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强大的五个误解

前言

许多人都认为心理强大的人,不会想要谈论自己的消极感受,甚至不会有太多的负面情绪。他们对他人和自己,都怀抱一种“我看着你们真矫情”的心态,觉得是内心还不够坚强。
但这是真的吗?负面情绪是矫情吗?不抱怨才是坚强吗?

1、坚强的实质是心理韧性(resilience)

人们往往会对坚强存在误解,比如认为变得坚强就是变得更加冷漠。下面列举一些对坚强的迷思,在尝试自我提升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么有陷入误区。

  • 误解1:认为“坚强”是天生的。

  • 澄清:有些人认为坚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并且无法改变:出生时有多坚强,以后就会有多坚强。每个人都可以在情绪、行为和认知层面发展,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只是变得更坚强就像改变坏习惯一样,需要不断练习和持续的努力。

  • 误解2:认为”坚强“=”能控制一切“

  • 澄清:控制一切是不可能的,即使规划再仔细、有再多资源,还是会有不受控制的事发生。坚强者也做不到”控制一切“,他们只是更能关注并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而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

  • 误解3:认为”坚强“=变得有侵略性,能对人颐指气使

  • 澄清:坚强的人注意个人边界,因此他们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意见,在有些时候他们看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边界而并没有随意向他人妥协。但坚守原则的方式可以是温和的,而不代表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或侵略性的方式。

  • 误解4:认为”坚强“=面对逆境时不会有任何负面情绪

  • 澄清:面对困境,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情绪反应。坚强的人不代表不会经历失望、彷徨、焦虑等负面情绪,也不代表面对的逆境就比别人少,只是他们最终能面对情绪并妥善地调节和管理情绪。

  • 误解5:认为”坚强“=不表达脆弱

  • 澄清:许多人认为坚强就是不对任何人表达脆弱,是因为把表达脆弱于懦弱等同。但正相反,表达脆弱是有担当的表现,他代表人们正视当前带来困扰的问题,而不是逃避或掩盖。此外,表达脆弱还能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

既然坚强不代表掌控一切,也不代表逞强和毫无情绪,那么,坚强到底是什么呢?坚强是指,在面对生活中总会出现的打击后,让我们依然能恢复的能力,即”心里韧性“或”修复力“
心理学家将心里韧性定义为:个人良好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在经历了同样的困境后,为什么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更容易过上糟糕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却能走向成功?他与人们身上的心理韧性有关。
但想要提升心理韧性、变得坚强,不代表你要变得更强硬。我们将介绍两种方式,他们看似柔软,却能提升我们的心理韧性:暴露脆弱和学会接纳

2、柔软与坚强并非对立,用柔软的方式走向心理强大

  • 为什么说暴露脆弱能让我们更坚强?

脆弱指的是面对不确定性、风险以及情感暴露时,我们容易感受到的一种不舒服的情绪状态。
令我们感到脆弱的时刻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事实的暴露与情绪的吐露。事实的暴露即将与自己相关的秘密的事实告诉另一半,比如自己面对的困境、犯下的错误、感到羞耻的经历,或者不为人知的弱点等等;而情绪的吐露则是在感到虚弱、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将你的感受告诉另一半,或向ta寻求帮助。

无论是说出自己的秘密还是吐露不好的情绪,我们让对方知道的都是在自己看来不够“好”的事情。在一些人看来,这会带来羞耻感,或是引发他们对“我可能被对方嘲笑”的焦虑,但暴露脆弱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比如,暴露脆弱能让我们更好地调节负面情绪,减少对解决问题的阻碍。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表现出脆弱,例如愤怒。比如,在亲密关系当中,那些不允许自己脆弱的人,在感到脆弱的时刻,会对那些令他们产生恐慌或羞耻的人表示愤怒。而且这种脆弱时的表达常常是对人不对事的,反而不利于冲突的解决。

此外,暴露脆弱能帮助我们获得更贴切处境的反馈。选择伪装和掩盖脆弱,会让与处境相关的人并不了解脆弱者面对的情况,也就没办法给出真实的反馈,比如,如果工作场合错误地承接了超过负荷量的工作,却不去和领导说明,那么就有可能被给予更多工作,而不是当前情况下所需的减少工作量或是工作指导。

有时,暴露脆弱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愿意暴露脆弱的人在遇到困境时,能更无负担地向他人吐露,从而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支持。而且,暴露脆弱更能赢得人们的信任,那些保持脆弱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一个群体最受欢迎的几个人之一。因为他们往往更放松,在人际间更随和,也显得更完整和真实。在这样的人面前。其他人也会感到更小的压力,不需要担心“冒犯”,也清楚自己的脆弱不会“被评价”,这种真实会让其他人更容易信任。

  • 为什么说学会接纳能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什么是接纳呢?接纳并非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而是指人们在理解自身或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前提下,依然能对整体感到满意
    学会接纳能让我们变得更能对当前的情况作出适当反应。当痛苦产生时,一味抵抗痛苦只会让我们的注意力局限在痛苦上,而没有办法后退一步更清楚地看到全局,反而可能对当前的情况作出错误的评估和反应;而接纳当前的状态、承认并接受痛苦,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多时间和资源, 去对当前的情况作出更合理的规划。

3、为什么表达脆弱和学会接纳并不简单?

  • 因为人们对控制感不切实际的追求
    对于一些从来不表现出脆弱的人来说,他们讨厌不确定的感觉,追求一种可控和确定的状态。当我们不允许自己脆弱的时候,我们只暴露那些“安全”的信息和情感,如此,一切看起来都仿佛都不会失控。但其实,所谓的稳定只是表面的,每个人都无法永远保持这种虚假的安全。当这段关系真正遇到挑战和问题时,由于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和联结的不深入,反而会不堪一击。

有些人拒绝接纳同样是存在对掌控的幻想,他们认为自己只要不断自我苛责,就一定可以变得更好,认为只要掌控自己就能控制一切。但在自己努力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能在一件事上成功。不接纳现状并不能带来成功,只会创造更多挫折感。

  • 因为人们对完美不切实际的追求
    无法接纳的背后也可能是因为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认为只要有一点缺陷就不可接受。有些人用完美主义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苛求别人。然而,由于完美无法实现,对完美不切实际地追求也只是浪费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而由于人们常以己度人,因此无法接受自己不完美地人,也认为他人无法接受自己地不完美。因此表达脆弱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他们害怕一旦暴露了自己地脆弱,他人就会因为自己地不够完美而离开,也就失去了别人的爱。但首先,别人未必像他们一样用完美作为标准;而且,人们很难无时无刻地在亲密的人面前表演,再怎么掩饰也会有揭露真相的一天,暴露脆弱只是更早让两人面对真实的彼此。如果对方无法接受真实的你,那ta迟早也会离开的。

4、如何培养这两种的坚强

之前提到,坚强不是天生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尝试学会如何变得更加坚强

  • 如何学会表达脆弱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循序渐进、预先设置谈话的边界、设想脆弱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你不确定脆弱会随之带来的后果,那么可以预先做好准备,从小的暴露开始,比如告诉对方你曾经犯过的一个小错误,试探对方的反应,随着对方的反应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暴露程度。当你要开启困难的对话时,事先设置好边界:比如你可以明确表示,让对方仅仅是倾听、而不需要立刻做出回应;或者表示你需要对方再哪些方面给予你建议。

你也需要通过你对对方的了解来预计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确认如果有不希望的后果发生,自己也是可以承担并接受的。

其次,不要让脆弱变成宣泄,也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对方身上。脆弱并不等于发泄。当你要陈述自己的事实和情绪时,试着用平静、真实的方式去表达;如果你的确需要发泄,也请事先说明“我现在真的需要发泄情绪”。最终,我们能够很好地表达和回应脆弱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因此,你可以对他人抱有希望,但不要将对方当作救命稻草,或者将对方作为改变的唯一力量。最终,他人只能给到你回应、支持和建议,但是改变依然需要自己的努力。

此外,承认和尝试交流你对于脆弱本身的恐惧。有时候,表达脆弱可以从告诉对方你有多害怕脆弱开始。在做好准备后,要试着选择对象作联系和尝试。你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朋友和家人,比如哪些平时再听你说话时,虽然不那么赞同你的想法,但依然会温和回应你的人。

最终,允许自己脆弱的关键是自我价值感。只有当你完全接纳自己,就会不再害怕,能够坦然承认过去的经历或者情绪的起伏,而不认为他们是令人难堪的;你也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相信,即便表现出脆弱而没有得到回应,依然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去接受和承担这样的后果。

  • 如何学会接纳

首先,试着更全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而不是凭借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中的某个表现”来做评判。举个例子,平时你对朋友很耐心,但今天你遇到很多倒霉的事,很烦躁,于是对朋友很刻薄。但这不代表你就是个刻薄的人,这只能说明你“心情不好时会刻薄,但总体上依然是个温和的人”。学会整体地评价后,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暂时、间歇的负面状态而过度焦虑。
其次,试着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短处”。把你不喜欢的特质或表现列下来,试着找到他们的长处。记住,随着情境的变化,有些“问题”可能不再是问题,反而是优点。比如,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太过注意细节”,也许可以尝试做一份校对的兼职。有时找到合适的情境比徒劳的改变更重要。
最后,平时可以多接触一些与我们自己并不相同的人。比如与和自己观念不太一样的朋友、家人聊聊,去听一听跟自己不一样的声音、观察与自己不同的生活。逐渐的你会认识到不同和分歧确实是存在,并且“与我不同”不代表观点和人们一定是丑恶或错误的。最终这能帮助你接受自己身上、可能从前没有被承认过的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心理强大的五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