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南齐北魏首次交战结束后的态势

图片发自App

寿阳一线的战争是一连串的战争,刘昶虽然北去,但淮北的兵民双方,因战争而引起的无谓仇恨,依然还在冰冷的对峙,区域的战事摩擦时断时续,事件几乎伴随萧道成称帝的始终。

在战争中受苦难的,从来都是百姓和一线民兵,南北的此次大战也不免俗。

史上说,“建元初,狡虏游魂,军用殷广。浙东五郡,丁税一千,乃有质卖妻儿,以充此限,道路愁穷,不可闻见”,这就是胜利的南齐百姓的生活。南齐萧道成尽管有爱民之心,但是为了抵御战争,他的军政府,责令刺史提高百姓所需承担的军备费用,不得不迫使百姓卖女贴官府,看儿上前线,忍受旧鬼哀嚎新鬼哭的轮回。

同时,战争会造成所战之地人民流离失所,重新出现一堆新流民,也会让战争之地的流民产生消极的信仰,这一些世界观的养成,可能不亚于现在有些爆恐组织下的人丁,这些人力也将为太平生活种下祸根,世间事情,循环因果,以战必将促战,得福也是下卦。

最后,南北双方的大战是以萧道成派出了寿阳前线的参军车僧朗出使平城为象征性的终结,双方的边境的对峙才得以缓慢平静。

若真要论此次战争,无非就是丘吉尔所说的“非必要的战争”,前线的战果仅仅是回到战前南北相安无事的状态而已。当然,可以这么说,作为主动进攻方北魏,没有占领南齐寸土,在理论上属于失败,而它所谓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本身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进攻条件,如军事人才凋零、战术老套、战争工具没有突破等等,而刚刚平静的南方也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个被当局者妖魔化的北来政权,所以,南齐国虽不整,却是极力抵抗北方蛮人。

这场战争除了对军民造成了伤害以外,对于南北的统治者,有以下三点可供审视。

一个是北魏开启了时隔十年的南北战争,又一次满足了各大战争部落酋帅的心愿,也使得刚刚得权归来的文明太后和刚刚登基的少年拓跋宏又一次大规模地布局了军队势力,在军队中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而同时,北魏也知道了南朝的文武厉害,看到了自己兵源不足、无将可用、调控无力等现实,于是,当权者必须要考虑建立起适合大国操作的高效运转机制,而这就需要改革。

而南方的萧道成则利用南北战争进一步彰显了萧氏政权的合法性。南方政权要合法,就是要与所谓正朔对应的北朝发生激烈对抗,才能显示收复两京,一统河山的汉人愿望。

二个是文明太后和拓跋宏也着重注意到,在淮北一地,虽然行政上是归魏国所有,但是,其内部并不平和,“总有刁民害朕”的隐患时时存在,而要去除这些隐患,第一个就要对当地户口关系进行厘清,免得哪天真的在大别山脉的角落里出现一堆不知名的兵民出山扰乱大魏社稷;第二个就是要加强对这个区域的军事化控制,软化当地的抵抗,为此,就要在当地实行一点点特别的政策,说来也不很特别,就是三国邓艾在曹魏境内的政策,也是北魏乐于进行的政策,军屯,而北魏当时军队大部分是胡人,所以军屯既可以进行生产粮食储备,也可以让光杆的胡人在当地落地生根,与当地大族进行交叉殖民,这势必会加大当地鲜卑血液人种的份额,将这个地方最后搞得“胡不胡、汉不汉”,三代以后就更无人种纠纷,这就可以将激烈对立外部人种的矛盾转变为内部温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而这军屯的政策在当时当地有一定效果,不过到了后面,会有点实际的问题变化,出现了新的“美利坚”群体。

三个是在军事上,北魏统治者文明太后和拓跋宏吸取了战争失败的教训,所以在整个太和阶段,北魏两宫将军事训练重点从重骑兵再到训练步兵、水军、骑兵配合训练,从草原民族的单一兵员到试着吸纳新鲜血液,重新强调讲武宣传的作用,认真研究相关阵地战阵法,加强新式武器的研制等等,以便下次对阵南朝,有后发的十足把握。

    战争正式结束,在此,本人再为后文起个头。萧道成是一个几乎一直生活在战火硝烟里的将军,马背上得天下,而如今战争停歇,步入晚年的他,又该如何交代整个帝国的后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102.南齐北魏首次交战结束后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