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伪pianker眼里的片刻成长历程

pianker,是【片刻】对自己用户的称呼。

片刻(http://pianke.me/index/),是一款创意原创写作产品,2012年9月底上线,只有PC端,我是种子用户,虽然已经不记得是哪种推广方式把我纳入片刻阵营的了。我的第一个词卡文章是2012年11月26日,还是百期词卡活动被抽中的用户。自觉产品很美好,曾经没有APP的时候,还用手机浏览器的PC页面写过一段时间,当然也人肉推荐给十几个与这款产品气质相符的同学(忽然想到一款气质类似的APP--给孩子的诗,家里有小盆友的同学可以自行下载试水)。后来实在是才疏学浅,没有坚持,但看到喜欢的产品一直在坚持而且越来越好,也是一种美好。

片刻的产品原则是“用文字改变世界”,致力于创意写作与阅读。从最开始的词卡写作和碎片表意,到ting、音乐、电台等创新频道的增加,为用户提供新鲜多变的阅读及听觉体验。面对的用户是小众文艺青年,喜欢用文字和声音表达。

1 早早期

作为内容APP,产品的灵魂就在于有源源不断的内容提供。

片刻最早期只有【词卡】和【碎片】两个功能。

【词卡】的模式是用户围绕官方每天提供的1-3个词进行创作,相当于命题作文;

【碎片】的模式是自由创作,片刻早期的碎片,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心情颜色来表达。

这两个模块也足以撑起“用文字改变世界”的初衷,所以,片刻的MVP是成功的。而且这个阶段只有PC版,第二年有了iPhone越狱版。

一个伪pianker眼里的片刻成长历程_第1张图片

2 早期

 内容增长期间,不断引入了内容提供的其他模式。在文字方面,增加了其他玩法,【知觉】、【创】、【card】、【剧场】、【classic】等。同时,也增加了声音模式【Ting】。14年也增加了移动APP的形式。

【知觉】分为标题和引导语两个部分。引导语是作为对于话题的阐述和解释,便于创作者更好的理解当期话题传递的感觉进行创作。相比于词卡,知觉对于文字本身的要求要少一些,更看重的是情绪的解读和内心的共鸣。

【card】是将词卡的文字,配上精美的图片呈现出来的一种作品。这也是百期词卡活动的形式。

【剧场】是通过选取官方提供的图片,配以相应的文字创作,从而形成一个具备完整情节的故事。

【classic】用于分享你与经典的故事。所谓经典,可以是一部电影、一本书、一张唱片、一件实物等等。

【Ting】是朗读音频,需要用户投稿,官方审核。

一个伪pianker眼里的片刻成长历程_第2张图片

3 现在

PC端没有随着片刻内容的增加而有任何的变化,页面样式基本上停留在初版的样子。不过值得佩服的是,时隔四年,还是觉得UI做的很好看(想当初,自己的网站也抄袭片刻的风格,哈哈哈)。

而今的片刻,除了内容形式更加丰富之外,片刻走起了电商道路,主要经营笔记本、首饰和日杂几个分类。内容形式上除了保持原有的【词卡】和【碎片】,新增了【音乐】、【电台】、【话题】等模块,而且提供了【片刊】(类似豆瓣的豆列)的收集其他实体的功能。

【词卡】保持原状;

【碎片】增加了图片和语音和标签归属功能,却不知道为什么删除了心情颜色。但是我欣喜的发现,APP在加载中时的图片背景还是用了各种颜色,也是美好的交互。

【电台】是由Ting演变而来,需要申请和审核。

【音乐】分为频道、原创和翻唱三个模块。与虾米音乐合作,用户上传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可能也是classic的一个分支。原创和翻唱也是要申请和审核,内容主要偏民谣,感觉质量很高。

【话题】引发更多社交和互动,提供了投票方式。

一个伪pianker眼里的片刻成长历程_第3张图片


4 将来

感觉片刻对用户的筛选很到位,内容质量与平台气质相投。

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都有了,下一步难不成也要进军视频内容吗?

电商内容还能跟平台内容更相关吗?除了社交转电商,还有其他更有趣的出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伪pianker眼里的片刻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