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重拾孩童时的好奇心

上班的公交车上,拥挤的车厢让人没办法自由地挪动身子。除了拥挤,还有上学的孩子叽叽喳喳的叫声,心情不觉有些烦躁起来。没办法专注于手中的电子书,我决定听听这七八岁的孩子在叫唤什么。

小孩:爸爸,这个电视为什么忽然没有声音了?他爸有些不耐烦,刚刚在报站,有声音会影响大家听报站的声音。“为什么一报站电视就没有声音了呢?”他爸差点没一巴掌呼过去,音量提高了些“回学校问你们老师去。”小孩顿时低下了头。

这下终于清净了,我打算继续看书。可是忽然,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样,我忽然想起乔老爷的一句很烂大街的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是不是有些品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脱落了,以致于我们在听到这样的名言警句后会忽然一惊,如醍醐灌顶?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既定的框子里循环往复,做着别人要求的事,以达到别人的目的为己任。却忘记了问一个为什么。在我们的世界观里,一切都是合理的存在,都天经地义得不容置疑。

也许一些工作环境下并不需要我们有多少好奇心,只需要我们按照既定的标准来完成指定的工作即可。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可以放弃对规则本身的质疑能力。听过一个故事: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也许我们正是生活在水里太久了,让我们渐渐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失去好奇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好奇心某种程度上和我们嗅觉、听觉、视觉一样重要。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一种积极的方式。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都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产生绝离不开好奇心。在我们前面的推文方法论:如何学好一门技能?中提到的学习动机理论也强调过好奇心对于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好奇心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其积极的作用,也应当看到其消极的影响。比较显著的是好奇心并不利于专注。当你很兴奋地打开一本书,开始阅读,然后被书中无关主旨的话或言论所吸引,转而去研究这些内容,那这本书可能一个月也不一定能看完,同时也难以提取作者的主要思想。这是好奇心扰乱了我们的专注力。另外,好奇心在某些环境下不利于我们开展正常的工作或活动。比如你新认识一个朋友,却因为好奇心对别人进行深度研究和剖析甚至当面地询问别人可以隐藏的信息,这会导致他人的不适甚至反感。不利于“交友”这个目的。

凡涉及利弊讨论的问题,就要在具体场景下做出取舍。这种取舍工作实质上是很微妙的,难以言表,需要适时体会。同样以阅读为例,好奇心与专注力结合才是较为合理的方式,我们把好奇心放在文章的主题上,然后用专注力来深耕,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使得我们更有专注力,相辅相成,最后的结果一定不坏。

现实情况是,我们很少能保持好奇心。一本书读到一半扔在一边,一个认识没多久的朋友不想继续保持关系也放在一边。三分钟热度尚且可以说有三分钟好奇心,但是有人甚至连着三分钟也都没有。就像生活在大海里的小鱼,完全忘了水的存在。

那么怎么保持或重新拾起我们丢弃已久的好奇心呢?

一、多问why。

TED有一个视频,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why-how-what),其中提到一个黄金圆环的法则: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领袖和组织他们思考,行动,交流沟通的方式都是按照why,how,what的方式,但和所有其他人的方式(what,how,why)都正好相反。

问Why的过程,就是我们发挥好奇心作用的过程。能够问出问题就说明还有救。


杂谈:重拾孩童时的好奇心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二、多阅读,阅读兴趣之外的内容

尝试阅读兴趣之外的内容,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同理,你可以尝试任何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以前没做过的事情。例如,换一条回家的线路,换一种穿衣风格,吃路过很多次没去吃的小店……

三、思维练习

笔者闲着没空的时候有一个癖好:维基(百度)接龙。从一个词条衍生开来,每个词条中维基/百度百科中都会用至少一个以上你不知道的或者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概念去解释一个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出好奇的知识点,然后不断地探索知识的边界,直到服务器和自己一方先崩溃为止。当然,99.99%的可能性是人先崩溃。

扩展阅读:

1、《Why?:What Makes Us Curious》by Mario Livio

2、《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英]朱利安·巴吉尼,杰里米·斯唐鲁姆

3、《Go Figure : Things You Didn't Know You》by Tom Standage

4、TED: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why-how-what)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重拾孩童时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