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还没来,你怎么明白。

那张欠后来的电影票,在电影上映三天后我还给了她。

我们一起去看了关于后来的故事。

大多数人在影评和剧透时评价主演的三观,评价导演的故事,收到很多人的消息,只说平平,不算什么太好看的。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田壮壮老师的最后那封信读的泣不成声。电影结束,已是凌晨,我向着家的方向边走也边停不下来的泪流。

网上看到关于刘若英演唱会大合唱《后来》,哭到泣不成声,我总觉得或喜或悲能够让人那么心伤,大概是真的太触动了。电影里的小晓大概就是很本真的她吧。

为什么年少时,一定要让心爱的人受伤。

为什么男主角在最后都娶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姑娘,这样才让他们的故事更透彻嘛。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总是选择奋不顾身,在那段奋不顾身的岁月里,记忆总是最值得珍藏。

见清对小晓说:幸运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在北京城里的蜗居生活,我们好像都有过,一心只想成功的想法,我们也都有过,可是最后两个人再一次遇见,时间过去了那些年,世界也早已只剩下黑白。

因为见清说:如果我们分开,那我们的世界就再也不会有颜色。

大概看多电影的缘故,开始的那一刻就知道,爱的轰轰烈烈的男女主角,到最后总是不会在一起,那一幕看完,我只记得告诉身边的那个人:珍惜。

我坐在家里,看着太多文字记录的电影故事,好像脑海里回放了一遍,为什么相爱的人到最后总是会忘记在一起的初衷,小晓虽然一心想嫁北京人,到最后决定和见清在一起时大概就只想拥有幸福了,太多外在的东西好像都不在意了,可是他一心只想给她一个家,一心只想能够好好的立足在北京那个不允许有半点倒下的地方。真正等到拥有了大房子,好车子,好像一切都变了味。

事实总是喜欢验证真理,两个人在一起,男孩子好像只会听见女孩子想要什么样的家,想要哪个款式的车,想要去哪个地方旅游。而不是我给你一个家,带你去旅行。这样的语气好像不是期许,而是成全。

前几日和朋友聊起什么样的女孩子是现实的,他的回答好像没有正面的回答我,他说,男孩子一定要有能力去给自己心爱的女孩子最好的生活,他还说如果现在出现一个女生陪着他走过最煎熬的岁月,那他会一辈子对她好。这句话,电影里好像也出现了。

见清和小晓相识在火车上,两个人相爱时都是彼此最低谷的时期,到最后分开时,却变成了两个人为生活最努力的时候。为什么总要经历过分开之后才领悟到珍贵。

美好的爱情大都相似,而不幸的爱情最后都成了故事。

年岁渐长的岁月里,好像再也学不会青春时期那样的矫情。那些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爱情,终究惨淡收尾,而彼时的我,只记得珍惜眼前。

最后的结尾终究抵不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青春的记忆就像是没有24小时的来回,转一转时间还在只留下记忆,什么都没变,只是彼此已是故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来还没来,你怎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