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汉王到汉庶人:明成祖次子朱高煦之死一

作者:史遇春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惩宋、元“主弱臣强”之患,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就分封诸位皇子为王,以藩屏朝廷。

到了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朝廷诏求直言,时任平遥儒学训导的叶伯巨应诏建言,他在上书提出:

藩国强盛,兵众粮足,未来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一旦藩国形成此种情势,朝廷再要去削其地、夺其权,必定会引起藩国的不满怨望(其潜台词是:不满怨望而有地、有权、有兵甲,必然起而叛乱。);更有甚者,这些藩国即使在没有任何威压的情势下,他们也会伺机而动,觊觎大位,而这一点,一般是防不胜防的。

朱元璋看到上书之后,说是叶伯巨离间朱氏一家的骨肉血亲,他还生气到要亲手将叶伯巨用箭射死。后来,朱元璋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是,叶伯巨还是被下入刑部大狱,最终病死在狱中。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他的孙子朱允炆登位。

朱元璋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他的孙子建文帝刚开始着手消除燕藩,他的儿子燕王朱棣便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反抗朝廷。

有人或许会说,如若朱允炆不削除燕藩,燕王便不会造反。

错!

正如叶伯巨所说,藩国即使在没有任何威压的情势下,也会伺机而动,觊觎大位,这一点,一般是防不胜防的。

关于朱允炆削藩一事:

首先,从朱允炆的角度来说,他不可能不执行这个方案。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朱棣的实力与人脉,只要一直存在,朱允炆便一刻也无法安心、更一刻也不得安稳。这是历史的现实,更是权力的现实。

其次,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个人或许不一定会造反。但是,朱棣身边的人呢?这个就难说了!他们就不会向朱棣暗示、明示、建言、画策吗?朱棣此时不心动,下一刻,谁能保证他还会不心动呢?再想一想,朱棣对自己当时所拥有的实力,他会主动消减?他会持续保有?还是,他会伺机壮大呢?

第三,朱允炆不削藩,按照历史的经验推测,他大约就是在等死;朱允炆主动削藩,就结果看,有点像是在找死。但是,须知,朱允炆有正统的地位、有正规的军队、有一班子朝臣、有一众的地方官员;另外,这位新任的皇帝,还想有一番作为,他要怎么做呢?朱允炆即位后,要推行自己的意志,他肯定不愿意看到任何势力对自己的掣肘。清除身边的隐患,这是大多数新任者加强权力、稳固地位的必然措施,难道要朱允炆例外吗?

就这些情况看,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虽然结果是朱允炆败北。但是,就过程而言,朱允炆并非没有成功的机会。

在这场权力争夺中,朱允炆与朱棣侄叔二人,经过四年的战斗搏杀,最终结果是:

大明朝的第二个皇帝被自家人掀翻,叔叔取代了侄子,自己做了新皇帝。

这正应了叶伯巨所说:

一旦势力形成,再要削其地、夺其权,一定会引起藩国的不满怨望。

朱棣不仅仅是不满怨望,他所做的,是马上起兵对抗。

而且,在藩国强大到可以推翻朝廷时,朝廷倒似乎成了相对的弱势者。

就此一场权力的争斗来看:

朱元璋在试图改变“主弱臣强”的历史现象时,却真真造成了自家人的“尾大不掉”之势。可以说,朱元璋即位所做这一改变是不成功的,他的考虑是有漏洞的(朱元璋肯定不想子夺孙位的事情发生。)。

叔侄争权收场,朱棣登位。

执掌大权之后,朱棣并没有吸取教训。

在立储一事上,朱棣甚至比不上他的老爸那么果断坚定。

关于立储,朱元璋干脆利落。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可惜,朱标没来得及即位,便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了。同年,朱元璋马上就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对比朱元璋,在立储一事上,朱棣就有些摇摆犹豫。

关于朱棣立储一事,按照史料分析,朱棣其实并不喜欢长子朱高炽。

靖难之役中,朱棣是携带次子朱高煦一起亲自征战的。其间,朱高煦出力不少,解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多次。朱棣自己都说,朱高煦很像自己。这当然是对朱高煦的肯定。

肯定朱高煦,当然就有意传位于他。而且,这种意愿,并非空穴来风。据说,靖难之役中,朱棣自己就曾抚摸着朱高煦的后背,暗示他说:

“勉之!世子多疾。”(你要努力啊!世子常常生病)(参见《明史纪事本末》 卷十六、卷二十七)

虽然对朱高煦很是肯定、也有类似许诺的勉励,但是,在实际面对立储这一社稷大事时,朱棣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果断与坚定。

(未完待续)

【原创】从汉王到汉庶人:明成祖次子朱高煦之死一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从汉王到汉庶人:明成祖次子朱高煦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