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与北方

自从看《最强大脑》以来,发现成为最强大脑的,大多数普通话讲的都不太标准。换句话说,拥有最强大脑的,似乎总是南方人多一点。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所以南方的朋友普通话也就不太标准了。

这种现象不止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出现,很多人熟悉的吴伯凡、梁东、郎咸平,甚至马云、马化腾、雷军,也都是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跟大家侃侃而谈。

提到这些问题,似乎有些以偏概全,毕竟很多普通话标准的老师们,因为普通话太过标准,反而会让人觉得理所应当,能够在脑子中回忆起来的,反倒是这些不太标准的普通话。

最近两年,听过很多人在微信里语音分享各种知识和方法,我同样注意到很多来分享的大咖普通话讲得都不太标准——他们也都是南方人。

这就不得不让我思考,南方的水土养育的朋友,是不是更聪明,更愿意锻炼大脑呢?

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但事实确实存在的。远的不说,就在我们的写作微信群,不算上马老师的“银川小分队”,北方南方的人数相当,而身在北方的lily和老徐都是湖北人。

南方与北方_第1张图片

究其原因,似乎可以这样理解。

秦岭淮河以北,北方人总是安土重迁,对脚下这片土地会有更多眷恋。因为华北平原太过富饶辽阔,所以很少会有人愿意到别人的故乡吃苦,毕竟自己脚下就是粮仓。即便是闹了灾要逃荒,河南山西的走西口,山东河北的闯关东,逃了之后就回来。

这样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北方人的容易安于现状的性格,官本位思想会很重(毕竟历朝历代首都都离这里不远)。也会更加安分,不易做出改变——我们河南两位老乡就说过:无为、自在,莫为天下先。

而南方的朋友,在我看来脑子更加活泛一点,因为环境差一点,土地不像北方一样撒下种子就出粮食,所以促进了他们动脑子多一点,多思考才能多获得资源。

所以他们敢于思辨,敢于改革,敢于表达自己,老一辈革命家们的籍贯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大学时有位濮教授是浙江人,他就曾给我们讲过一个例子:学校门口一个修鞋店,开店的是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大学毕业来郑州创业。他很欣赏那两位女孩子,也更加欣赏她们的父母。

他曾对我们说,你们北方的父母,十有八九是不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了业去陌生的城市给人擦皮靴。

北方绝大多数父母,孩子大学毕了业,如果不是进了“公家门”,那父母跟外人谈起孩子时,总会说一句“在外面打工”,而不会是“在外面上班”。

如今时代改变了,脑子这个东西,用的少一点就会比别人落后一点,我们长久以来生活习性造就的思想,也不能因为身边的稳定而停滞,要转动起来,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这是我作为一个生于北方长于北方的北方人,对身边事的一点思考,欢迎大家来讨论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方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