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去做吧,尝到甜头了,也许怎么入门就不那么重要了

直接去做吧,尝到甜头了,也许怎么入门就不那么重要了_第1张图片
结果.jpg

读本科的时候,有一门课叫《企业管理学》,当时代课老师总是喜欢在课余时放点《赢在中国》节目的视频给我们看,这是当时央视2套比较火的一个创业节目,在一场场创业对决中,有很多营销和管理的案例可以学习。若干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当时老师给我们放映的内容时,留下的也只剩李书文这个名字和他的纯结果导向理论了。

当时觉得李书文太牛了,每一次PK,他所在的组都是碾压对手的存在,在对方还在争论该怎么去解决问题时,他的团队都已经确定方案开始执行了。而且执行过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每次主持人问他秘诀时,他的回答总是“纯结果导向”。自此以后,这个词就深深地刻入了自己的脑海,但同时自己也带着疑惑,什么才叫“纯结果导向”呢?

毕业以前,自己对很多知识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学。然而,每次在打开书本要学什么知识时,总是想把基础知识都补一圈才能往下走,并美其名曰“基础扎实”,但是经常会发现,按这种节奏学到后面时,前面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又会翻回去补漏……如此往返,真正学到和自己最初想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内容时,已经个把月过去了。而且这时候自己会发现,原来这些知识里实实在在用到的东西,也只有一点点,可能10%都不到。

直到工作后,公司文化中有一条就是“纯结果导向”,自己一开始也就是听听,总觉得文化是很虚的东西。但第一个月做新生练习题,就发现自己之前的学习方式有多么效率低下了。新生练习题是自己部门为新同学设计的几道题,新员工从里面选一道题拿出来做,由导师带领完成,目的是为了快速熟悉公司的开发规范和工具。刚毕业的自己,看到这么多新工具,新概念,很多都是内部自己定义的名词,一时难免眼花,天天在内网上啃文档,又发现文档都是过时的,甚至没有文档。一个小项目的完成速度,也因此大大推迟。

后来导师和经理跟我说,其实没必要什么都搞懂的,直接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工具的哪些部分,然后直接问同事或者查文档去把这个工具的功能整明白,就直接上手去用就好了。按这种思路去解决问题,要看的内容就大幅缩水了,项目进度也很快了。

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项目立项和汇报中,自己也慢慢理解了,怎么最快地解决好一个问题。说出来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有很多时候,一些问题表面上看着是问题,但其实质却不是;
第二,在明确问题之后,环顾四周,搞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缺什么样的基础和概念,并对这样的基础问题又需要解决什么更基础的问题呢?这样就像一颗树一样,问题被拆解成了一个个更具体的子问题;
第三,把一个个子问题解决了,学习了,然后去解决更高一层的子问题,直到最后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就可以解决最终的那个问题了;

其实,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只需要按上面这样三步就可以了。这样相比较原来那种先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补全再去完成更上一层的知识的思路,会让整个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专注,少了很多细枝末节的干扰。

今年年初的时候,在看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深表赞同:

学习任何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专业的人一样去做就好了。

其实这就是很直接的纯结果导向的解决思路呀。如果我们想去学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说学投资,如果觉得不学会就没法进场的话,那金融学的基础书籍就够自己啃上半年了。但如果先拿一点点零花钱入场体验一下,再根据碰到的问题去找相关的书去学,去请教相应的专家。这样的话,自己也许很快就有一手的投资经验了。

同时,在有了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去规划自己在该领域的学习计划,也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有得放矢。

所以,当我们想做什么事的时候,直接去做吧,也许,自己真正尝到甜头了,怎么开始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接去做吧,尝到甜头了,也许怎么入门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