”盆地(Apollo Basin)在稍后一颗更小的小行星撞击月球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径约300英里(482.80公里)。

约45亿年前:恒星HR 8799形成。火星陨石“艾伦•希尔斯84001”在火星表面形成。陨石“大和691”形成。南非的一些钻石此时已经形成。

约44.67亿年前:地球达到了目前的大小。此时是在太阳系“出生”1亿年后。地球的整个形成期约为1亿年。地球无法在3千万年之内形成,而是在这段时期内快速增长,在约1千万年到4千万年之间达到其目前规模的2/3,然后这个增长过程减速,经历了另外7千万年才成长为今天的大小。所以地球的年龄应该是约44.67亿年,而不是之前估计的45.37亿年。

约44.17亿年前:太阳系中已知最古老的锆石在月球上形成。

约44亿年前:一颗巨大的陨星与地球相撞,撞击伴随的剧烈爆炸摧毁了地球表面的岩石,锆石由此产生。地球上可能出现了第一个海洋,生命可能已经诞生。在冷却并凝结为海洋之前,熔岩中大比例的水将迅速形成一种蒸汽大气,这一过程将持续几千万年的时间,意味着海洋早在44亿年前便开始在地球上搅动;即使在地幔中只有少量的水—— 比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还要干,也足以形成几百米深的海洋。

约43.6亿年前:月球可能到此时才真正形成;也有可能是月球到此时才完全固化。

约43亿年前:地球表面温度已较形成伊始下降了很多,已经有水存在(其存在形式可能为酸雨气候)。地球上的气候仍然十分恶劣,这直接导致后来形成于40亿年之前的陆地遭到严重侵蚀。此前地球完全处于一种混沌炙热状态,表面覆盖着一层由岩浆构成的炙热海洋,其中根本无法形成任何岩石;强烈的陨石撞击也阻碍了岩石的形成—— 那时地球遭受着极为频繁的外来天体撞击。

约43亿~39亿年前:月球沙克尔顿撞击坑形成。

约42亿年前:地球表面气候已不再是炙热如火,并出现了由火山喷发物质构筑的岛屿,成为最早的陆地。月球出现磁场。

约41亿年前:月球产生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岩浆活动,通过岩浆分离作用,形成了斜长岩月壳。火星遭受第5次特大小行星撞击,形成乌托邦撞击坑(Utopia crater,直径3.3公里),火星磁场从此消失。火星在早期几亿年的时间里先后遭遇了至少15次特大小行星碰撞,每次碰撞的威力都足以灭绝恐龙。火星磁场可能在遭受4次特大小行星碰撞之后就变得十分虚弱,最终在遭受第5次小行星碰撞后,火星磁场彻底消失。

约41亿~39亿年前:月球遭受到大量星子的撞击,形成众多撞击坑。

约41亿~37亿年前:火星处于温暖湿润的诺亚纪(Noachan)。火星现存最古老的表面(上面有很多大陨石与之相撞留下的陨石坑和庞大的水系)形成于这一时期。

约40.9亿年前:日后的陨石ALH 84001的母岩在火星形成。ALH 84001形成的时间恰好是在火星核心迪那摩及其相关行星磁场逐渐消失的时候。

约40亿年前:宇宙中的星系合并事件可能一直持续到此时。地球表面开始形成陆地。地球上的潮汐比现在高出1000倍,并以近500公里的时速向岸边推进。如此高速的巨能潮汐可以进入极远的内陆地区,给陆地造成巨大的灾难,每次潮汐的破坏程度都与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相当。后期重轰炸期(又叫月球灾难,地球受到大量小行星和彗星猛烈撞击的一个时期),地球遭到小行星猛烈撞击,至少25%的地壳在这次撞击中被融化;地球上大量飞溅出物质,其中一些可能到达月球。火星尚存在磁场,是由一个围绕着火星旋转的小行星(半径约75000公里)引起的。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月壳局部重熔,形成非月海玄武岩。金星拥有广泛分布的海洋、湖泊与河流。木卫四表面的大撞击坑形成。在月球形成后不久且在其核心变得坚固之前,它的外层漂浮着大量岩浆,正是在这一时期,地球得以牵引月球漂浮的外层,并使之扭曲,就像今天月球牵引地球的海洋造成潮汐一样;月球形状的这种“潮涨”导致了拉力最大的两极地区外层融化和稀释,而赤道附近的外层依然较厚、较丰满;可能月球地形的25%至40%是由潮汐进程造成的,这方面的证据仍保留在月球最远处高耸的外表里,月球最近处的证据已被随后的火山活动抹掉了。

约40~39亿年前:

约40亿~38.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命。从此直到现代,地球历史上估计发生过多达23次大灭绝事件。

约40亿~38亿年前:火星存在降雨和大量河流、湖泊。

约40亿~30亿年前:较年轻的一批巨大发光星系形成。太阳光芒只有现在的1/3 。水星熔岩活动时期。地球被那些与今天的单细胞细菌和微生物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低微细菌和其它有机物团统治着。

约40亿~25亿年前:地球上的水体基本上处于冻结状态。

约40亿~20亿年前:火星存在海洋。

约39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LHB,Late Heavy Bombardment,前后共持续了约5亿年),柯伊伯带物质进入太阳系内部,与各行星发生碰撞。火星北极遭到撞击,形成一个跨度8500千米的撞击坑,成为太阳系中最大的撞击坑。小天体大规模撞击月球,形成月海盆地,即雨海事件。一颗庞大的小行星撞击月球表面,使月球在数万年的时间里不断旋转,其远侧周期性地指向地球。水星表面的伦布兰特撞击坑(直径700多公里)形成。

约39~31.5亿年前:

约39亿~31亿年前:月球产生第二次大规模岩浆活动,月海玄武岩喷发,月海被玄武岩充填的次序为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静海、丰富海、澄海、风暴洋。

约38.5亿年前:大量彗星撞击地球,为海洋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水,也为生命的形成准备了有机物等条件。一说此时有外星微生物搭乘彗星来到地球,成为地球生物的先祖。

约38亿年前:有天文记录以来规模最大、亮度最高的一次宇宙爆炸发生,其在红外和可见光谱范围内的亮度相当于1000亿个太阳;爆炸发生一周后,高能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亮度依然维持在极高水平;这次爆炸起源于一个位于遥远星系中央的黑洞(距离地球约38亿光年),它在撕裂和吞噬一颗靠得太近的恒星时释放出强大能量束,划过38亿光年时空到达地球附近;之所以能在地球上观察到这么极端的亮度,是因为这次爆炸产生了一个强大的能量喷流直指银河系,从而把能量集中在一小部分天空,使得该恒星被撕毁38亿年后,其最后放射出的可见光和射线终于让地球人得以享见。火星尚十分温暖湿润。后期重轰炸期仍在持续,数以百万计含有丰富水分的彗星和小行星接连撞击地球,海洋开始形成。

约37.17亿年前:柯伊伯带物质质量约为现在的100倍。

约37亿年前:暗能量占据主导,宇宙膨胀开始加速。地球平均温度尚高于冰点。火星处于早赫斯伯利亚纪(Early Hesperian epoch),即火星历史的中间时期。火星尼里•帕特拉火山锥形成。

约36亿年前:围绕火星旋转的小行星撞上火星,火星磁场从此消失(消失过程仅仅数万年)。一说造成火星磁场消失的撞击发生在约40亿年前。

数十亿年前,一颗直径1600~2700千米的小行星以6~10千米/秒的速度、30°~60°斜角击中火星北半球,使得火星出现地形学上的“分裂”—— 北半球光滑平坦,地壳厚仅20千米;而南半球崎岖不平,地壳厚达50千米。该小行星的碰撞地点位于“伯勒里斯盆地”(Borealis Basin),撞击使该区域变成大小10600千米×8500千米的椭圆形平坦低地,而火星南半球则变成高地,比伯勒里斯盆地高数英里。而北部低地和南部高地之间的分界线就是阿拉比亚陆地平原,其奇特的地形既不是高地,也不是盆地。经过这颗小行星碰撞之后,在火星表面上一个美国面积大小的高地出现崩塌,而现今的阿拉比亚陆地平原(Arabia Terra region)就是美国面积大小的高地分解后向北部滑脱180英里(300千米)形成的。这处高地向南滑脱至现今的伯勒里斯盆地边缘。火星表面上最大的三个地形特征—— 伯勒里斯盆地、阿拉比亚陆地平原和高地地形的形成,事实上都是短时间内形成,由一次突如其来的小行星碰撞造成的。这场小行星碰撞导致了深度崩塌。这些低位地壳的岩石受引力作用,更倾向于流至盆地区域,引力作用使得火星表面的岩石向盆地位置进行牵引。这就好像小行星碰撞刚一发生,地壳便向低位盆地流动数百公里。

月球形成后约10亿年,特洛伊卫星分别撞上地球与月球。

约35.5亿年前:月球仍在喷发玄武岩。

约35亿年前:火星发生第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火星爆发全球性大洪水,众多沟壑在这一时期形成,水手谷沿地质断层开始形成;这一断层是由地质构造变化以及位于西部的塔希斯(Tharsis)巨型火山的不断增长所造成的,当熔化的岩浆从地壳涌入塔希斯山后,整个地区开始抬升,这时周边的地壳岩石不断被拉伸,直至断裂形成断层和裂纹;当裂缝展开后,地面就会下沉,同时,断层也为地下水的流动打开了通道,它破坏了地表,并且扩大了断裂区域;在水手谷的无数地方,险峻而且较新暴露的崖壁变得很不牢固,由此造成的山崩使峡谷变得越来越宽。火星的海洋于这一时期消失。月球背面最大的月海“莫斯科海”的西北部分形成。今天澳大利亚西北部皮尔巴拉地区的岩石形成于此时。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出现。

约35亿~33亿年前:原核生物出现。

约35亿~32亿年前:地球太古代海洋的温度不超过40℃,约在26℃~35℃之间。

约35亿~6亿年前:元古代期间出现了真核生物。

约34.6亿年前:能够产生氧的光合生物可能已经出现。地球上开始出现氧气,赤铁矿开始形成。

约34.5亿年前:地球磁场已经形成,其强度介于今天地球磁场强度的50%到70%之间。这个时期正好在生命发展的最早阶段,处于地球被星际碎片撞击和地球大气中充满氧气这两个时期之间。此时从太阳定期地抵达地球的辐射量,与现今最活跃的太阳风暴(solar storm)袭击地球时的能力相当;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北极光(auroraborealis),在此时能够在距今天的纽约市相当的纬度位置内观察到。

约34.4亿~28.4亿年前:月球再次喷发玄武岩。

约34亿年前:火星沙尔巴塔纳(Shalbatana)谷大湖(占地80平方英里,深达1500英尺,几乎跟美国和加拿大边界处的夏普伦湖一样大)形成。“原始汤”(primordial soup)时代,单细胞生物出现,主要以原核生物形式存在。

约33.5亿~30亿年前:4个的不同星系群相互撞击合并,最终形成了星系群“阿贝尔-2744”(又称“潘多拉星系群”,距离银河系约30亿光年)。

约33亿年前:地球上第一个大规模的钻石形成期。

约33亿~28亿年前:地球上现有生命体的全部基因种类中,大约27%的基因种类在此期间基本定型。

约32亿年前:地球已有固态内核。地球磁气圈已经存在,且已强到足以保护地球免遭太阳风暴的毁灭性破坏。也就是说,地磁场强度此时已与今天相当,或至少有今天强度的50%,一般是40~60微特斯拉。保护性的“磁茧”可能也已经存在。

约31亿年前:月球的火山活动停止,月球的地质演化进入停滞状态。此后月球可能再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也再没有新的岩石产生。月壤开始在太阳风200万~500万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

约30亿年前:地球上真核生物可能已经出现。地球生命体内的基因获得“戏剧性”的大规模发展,原始生命进化出了从阳光中获取能量的更有效方式,使得微生物生态系统戏剧性扩张,在规模上更为庞大,在结构上更为复杂(在地球上现有生命体的全部基因种类中,大约27%的基因种类在距今33亿年至28亿年间基本定型。);基因种类之所以大量增多,可能是当时的细胞生化过程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或许包括“电子传递”等细胞膜内电子活动等重要生物功能,这类功能至关重要,它使植物和一些微生物能呼吸氧气,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汲取能量;科学家们把这种以“电子传递”为代表的生物化学发展时期称作“太古代扩张”;“太古代扩张”之后5亿年左右发生了“大氧化事件”,地球大气层含氧量突然增加,导致厌氧类原始生命大量灭绝,“个头更大、更聪明”的需氧生物成为主流生命,引发了地球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变化。月球尚有水存在。此时月球的岩石圈已经冷却和固化,现在的月球基本上保留了凝结时的形状。月球凝固时的自转周期为3.652天,月地距离比现在的月地距离近2.2倍,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轨道周期之比约为2.2:1,很接近于共振。火星进入西方纪(Hesperian epoch),温暖湿润时期结束。火星地质进入不活跃状态,直到现在。源自地下水的火星表面最大的水体大部分被冻结或蒸发,之后的一个漫长时期,火星上下起了断断续续的细雨和露水。来自同一个天体的陨石“Sheltered Rock”和“Block Island”几乎同时(间隔不超过几秒钟)坠落火星。但此时火星表面仍有大量湖泊和地表径流。

约29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蓝细菌首次出现。

约29亿~27.7亿年前:地球上氧化性大气出现。

约29亿~26亿年前: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是连在一起的,称为胶辽古陆。

约27亿年前:地幔温度比现在高300℃ 。

约27亿~25亿年前(一说24亿年前):“大氧化事件”,地球大气圈中氧气含量明显增加。镍元素数量急剧下降,有效降低了地球大气中甲烷的生成。此时蓝细菌已经进化了约3亿年。

约25亿年前:地球进入元古宙。此时海陆分异已很显著,浓度很高的氧气已在海洋和大气中存在。地球大气中的氮含量是今天的两倍,这是保持地球温暖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在大约25亿年前,即使太阳光线比现在微弱许多,但地球并没有被冰雪覆盖,在学术界,这个问题被称为“弱阳悖论”。地球火山喷发大规模停滞,这可能造成了其后“雪球地球”的出现。月球背面的部分区域可能仍有火山活动。月球背面“莫斯科海”的东部形成(莫斯科海东部至少到大约25亿年前一直有火山活动)。地球大气含氧量逐渐升高。

约24亿~23亿年前:“雪球地球”时期。

约23亿年前:地球历史上第一次氧气浓度增加事件。

约21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可能已经出现于加蓬的弗朗斯维尔,这些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化石呈扁圆盘状,直径约为5英寸(12.7厘米),有扇贝状外缘和辐射状条纹—— 并不能归属于任何复杂单细胞生物或早期动物的范畴。

20多亿年前: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在原始流浆中诞生,这代表了一个根本不同的进程进化。我们今天知道的多细胞生命(比如使我们的地球更优美的枫木、霉菌、蘑菇、老鼠或人类等)的多样性就起源于这种有机物。

约20亿年前:地球已经具有一定氧含量的大气圈,水圈也基本形成。地球达到冰冻的温度。月球曾受到一次重大的加热事件,相继形成爱拉托逊式辐射撞击坑及哥白尼式辐射撞击坑。在各类小天体不断撞击和太阳辐射作用下,形成覆盖月面的月壤。火星仍存在液态水,火山活动或陨星撞击形成的火星矿物被液态水改变,形成了水合二氧化硅。火星水手谷的主要地质活动开始告一段落,此后基本停止增长。南非维勒德福特陨石坑[即弗里德堡陨石坑,位于南非中部自由州省的弗里德堡城,在约翰内斯堡西南部约60英里(96公里)处]形成,直径186英里(300公里)[一说155英里(248公里)],号称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也是地球上年代最久远的陨石坑之一。造成这次撞击的陨石可能来自彗星或者某个行星,撞击时的速度应为每小时4万至25万公里之间。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水(保存在南非地下约3000米的岩缝中。研究人员还在水中发现了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态环境中仅靠吸收岩石解析到水中的无机矿物能量为生的微生物,它们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形成。

约19.3亿年前:形成华北克拉通北缘徐武家辉长苏长岩和凉城花岗岩的岩浆作用发生于此时;徐武家辉长苏长岩岩浆可能起源于亏损地幔(如软流圈),经历了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凉城花岗岩是围岩变质沉积岩(孔兹岩系)深熔作用的产物;两种岩浆对彼此的形成有物质贡献,代表本区存在壳幔相互作用过程;本区19.3亿年前后可能存在过一次类似于现代洋中脊俯冲作用的过程,形成了特色的岩浆作用和超高温变质作用;这次俯冲作用以18.5亿年前后华北克拉通的最终拼合稳定结束。

约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大量真核生物出现。

约18.5亿年前:华北克拉通最终拼合稳定,俯冲作用结束。

约18亿年前:火星进入亚马逊世时期。南极洲麦克默多干谷(McMurdo Dry Valleys)地区火山喷发,形成迷宫般的玄武岩地貌。加拿大萨德伯里陨石坑形成,直径约250公里。

约17.8亿~17.7亿年前:华北克拉通在此期间分布着一期大型基性岩墙群(也称太行-吕梁岩墙群或华北岩墙群)。

约17亿年前:澳大利亚西部的舒梅克陨坑(旧称爱尔兰人陨坑)形成。

约17亿~12亿年前:地球上第二个大规模的钻石形成期。

约16亿年前:地球生物出现第一次体积大增长。真核细胞出现。此后大约2亿年的时间内,真核生物从肉眼不可见的尺寸,一跃而进化成一角硬币大小。

约15亿年前:火星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地球板块运动暂时停滞。

约14亿年前:多细胞真核生物出现。

约14亿~10亿年前:其地层中含有蠕虫痕迹,后生动物可能已经出现。

约13亿年前:“蓝田生物群”所在的安徽休宁一带此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约12亿年前:进化史上一个氧气浓度增加的关键点出现。一些远古细菌已在进行较复杂的氧化反应,说明此时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已经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此前科学界根据一些化石证据认为,在距今约23亿年前和约8亿年前,地球上曾出现过两次氧气浓度增加事件,其中约8亿年前的那次氧气浓度增加事件推动了简单生物向复杂生物的进化,最终形成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现有的各种生物。但最新发现认为第二次氧气浓度增加事件其实发生于约12亿年前)。今天英国斯托尔半岛的乌拉铺高地港口的位置遭到小行星撞击,撞击坑宽13千米,爆炸能量相当于1000枚核弹。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分化。

约12亿~10亿年前:真核多细胞藻类出现。

约12亿~2亿年前:地球温度变化特别剧烈,忽冷忽暖。

约11亿年前:罗迪尼亚超大陆(Rodinia,新元古代超大陆)形成,北美洲位于罗迪尼亚的中心,北美东岸紧连着南美的西岸,北美西岸连接着大洋洲大陆与南极洲东部。北美中部的裂谷从五大湖开始一直到德克萨斯州,贯穿了整个北美大陆;裂缝在地表从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等州附近,一直延伸到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富兰克林山脉。地球的气候处于大冰期。动物和真菌分化。

约11亿~8亿年前:地球上掀起一次强大的造山运动,使得该时期以前的岩石褶皱变质,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地台基底。此后,全球至少经历了一次最为广泛的冰川作用,这次冰川作用使得扬子台形成了复杂的古地形。

约10.2亿年前:印度Purana盆地群(位于印度中北部新德里的南部,是一些横跨数千平方英里的平坦的地表凹陷)形成。

约10亿年前:与一个富含气体的小星系合并让椭圆星系NGC 4150得以拥有形成新恒星所必须的物质。地球上一天有18个小时,一年有大约500多天。北美洲大陆东侧纵横南北的格伦尔造山带发生。后生植物出现。低等生物向湖相的藻类细胞生物转变的发生至少在此时便已经开始了。真核生物可能已经登陆,它们似乎曾是生活在淡水中的简单真核生物,而且也许有时会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火星表面可能存在着河流。火星的一颗卫星分裂成两半,撞击火星,形成一对撞击坑。随着月球的内部降温收缩,月球的外壳上开始形成了裂缝,月表开始收缩,这一现象时至今日仍在继续。

博科园

文/宇宙传奇纵横天下、umax999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