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伶仃洋不叹零丁,与「宋末三杰」经纬交织的珠海斗门
伶仃洋=零丁洋→乃南宋大文豪文天祥写《过零丁洋》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珠海、澳门与香港,三个地方夹着的珠江口。
至于宋末元初时的「零丁洋」,是一片布满小岛的黄水河口,在007电影《金鎗人》裡,就有一幕的美化过的伶仃洋。(电影场景:泰国攀牙湾)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裡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有名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
先听了文天祥的故事,再听《过零丁洋》,这句话一次就深深刻在脑门裡,抹不掉也风化不了。
(↑图/珠海斗门八景点之二【黄杨山】上的水景──王保水库,水库上有五指山)
每次到大陆都是这样,站在千百年历史的场景内,一幕幕史书裡的故事,就突然就鲜活开花起来...
(以下是老爷爷唱戏,非史实)
元军南侵,太皇太后谢氏号召天下勤王,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宋末三杰」纷率兵响应。无奈这群没经验的小兵小将,面对蒙古大军也只能徒呼负负,一路败退。
元军一路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宗。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了幼皇帝(端宗8岁即位),继续逃往南方。端宗11岁病薨,再立幼主赵昺。(也算是挟天子以令天下)
文天祥在海丰(今广东海丰县)兵败被俘,身陷囹圄、绑赴元大都之际,在元朝军舰上赋七言律诗《过零丁洋》。(大砲赢不了,嘴砲吓吓叫)
最后南宋集结残馀势力,与元军在最后据点「新会」(今西邻珠海)生死一决,史称「厓山海战」,双方共数十万兵马,战船千艘,一时帆牆围海。
张世杰率领最后「王师」却大败,战船沉没尸体飘到斗门附近(另一说飘到海陵岛),残馀的几个南宋臣子,到斗门建【金台寺】,躲进寺裡密谋反元。(当然是没三小路用)
陆秀夫军帐内焦急踱步,探子报来消息「元军以小博大夺江山」,陆秀夫知局势已圮,揹幼主赵昺跳海,一群妃子、内臣(傻子)也跟着殉国,成了十万海漂瘠,宋末三杰的最终章与南宋同画一个句点。
(↑图/珠海斗门八景点之一【金台寺】,与之二【黄杨山】)
我们搭飞机到澳门,开始「宋末三杰」之旅?
先经过【文天祥的伶仃洋】,又磨磨蹭蹭,好不容易来到【张世杰的金台寺】,或许也不经意的越过【揹幼主的陆秀夫】。
金台寺在珠海斗门区黄杨山上,是【斗门区八大景之首】,金台寺的庙门,正好坐落左右两山中间,如左右护法围列,又如两条青龙,形成双手捧珠,或说双龙戏珠的格局,甚为壮观。
八大景如下,这次我有去1.金台寺,2.黄杨山,3.接霞庄,6.菉猗祠 (南门祠堂):
1.金台寺,
2.黄杨山,
3.接霞庄,
4.灯笼沙水乡,
5.御温泉,
6.菉猗祠 (南门祠堂),
7.斗门古街,
8.黄氏大宗祠。
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境内,背靠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
从珠海市区过去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路上就会看到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屹立在半山腰上格外醒目,四周围绿树苍翠,是个山丽水清的宝地。
起建的渊源刚刚交代过了些许,除了是几位宋朝遗臣隐居之所,这裡也是他们密谋抗元的復兴基地(说说就好,自汉朝以来,还没有一个从蛮夷手上中兴成功的)。
到了乾隆37年(西元1772年),光镜大师发起扩建金台寺,现时该寺山门上的楹联「金身永在,台镜常明」的出典,便是纪念这位发起人。
扩建后之金台寺,香火鼎盛,不过彼金台寺非此金台寺。
如今的金台寺,已经是90年代重建的,这是当然的囉,很难有什麽寺庙能撑得过中国近代最动乱的2百年?
在70年代,金台寺已经变成一片残砖破瓦,直到了90年代初,新的金台寺雄伟重建,再一次立于黄杨山上。
金台寺与内地其他的寺庙有点不太一样,香火鼎盛、香客如织,寺内有僧众定时礼佛操课,宗教的气氛浓厚。
站在寺前,近可以看到王保水库上的五指山(水库上浮着五座小山),水天接景是一绝,远望是整片斗门镇的风景。
往山下走,就是珠海最古老的一区斗门镇,也是我们即将前往的斗门八大景之三【接霞庄】所在。
斗门八大景之三【接霞庄】,接霞庄位于斗门古镇以西约2公里,隐没在一片秀水山林间。
台湾的朋友大家都不熟对吧?但是说起民国86年上演的亚视港剧民初大戏《情定艳阳天》,几位朋友开始有印象蕊?(我是没印象啦!众:麦骗啦~~)。
《情定艳阳天》的拍摄地就在【接霞庄】,不过今日来觉得有几分不太合理的地方,接霞庄又称赵家庄,意思是裡面的人都姓赵,不过剧中的男主马景涛饰演的人姓方...有点冲突?
算了,人生如戏,戏不是人生。
(图/【接霞庄】外围有类似护城河的「护庄河」,有五个闸门,进庄过河之前的闸门之一。)
有护庄河的古聚落在广东仅此一家。
【接霞庄】有2百多年曆史,建筑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洋风格,大屋有数十户,还有一条大石板路,但是庄内四处静悄悄,近乎荒废。
【接霞庄】原本叫赵家庄,族人从事中药贸易大发,贾而优则仕(又称官商勾结),最多同时有十多位族人在清朝任官。
略识风水者说,因为大石板路对着霞山,接霞山的地气而兴旺,好事者便称此地为【接霞庄】。
鼎盛时的庄园,有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亭台楼阁间,纨罗绿衫与香粉红颜点缀。
赵家财雄势大,其来有自,斗门赵家是宋太祖四弟赵匡美──宋皇族后裔,人称为「魏王派」,怎会落脚于此?大概是南宋将最后据点选在广东,许多皇戚都跟过来偏安的关係吧。
当地有「赵家庄企倒香山县」这一俗语,意思是赵家比香山的人要会做生意,香山在宋、元、明朝是当地的县城,斗门赵家庄只是边陲小镇,但是县太爷可是对赵家敬畏三分呢。
不过后来南门赵家就没落了,【接霞庄】也成了空荡荡的史蹟。
庄内有服务观光客的小贩,阿婆卖钵仔糕。
我:阿婆,你姓赵吗?
阿婆:@#$%^&*......(完全听没有)
啥是钵仔糕?很像蒟蒻,没啥味道,上头的红豆顶好的。
看来是当地小朋友的零食。
上网查了一下,钵仔糕乃广东地道街头小食,酬神祭祖必备,香港钵仔糕是粘米粉+糖做的,跟我现在吃的不一样捏。
阿伯你好,我知道,你卖的是龙眼对不对!?
阿伯:@#$%^&*......
路人甲:这是黄皮。
黄皮?吃起来有点像葡萄*龙眼,闻起来澹澹清香,果肉薄了点。
逛完【接霞庄】、咬着黄皮,前往一旁的斗门八大景之六【菉猗祠】 (南门祠堂)。
在斗门镇南门村中,最有名的建筑是【菉漪堂】,菉猗祠全名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
前面一段有提到,南门赵氏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弟──魏王:赵匡美的后裔。
南宋灭到明朝立,元朝国祚仅97年,最后还有10多年朱臭头的红巾军作乱,元朝真正安定不到80年,南宋遗臣总算是盼到了汉人出头天。
而现在的【菉漪堂】建于明朝,西元1454年,由魏王的第15代后人赵隆以其四世祖赵梅南的别名「菉猗」立祠。
【菉猗祠】的最大特色,在于山牆是以硕大的蚝壳所砌成,
这一面蚝壳牆,代表大户人家的南方岁月,因为蚝壳牆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砲的攻击。
蚝壳牆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牆面上,极具线条感和凋塑感...
★★最重要的是,因为蚝壳坚硬又有许多锐利如刀的边缘,是古时最好的防盗利器,小偷爬上来一定割到手脚烂。
整面蚝壳方阵规矩,用糯米、黄泥当黏着剂,牆身足足有65公分厚,是珠江地区的特色建筑,可经历5~6百年而不坏。
嗯~这要吃掉多少生蚝才能盖这一片牆啊,真是有钱人...「蚝宅、豪宅啊」。
【菉猗祠】由五幢建筑物 (前面三幢,后面两幢) 及祠堂前的一片空地所组成。
屋嵴飞簷上有各种凋饰:石凋、砖凋、木凋、陶塑、泥塑等,四面牆上绘有多幅山水松竹、文人骚客、琴棋诗书,可说清新雅緻。
后殿上有一幅「忠孝义士」的牌匾,是南宋将亡之时,陆秀夫带着幼皇帝端宗败退到广东香山。
当时,南门村的魏王后人赵若梓,立马招募了村内居民准备迎驾勤王,陆秀夫则敕赐赵若梓为忠孝义士。
南宋、幼皇帝、陆秀夫...短短数年间就被时间的巨轮碾碎,留下的只剩赵家后人的忠义事蹟,供人凭弔。
但是连祖祠都变成观光胜地,祖龛也空荡荡,这要让皇室遗族、赵家血脉的后人要去哪祭祖呢?要怎麽把先人行谊流传下来呢?
旅伴:「听说这上面金光闪闪,是真的金箔耶,可以抠下来吗?」
嗯~也许留下金箔给观光客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