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的代价——基于对新事物的适应性

今晨,强迫自己去听Linkedin课程。回顾昨日的挫败感以及到留学困境,不断评估自己的转专业之路以及留学之路。

想写一些东西给工作几年想专业的人,一些不同于其他鸡汤般励志的经历,谈谈我对换行的看法。注意,这里有几个前提,基于我的情况。

1、如果你对你想转换的领域不是极端感兴趣或者你并不是一个偏才。(这条的重要性和第一条同样重要)

1、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3、如果你对新事物的适应周期比一般人长。

4、如果你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必须搞清楚其逻辑,第二步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第三步才是前期知识进入回报期,你才开始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得心应手。

5、如果你无法承受自学时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的心理挫折。

6、如果你惜话如金,不愿意说一句废话,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4、7、如果前几条你都符合的话,那么回到第一条,说明你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对于换专业的决策,你得谨慎考虑。

说说我的情况,离开家乡去省城读大学(调剂到广告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去北京读研),进入一个新的专业(我调剂到MBA,其实我想读MPACC);来到一个新的国家(荷兰,MBA的商业分析方向)。

写到现在,我居然改变了我写此篇文章的一个结论:不要轻易尝试变化。但勾勒出时间线后,我发现,每一次变化其实都把我带到了新的领域,我对新领域的first bite越来越广。

回到主题,谈换专业。在以上几个条件下,我谈谈弊端。

1、转变成本很高。金钱成本不提,时间成本,心理压迫成本才是关键。如果你仅仅因为现在的状态不是你当初的第一选择而轻视无视它后,你毁掉的是你的生活。我刚进入本科,我调剂到广告,我的第一志愿其实是英语,我对于新事物极端心理排斥,加上不熟悉的水粉画让我彻底找不到自信感,同学都比我画的好,设计课都比我有创意。我连完成作业都有困难,更不用说创意了。大一大二素描、水粉课让我彻底对人生失望。大三的广告设计课,PS课让我再次对PS绝望,对于PS的无力感让我现在也对各种图像处理软件排斥。我深深感受到我对新事物的反射弧这么长。后来,我因为在工作中受挫,主要是感觉工作大多数流水线,对质量的要求不高,同时来自同僚的压力。让我思考是否是专业引起的,所以,我决定换会计专业,因为会计好找工作,而且比广告学更受到人尊重。现在想想,在一个环境不努力做好,就想换。这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会带给你巨大的长期问题。

2、领域门槛高。专家、在这个领域混迹几年的人,你的同学,都不会因为你是新手而稍微指点一下你。即使他们偶尔发一下善心,有些人根本无法从你的角度去想象一个问题,还会因为你的新手问题而觉得你很笨。更进一步,你想问一些深入的为什么问题,往往他们也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它就好。记住它就好。不要问为什么。这对于我这个极度希望知道其后逻辑的人非常不适应。

3、心理压力。群体压力和自我压力交错。群体压力主要是周遭的人都比你会,而你想了解清楚其后逻辑的时间根本没有,否则你根本跟不上进程。自我压力来自群体,也来自于你的标准和追求,你想快点进步,但每一步都建立在血淋淋的试错中,与老手同步学习的时间越长,你的差距越多。如果你执着于内部故事的话。(我是不是应该倡议开设一门基础课:背景知识学习。话题关联:逻辑推理对学习的帮助。)到目前,当我学习R语言时,被老师的教学方法受挫以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我知道了,我可能又想回到本科传播业了。我想申请美国传播硕士或者博士。目前,我找不到我想学习的商科博士方向,而且我不太喜欢很多东西都必须与商业联系,我想研究人性,但心理学硕士需要很多统计的课程。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专业的代价——基于对新事物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