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风口的几点想法--读keso三篇文章有感

据易观数据《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平台数据盘点》,知识付费由2016开始,从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等知识付费平台出现为标志,付费用户大量增长,达到5千万人。2017年3月,知识付费行业规模估计100-150亿,预计达300-500亿。

罗振宇在2014年推出《罗辑思维》会员制,收获5500万名额带来了160万元销售额。2016年分答上线,仅用42天获1千万用户,1百万付费用户。喜马拉雅联合马东的“奇葩说”团队,推出《好好说话》一天内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


知识付费怎么定价?

keso在《知识多少钱一斤?》中提到了知识变现定价的疑问。

知识变现能够被量化定价吗?从表面上看,将知识打包成商品的过程中,即是对知识的标准化,书籍CD都有各自的价格区间,所以能够定价。但本质上说,这种定价只是对知识介质的定价,书籍定价的是纸张,CD定价的是音乐介质,一旦淡化介质,将其内容抽离出来放到互联网中,知识定价会变得模糊。

比如,从很早开始,新浪的新闻超市,就已经将一张报纸,肢解成实时变化新闻的页面,ipod将一张专辑打散成单曲出售,定价的单位都开始模糊。“得到”定义了互联网付费专栏产品概念,收取订阅费用,越来越多类似实用技能的产品开始打包售出。从知识技能,到随笔感想,再到诗词歌赋,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都打包上架,但是,专栏定价都不一样,“知识多少钱一斤”仍然没有标准答案。“分答”是另一个成功例子,与专栏不同,分答以问答形式将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进行定价,偷听一次谁谁的八卦只要1块钱。

所以keso认为知识变现也许没有标准化的定价,比起售卖形式,应该关注的是知识变现的内容,能够变现的“知识”可能不止包括知识,八卦,新闻,脑洞也可以是变现内容,主要还是要看市场需求。


(以下讨论不包括在线教育)

我认为,知识付费的知识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知识意义,延伸为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包括了他人的思考,剩下了思考过程,直接将成果放在用户面前。

从本质上说,知识定价的本质在于想法的价值,想法的价值取决于用户主观感受:是否能够帮我解决疑惑?是否能够使我提升价值?而主观感受受到认知的影响,两个有名的作者,人们往往选择名气大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好的肯定好,羊群效应。说的再明白一些,价值取决于两个,用户的问题与生产者的名气,即需求与IP

所以keso好奇在“豆瓣时间”上“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能够卖出多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下,更多人的需求的是如何自我增值,如何消除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不安,而非在闲散空余时沏上一壶茶,品味几首诗,让内心灵魂得到休息。这是需求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付费都是以知识产生者为中心,吸引大量围观群众付费。这和自媒体一样,往往都要先大量的曝光率,在大名气下积累粉丝,然后再变现获得利益,这叫粉丝经济,流量经济。只是知识付费不同自媒体经济,可以省略曝光累积这一过程。这是IP的问题。



碎片化学习有意义吗?

keso在《碎片化知识和碎片化学习》中,提到了对大力倡导碎片化学习的做法的质疑。

罗振宇提出碎片化学习的理由,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碎片化,整个中国文化就是碎片化的知识,人们记住的知识是碎片化的,现代社会时间碎片化,人们焦虑而导致终身学习的想法也是碎片化的

而keso是不赞同这种说法的,他认为碎片化学习只是入门的一个点,真正能够学到东西的是系统化的学习。知识产生过程也许是零散的,但是学习的过程并不是零散的。能够决定学习效果的,并不是仅仅是零散时间内学到更多东西,还有学习氛围,学习的兴趣,他人的引导等等。

他还认为碎片化学习的成本本身就很高,每个月腾出一点时间读完一本书可以做到,但是每天腾出一刻钟来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困难很困难的。得到平台抓头部内容(受欢迎的内容),重运营,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不及微信公众平台,因为去中心化,长尾,不运营这些特质,决定了一个内容平台的价值。

Google不太喜欢在搜索结果中删除作弊网站,它更喜欢通过作弊网站发现机制的漏洞,然后去修补漏洞,杜绝更多的网站利用这种漏洞。微信公众平台不做公众号推荐,不做分类导航,不做内容运营,它通过为公众号作者赋权、赋能、提供工具,为优质内容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环境。我认为这才是互联网的方法。


这篇文章下的评论中,有人认为碎片化学习是存在好处的,可以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基础知识,与系统性学习没有矛盾。技术型平台和媒体型平台只是两种不同的形式,没有好坏之分,得到能够筛选优秀知识,节省读者的时间成本,同样也是一件好事。

前几个星期我去面试,有个面试官问我,百度知道和知乎的核心区别在于哪里?或者说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不同?我回答到一是内容定位问题,百度知道定位是用完即走,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实证,快速得到答案不注重过程,而知乎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内容的质量,好的通俗的答案会得到更多的赞同;第二点是运营问题,百度知道在内容引导方面是很弱的,并不会特别地去引导答题氛围,一个回答的好坏更多取决于提问者的感受,而知乎答案排名虽然也取决于个人感受,但这种感受至少是大众化的,动态变化的,另外知乎的举报机制也非常有用,整个社区的氛围维护做的比百度好。面试官沉默了一阵,没说什么,可能认为这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答案吧。

回到主题,keso的这篇文章,我认为是在反对 过分地提倡碎片化学习,导致的忽略系统性学习的现象;过度运营与引导,导致内容失衡,排名机制存在漏洞被利用的行为。在我看来,碎片化学习是个好东西,它确实能够开阔我的见识,可以提供我学习的方法和材料,但深入学习的过程,碎片化学习是代替不了的。还是回到需求的问题上去,真正想要学习一个领域的人并不止步于每日碎片化学习,因为本身这种行为带来的知识就是不够的。沉迷于碎片化学习的,我想有部分人只是为了谋求解决焦虑的安慰吧,这也印证了罗振宇的几点理由。另外在互联网方法论上,做不做好不应该从一个平台的性质来看,去中心化也好,抓头部也好,这些应该是从定位出发,从内容出发的事情,存在即合理,多种不同平台一起发展,这也不失一种自由的互联网生态吧?


知识付费为何突然爆发?

keso《内容付费为什么会在2016年突然兴起?》说道,知识付费的爆发更多建立在付费流程简便,付费氛围浓厚的基础上。

许多专家分析,知识付费是一种精神富饶带来的变化,是消费的升级。但keso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知识付费的意愿是一直存在的,只是缺少一种发泄渠道。在《付费作为一种意愿》中,他指出付费意愿是由完整的用户体验带动的,举iPod的例子来说,在这之前音乐付费是失败的,但苹果将商店,下载,付费整条线整合完整,用户使用非常流畅,付费意愿自然被激发出来。内容富饶与否并不会决定用户的付费动机,简单快捷的付费体验才是。而国内的许多平台更多建立在微信与支付宝的支付上,尤其是微信,提高了移动端阅读的人群数量,在微信红包推出之后,训练了人们将打赏变成一种游戏的行为,很大程度地激发了付费意愿。在各种知识付费平台上,当知识付费成了一种氛围,也会很大程度地增加人们付费的意愿。


我的第一次付费,是在知乎看过一篇运动解剖的专栏文章,在看完文章后,我大概知道了自己一直困扰的问题,虽然看完之后实际上没什么用,但觉得白看文章还不表示感谢太丢脸了。这时二维码就像天使一样,显赫地出现在我眼前,我扫了,打赏了,心里满满的满足。就像上面提到的,如果平时没有看到他人打赏的“心得”,打赏的过程中多跳几个选择项出来,我真的可能放弃这次打赏。


所以,知识付费付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我的理解中,知识付费付的是以知识产生者的名气为中心,在付费流程简便的基础上,以类似粉丝经济变现的方式,提供个人想法与观点,满足付费者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需要缓解焦虑的心理,或提高自我价值的渴求,提供解决方案或决策的产品。

除去在线教育,现有的付费知识有问答形式 与 付费下载两种方式。载体可以是文字,可以是音频,更可以是视频。付费平台抽佣分成,广告位出售,平台工具提供,教学辅助,教学与IP包装等都是盈利点。

说句胡话,下一个风口我认为在教学辅助和包装上,面向更多的知识产生者,或者即使问答,智能版114,本来想继续写的,但是垃圾长城宽带,百度都打不开,还是不要说什么未来了,祝长城宽带明日倒闭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付费风口的几点想法--读keso三篇文章有感)