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的世界里探寻幸福

--读《选择的悖论》有感

在选择的世界里探寻幸福_第1张图片

        每一天的开始,我们都会进入各种各样选择的状态里:早餐吃什么?上班穿哪件衣服?到单位走哪条路不会堵车?先干哪件事情能更早的完成当天的工作?下班去做瑜伽还是健步走还是在家里看电视?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孩子该报哪所大学?超市购物买哪些食品?一想到超市的庞大:40多种饼干、80多种饮料、几十种奶制品、上百样蔬菜瓜果......蔬菜区、水果区、百货区、化妆区购物所消耗的时间,不由地令人头大。等等!选择的泛滥什么时候开始如此猛烈?突然之间就这样充斥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使我们主动或被动的承受选择。

        而事实上,你并没有意识到,“选择”涉及的领域已经涵盖了生活的全部。日常生活、教育、恋爱、职业、生儿育女、宗教信仰......选择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程度的压力和矛盾及后果,而“选择越多,幸福越少?”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信息也爆炸式的围绕着我们,每一天我们都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因而也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自由度和挑选幸福的权利,当然,也会陷入“别无选择”的状态。然而,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却降低了,这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选择的悖论》是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巴里·施瓦茨所著,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了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用质朴的语言和人们最普通不过的行为,告诉读者:如何明智的放弃过多的选择,以做出正确的决定而赢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这乍听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把书看完,我却发现,事实真的如此。

        书中的理论说:选择的行为是拥有自主权的重要指标,自主权又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都渴望并需要通过选择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可另一方面,有选择并不意味着选择越多越好。选择太多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人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选择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可能难免会做出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决定,可怕的是一个慎重的选择有时却会导致焦虑感上升、压力和不满增加,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听听!研究表明这后果非常可怕,却是由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带来的!

        选择的目的是要获得身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可是越来越多重视个人选择权的人却没有看到隐藏在选择背后的挫败感和失望对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当选择成为生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却在书中逐渐显现出深邃的光芒。

        “想要过的更好,就应该在选择的自由上自愿接受一些限制”---舍得的智慧。

        “想要过的更好,就该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退而求其次的智慧。

        “想要过的更好,就该降低对选择结果的预期”---知足常乐的智慧。

        “想要过的更好,做决定时就不应该给自己留退路”---避免朝三暮四的智慧。

        通读全书,“学会满足”不仅是应对这个选择泛滥的世界的关键,而且可以让我们轻松的享受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压力小一点的世界里,却往往忽略自己手中所掌握的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心理学家发现我们最基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我们对于环境的控制能力,以及是否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能力。有关幸福的调查发现,钱的多少不是增加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与快乐的相关因素是你周边社会是否平衡、婚姻是否满足、家庭是否和睦、工作是否满意、收支是否平衡,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也变成了与幸福感息息相关的东西。

        书中用大量的事例证明,真正的快乐是在各方面束缚自己:减少与其他异性的交往以确保婚姻的稳定;降低对工作的批评以确保在工作时心情愉快;控制自己在各方面的花销能有稳定的银行存款才能应付生活里的其他需求不至于捉襟见肘;约束自己的言行更能带来整个生活的平衡。

        “平衡”,这个在中国古老的智慧里也有着“中庸”之称,它并非像数学的中项恰恰是精确可计的平均数,而是随环境中左右各种情况的变数而变更。作为国学智慧的一个重要指征,它表明了如果任由自己无限制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走向极端,欲望太多反而永不满足。

        终于,选择与幸福挂上了钩,“选择”被中文里另一个代名词“取舍”产生出望文生义的效果。在每一个需要做选择的时刻里,明确哪些是最重要的,减少选择的数量,尽量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对自己所做的选择不后悔,培养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更加积极的看待事物。当选择越来越简单,生活里拧巴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少,当你把生活回归到极简的状态里,学会避免与别人比较,那你的生活里一定会呈现出“选择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选择的世界里探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